“互联网+”视角下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构建
2016-11-26周小芹
周小芹
“互联网+”视角下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构建
周小芹
【摘 要】生态休闲是一种融入自然的高品质休闲方式,集合了生态性、休闲性、外部经济性。作为现代化必由之路的小城镇,在生态休闲模式构建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发展面临的问题,借助“互联网+”浪潮提供建议,进一步释放小城镇发展潜力,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小城镇 生态休闲 构建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态休闲逐步浮现在公众视野前,人与环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良性发展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重点,绿色环保的生态体验可以缓解城市居民平日的工作压力和快节奏生活。“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刷新了大众传统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城镇人口从1.72亿增至7.49亿,平均每年增长4.2%,城镇化率达到54.8%。城镇化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深化改革的有力支撑,但长期发展不均衡,生态建设认识不足、投入不够,产业布局落后。
一、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构建的意义
生态休闲,是指人的生态化休闲与发展的生态空间,为不断满足科学、文明、健康休闲的需要而处于的生态文明创造,是欣赏与建构的一种高层次、高品位、高质态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1]。 当下人们有着越来越多的休闲时间和日益增强的消费能力,需要减缓平日工作、学习和心理层面的压力,开始向往优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和健康轻松的生态体验,这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小城镇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必然而现实的一环,近年来取得引人瞩目成绩,但由于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东部沿海地区小城镇发展规模和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较弱。许多小城镇在发展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跟风,失去特色,失去传统文化和美丽风貌,生态系统结构遭到破坏,阻碍了“两型社会”的持续推进。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拉动内需最大潜力,经济健康发展强大引擎。目前我国常驻人口城镇化率为54.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到38%,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大城市发展成熟,有着广阔就业空间和良好生活设施基础条件,对大众有着强烈吸引力,但其承载容量渐渐饱和,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镇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力,介于大城市与农村之间,安居乐业成本较低,符合逐渐转变身份的农村居民,而具有良好生态休闲模式的小城镇更能释放新居民消费潜能。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以实现高效良性稳健发展的经济体系为主题,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为目的。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在空间上融合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一方面要使项目开发和资源保护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引导发展高效低耗的产业。小城镇长期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其生态休闲模式的各组成部分易出现不平衡、相互牵制的现象。因此,理顺小城镇生态系统结构,调整生态运行状态,优化系统整体功能,坚持全局观点和长远发展,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健康的内在要求,更是人们全面自由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现状
(一)小城镇先天力量薄弱
我国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依靠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建立旅游观光和资源开采相结合的初生生态小城镇,二是前期有所发展,但能源消耗过高、产业布局落后,需要调整和规划的再生生态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是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涉及面广、科技支撑度大、构建难点多,是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当下我国小城镇普遍财政困难、融资渠道不畅,在生态休闲产业上投入受限,追求短期利益不得不踩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同时小城镇生态建设机构不健全,政策落地周期长,生态管理难度大,长期的塔式级别行政体制导致优质资源向上级行政单元集聚,强弱分化,产业升级困难重重。再者长期城乡阻隔,尴尬的边缘地位难以吸引生态专业人才,一部分小城镇短期借用外来专业人来指导规划与建设,但很难有专业人员在生态建设、实施、效果评估过程中全程参与,有些决策人员甚至认为生态休闲模式就是追求环境的优美整洁,耗巨资美化表面,文化内涵挖掘不深,资源配置不合理,偏离小城镇休闲模式建构的轨道。
(二)小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偏低
居民消费能力不断跃升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现实途径,小城镇作为农村中心,安居乐业成本低,不少农民就地就近从农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为城镇建设增添不少活力,但小城镇人口流动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2015年我国农民工达到2.74亿,75.8%的农民工选择县级市以上的城市务工,随着户籍壁垒的消除,大量农民工转变为城镇新居民。农民进入小城镇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但前提条件是有合适的收入和岗位,很多居民由于自身素质偏低,绝大多数从事低技能、高体力、低收入的低端产业工作,其收入不高,消费能力有限[2]。而不少小城镇原生居民前往大中城市工作学习生活,消费力跟随转移,对小城镇经济发展拉动少。再加大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及商业服务投入不足,整体规划落后,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缓慢,难以激发居民的消费潜力。
(三)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认识不足
