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与文化身份塑造
2016-11-26巫冬兰黄凤琳杨秀波
巫冬兰 黄凤琳 杨秀波
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与文化身份塑造
巫冬兰 黄凤琳 杨秀波
【摘 要】随着翻译学的“文化转向”和文化学的“翻译转向”,翻译与文化身份塑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注重保留本民族文化的固有特征,突出自身独特的文化身份。本文以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为例,探讨如何在民俗文化翻译中进行文化身份塑造,更好地向世界宣传我国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民俗文化 外宣翻译 身份塑造
翻译是“对文化身份的塑造,翻译以巨大的力量构建着对异域文化的再现”( 韦努蒂,2001:56)。民俗文化外宣是国家文化输出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民俗文化外宣翻译进行了研究论述。蒋红红(2007)从民俗文化翻译的文化身份问题、民俗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和深层结构挖掘三个方面探讨了民俗文化的翻译。贺桂华(2015)解读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中的多重矛盾关系;姚丽文(2013)综合评述近二十年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文献,表明从具体翻译技巧和策略来研究民俗文化翻译的文章居多,其次是民俗翻译现象或问题的分析。从文化身份塑造方面切入的文章鲜见。文化身份的引入为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在多元文化的全球化语境下,研究在民俗文化翻译中如何塑造和体现本民族独特的文化身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身份与翻译
文化身份是全球后殖民语境中文化研究的一个关键词,主要诉诸文化研究中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每个民族都有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文化特征,表层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与深层的价值观念构成民族文化身份。文化全球化是文化身份的多元建构,突出文化异质成分。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也是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是在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前提下沟通的桥梁。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是文化身份塑造的重要手段。
二、壮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现状
壮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包括山歌、嘹歌、巫调音乐;马鼓胡、壮族三弦、天琴等乐器;扁担舞、铜鼓舞等舞蹈;壮剧、师公戏等戏剧形式;《布洛陀经诗》、《布伯》等神话传说; 壮锦、绣球等手工艺品;中元节(鬼节)、牛魂节(牛王节)等节庆文化;五花糯米饭、自酿米酒等民族饮食等等。
目前国内有关壮族文化外宣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典籍、诗歌、词汇英译研究。金丽的英文版《壮族历史文化导论》(2007)对壮族历史文化进行系统讲解,并汇集中外学者研究壮族的主要成果,她与蒙元耀共同编写《壮族民间故事选 壮汉英对照读本》(2010)。韩家权等(2012)推出壮汉英对照版《布洛陀史诗》。此外,壮文化也吸引了西方学者的关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贺大卫( David Holm)是当前西方壮族研究集大成者,他经过十多年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结合《布洛陀经诗》内容写成Killing A Buffalo for the Ancestors(《杀牛祭祖宗》,2003)和Recalling Lost Souls(《招魂》,2004),分别在美国、泰国出版,两书取汉、壮、英、国际音标“四对照”法,他还发表多篇相关论文。杰弗里·巴洛( Jeffrey G.Barlow)教授发表 The Zhuang: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 (《壮族: 历史与文化的纵向研究》)(网文著作,2006)。但是,目前壮族文化输出尚不充分,许多散于民间的原始文化材料有待于进一步收集整理。
三、文化身份的塑造
民俗文化内容纷繁,在外宣中要注意选取典型材料进行提炼以塑造独特鲜明的民俗文化身份,使域外读者对所介绍的民俗文化形成比较清晰深刻的印象。
(一)译者的文化身份
作为跨文化主体,译者基于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对翻译资料的筛选、翻译策略的运用体现自己对源语文化的理解,影响读者对异域文化的认知,影响民族文化身份的塑造。
The Zhuang: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金丽等译为《壮族: 历史与文化的纵向研究》)一书中,巴洛用“他者”眼光对壮族文化进行了重塑。巴洛对壮文化的“他者”研究难免带有西方印记,无法充分展现壮文化内涵(金丽,2011:1)。
壮文化译介工作可以由中外合作完成:首先由精通本民族文化的译者负责初译,再由国外译者对语言进行润色,这样既可避免外国译者对我国民俗文化的误读,又能使译文更具可读性。
(二)翻译文本的选择
在文化翻译中,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源语文本选择是译者面临的挑战之一。壮族民间戏剧壮剧、师公戏多有古壮字手抄本,一些典籍如《布洛陀经传》有古壮字书。我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还处于“间接翻译”阶段,英译本基本属于二度翻译(贺桂华,2015:90)。按照国际惯例,“直接翻译”是地方民俗文化外宣最理想的方式,但对译者有很高的要求,译者不仅要深谙民族语言文化,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外译能力。