不少小城镇在产业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盲目套用大中城市的成果,在生态建设标准和目标确立上考虑不够,对本身生态环境、生态建设和建设途径研究不足,将大中城市指标直接拷贝或者简化降低处理是常见做法,结果经常事倍功半。虽然小城镇在交通工具导致的大气污染和服务行业造成的生活污染没有大城市严峻,但长期的粗放经营和不环保的生活方式也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和节省资金而放低高排污绿色生产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小城镇居民生态意识较为淡薄,收入有限且文化素质不高,受攀比性休闲和炫耀性休闲等异化休闲观影响,娱乐休闲方式比较金钱化和物质化,追求短期自我满足,对更舒适环保的生态休闲模式获知不多鲜有尝试,尚未形成积极健康的休闲理念。伴随着电子商务兴起,不仅第三产业得到广泛发展,第一、二产业也焕发生机,涌现了一批“淘宝城”、“淘宝村”,不少小城镇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和调整,但很难形成产业联动效应,对生态休闲产业拉动不足关注不够,产业转型和规模扩大的同时对生态空间的挤压更甚。
三、“互联网+”视角下的生态休闲模式建构
(一)明确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定位
小城镇处于大中城市和农村之间,一面学习大中城市成熟经验一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又粗放的经济发展侵占了小城镇的生态系统,其产业布局难以融入互联网浪潮下的现代生活。首先,地方政府要将构建生态休闲模式当成一项重要工程,因地制宜的从整体上对生态休闲产业合理规划,给予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拓宽融资渠道。其次,小城镇生态休闲产业要避免停留在模仿复制级阶段,可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赋予生态产业文化内涵,打造生态品牌形象,确立生态消费文化理念,比如拥有先天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小城镇可以打造养生休闲度假景区和古街民俗观光旅游小镇;而农产品丰富和风光质朴的小城镇可以建立园林特色农业休闲农庄和村落乡村旅游度假村。接着,将生态休闲产业与周边要素信息重组,衍生出新环境、新产品、新技术、新概念、新价值、构建全新产业链体系、链条以及消费与价值增值模式[3],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培育生态休闲产业的着力点和闪光点,借助“互联网+”浪潮打造生态休闲产业的闭合式循环经济链条,建立全产业链营销模式,提高自盈利能力。
(二)整合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营销渠道
当下小城镇的生态休闲模式要结合“互联网+”这种新经济形态,运用循环经济和共享经济理论来优化资源配置,以精准营销理念来确立以生态消费为内核的营销策略。小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产业布局分散,在传统经济时代时常处于尴尬边缘。“互联网+”的开放、平等、透明等特性可以连接传统产业和优质资源,赋予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新的活力,增强生态休闲产业的内生力。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全面的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精准把握消费者消费特征和路径。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构建中可以综合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推广,整合线上线下活动吸引消费者深入互动并能主动进行二次传播;同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消费者中甄别潜在客户和优质客户,运用微工具打造互动平台,关注线上交流跟踪线下活动,实时掌握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变动趋势;然后利用社会化营销手段,将生态消费理念多点植入热门话题,在注意力分散的时代不断吸引集聚碎片化的受众,培育可以主动分享传播的粉丝,增强客服黏性,将注意力转换为经济力。
(三)优化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运作体系
小城镇首先要结合自己的区位条件,合理布局生态休闲产业,可以是以生态休养和文化底蕴为主题的养生休闲度假景区和古街民俗观光旅游小镇,也可以是以乡土体验和节日功能为载体的园林特色农业休闲农庄和村落乡村旅游度假村。其次,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应当致力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态空间平衡,利用新兴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程度,发展循环型生态休闲产业,重构生态产业的经济链条。再次,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应当以消费者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其自身的品牌塑造[4],能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微平台持续引导消费者线上交流,打造消费时点,比如“春日踏青赏花,夏日垂钓漂流,秋日登山健体,冬日飘雪养生”季节性主题,或者在电商平台上开展“土豪的专属定制农场”和“你的池塘我承包”等趣味营销;同时跟踪前来观光休闲度假的游客的线下活动,运用大数据和精准营销技术,抓住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变化,打通线上线下环节,将虚拟经营和现实体验有机结合。最后,生态休闲时人类回归自然的追求,它既是一种休闲方式,又是一种全新的生态体验,更是一种先进的休闲理念[5]。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面向的是普通大众,在运营中必须确立生态消费文化理念,有效运用社会化营销手段开展“田地共享、自助农院、绿色度假、农民扮演”等主题活动,以趣味环保形式将生态消费观念传达给消费者,逐渐成为影响大众消费意愿的内在驱动力,以此推动小城镇生态休闲模式的良性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4年)及其公布的2015年相关数据计算[Z].
[2]包庆国,叶立德.生态休闲与休闲经济[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9).
[3]候爱敏,袁中金,涂志华.小城镇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问题,2007(1):18.
[4]张蕊,王银芹.互联网时代现代农业创意创新模式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2):231.
[5]周永刚.“互联网+”背景下生态农庄的精准营销模式[J].农业经济,2015 (11):129.
[6]李春生.生态体验:从休闲到生态休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 (19):17.
(作者单位:湖北工程学院)
作者简介:周小芹(1986-),女,湖北应城人,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助教,硕士。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工程学院2015年度科学研究项目(201535):大别山实验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