民俗文化外宣目的是向国外读者介绍我国特有的民俗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外宣材料读者中既有专家也有一般读者,译者需根据不同受众群体需求对民俗文化外宣文本进行加工、筛选。例如,针对一般读者,译者可对外宣材料进行适当摘译、编译,将民俗文化的精华、内涵向外传播,而非全盘托出,因大多数西方读者对我国壮文化认知有限。
(三)翻译策略
在民俗文化的翻译中,要彰显民族文化身份才能保证外宣翻译的文化传播效果。壮族民俗文化成分特殊、历史悠久,译者首先应选取能突出民族身份的文化内容,挖掘其内涵,并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处理。
例如五花糯米饭是壮族人“三月三”的必备食物,“five-color glutinous rice”不足以说明内涵,需要说明“五花”指五种颜色,其中黑、红、黄、紫四种颜色均取植物天然色素染制而成,分别用枫叶、红榄或苏木、紫蕃藤。可以加注释翻译,如:Zhuang people’s traditional food, and five colors usually refer to red, black, yellow, purple and white colored by local-produced plants(崔凯, 2013:6)。又如,每逢过春节,壮家人一般都要包粽子,但壮家人过年包的粽子不同于端午用箬叶或芦苇叶包的三角粽,而是用柊叶包的“枕头粽”,形似枕头。因此翻译时可将注释语修改为:a pillowe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phrynium capitatum willd leave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by Zhuang people, different from the zongzi made in Dragon Boat Festival”。阐释翻译策略能使读者深入了解壮族独特的饮食文化。再如,干栏建筑是壮族传统民居样式,可采用音译加类别词的方法译为Ganlan dwelling style。不过单单通过文字难以充分传达实物的形象特征,可佐以图像作为补偿,直观展示源语文化形态。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壮语仍普遍使用。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壮族的创世神、始祖神、道德神,体现的壮族文化认同感。在壮汉英版《布洛陀》一书中,先给出壮文:Baeuqloegdoz,然后是汉语:布洛陀,最后是英译:God Baeuqloegdoz,并加注释。“花婆龛”翻译之外最好做一下解释。花婆是壮族的生育神,主赐花送子。根据民间传说,所有壮族人都是从花婆花园中的花转到世上来,男子是白花,女性是红花。各地壮族家庭都供奉“花婆”神位(即花婆龛),在香炉上插家中小孩子的“花”(寓意小孩子的灵魂,由麽公、巫婆用色纸扎成),希望花婆保佑家中孩子健康成长。因此,有必要说明“花婆”独特丰富的内涵: It is said that Zhuang people are all flowers from goddess Huapo’s garden, white flowers representing boys and red flowers girls.Every Zhuang family put a censer in their shrine to insert their children’s flowers (made of colorful papers with stalks by wizard or witch) in it to bless their children.翻译中应突出这些民族语言文化中的异质因素并予以详细阐述。
四、结语
外宣意味着文化的开放,在文化多元共生的全球化背景下,独特鲜明的民族文化身份塑造显然有利于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在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中,译者应充分意识到翻译对民族文化身份认知的影响,选取适当源语文本进行筛选、加工,挖掘原文内蕴,并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塑造并突出独特的民族文化身份。
参考文献:
[1]崔凯.文化视角下《文化南宁之民间记忆》翻译报告[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3:16.
[2]贺桂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中多重矛盾关系的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J].2015(6): 90.
[3]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52~57.
[4]金丽,蒙元耀.壮族民间故事选 壮汉英对照读本[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
[5](美)杰弗里·巴洛.金丽等译.壮族:他们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性[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6](美)劳伦斯·韦努蒂.翻译与文化身份塑造[A].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56.
[7]姚丽文.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综述(1995-2012)[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7~61.
[8]余靖.平蛮京观志.见:谢启昆修.广西通志[M].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室点校.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4968.
(作者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巫冬兰,广西外国语学院本科学生;黄凤琳,广西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杨秀波,本文通讯作者,广西外国语学院讲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莎士比亚研究、翻译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民俗文化外宣策略研究—以宾阳炮龙节为例(项目编号:201513830003)” 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