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反击“菲南海仲裁案”终审裁决弥补庭审缺席遗憾
2016-11-26郁志荣
郁志荣
全力反击“菲南海仲裁案”终审裁决弥补庭审缺席遗憾
郁志荣
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将太平岛裁定为岩礁的可能性较小,但裁决中国南海“断续线”(九段线)不符合《公约》的可能性较大。美国和菲律宾必然会全力以赴否定南海“断续线”的历史性权利。我应弥补庭审缺席的短板,在最终裁决宣布之前,全面深刻阐明南海“断续线”的历史经纬,采用“时际法”驳斥菲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谬论,将南海“断续线”的内涵外延讲清说透,紧急动员一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和影响。
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即将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简称“菲案”)做出最终裁决。外媒预测,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将太平岛裁定为岩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有关太平岛的岛礁之争已结束。但是,仲裁法院裁决中国南海“断续线”不符合《公约》的可能性较大。美国和菲律宾如在太平岛的岛礁之争中败北,必然会全力以赴否定南海“断续线”的历史性权利。但是,“断续线”的合法性坚不可摧,美菲难以撼动。中方要做的是弥补庭审缺席的短板,在仲裁法院宣布“菲案”的最终裁决之前,把南海“断续线”的内涵外延讲清说透,以正压邪,维护我主权。
阐明南海“断续线”的历史经纬 驳斥菲谬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从日本军国主义手里收复了西沙和南沙群岛,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重申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1947年12月,中国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乘军舰对南海岛礁进行实地勘察,在对实测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绘制了《南海诸岛位置图》,并于1948年2月正式对外公布。
中国政府公布的南海“断续线”是经过了严密测量、严格核实、精确计算后标绘的,因而程序合法、主体合法、内容合法毋庸置疑。此外,20世纪40年代中叶,国际社会掀起了主张大范围海域行使管辖权和控制权的高潮,从各国主张的内容看,不外乎是保护沿海国的渔业资源及其海床和底土下的石油资源。1945年,美国在得克萨斯沿岸海域发现了石油,同年9月2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大陆架公告》和《渔业公告》,主张美国对邻接其海岸公海下大陆架底土和海床的天然资源拥有管辖权和控制权。由此可以认为,中国政府公布的南海“断续线”与美国总统宣布的“两个公告”具有同样性质,主要目的是对南海划线范围内的渔业资源和海床底土自然资源主张拥有管辖权和控制权。菲律宾对我南海“断续线”的历史性权利提出质疑,首先就要对杜鲁门的两个“公告”提出异议。
可以采用“时际法”驳斥菲方的中方主张南海“断续线”历史性权利没有国际法依据的谬论。2012年1月,时任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副司长易先良认为,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权利及相关主张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直为历届政府所坚持。首先,从时间顺序上,中国公布“断续线”在前,《公约》在后,要求“断续线”符合《公约》本身不切合实际。其次,“断续线”是为了重申中国的领土主权以及相关海洋权益,并不是因为划了这条线才拥有这个权益的。此外,《公约》本身并不排斥在它之前已经形成并被持续主张的既得权利和权益,更不能为任何国家侵犯和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制造“合法性”。2016年4月15日,台湾方面邀请有关国际法和自然地理专家登上太平岛进行考察。马英九重申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对南海“断续线”的解读应当依据“时际法”原则,而非几十年后才生效的《公约》。
采取积极策略,南海“断续线”的内涵外延讲清说透
国内有研究机构和学者主张在“断续线”问题上采取模糊策略,认为当前的上策是不宜向国际社会讲清楚“断续线”的法律地位。理由是,若干年之后我国强大了,现在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结果,多年来面对要求中国对南海“断续线”内涵外延解释清楚的呼声,我国始终保持沉默,被动应付。另一方面造成我们对南海“断续线”法律地位的研究重视不够,或者说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深入,研究成果还不能完全满足中方自如应对挑战的需要。事实上,“模糊”论是非常有害的。由于没有对“断续线”提出我方合理合法的诠释,因而被某些声索国抓住不放纠缠不清,同时也成为域外国家挑拨离间、抹黑中国的导火索和抓手。
所以,应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不参与不接受”的两不原则并不意味保持沉默,相反易被动吃亏。我国政府于2014年12月7日提出了立场文件,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国对“菲案”的立场,强调:一、仲裁庭对于菲律宾单方面就中菲在南海的争端提起的强制仲裁没有管辖权;二、以谈判方式解决在南海的争端是中菲两国通过双边文件和《宣言》所达成的协议,菲律宾单方面将中菲有关争端提交强制仲裁违反国际法。对此,仲裁法院不予理睬,我行我素。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透露,仲裁法院可能于2016 年5月做出最终裁决。可以预计,在美国的操纵和中方缺席的情况下,仲裁法院的最终裁决不可能公正、公平,不可能对中方有利,反之将会出现负面后果:一是仲裁法院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中方头上,中方必然拒之。这就达到了美国想要的目的,在国际社会将中国塑造成不遵守国际规则的国家;二是越南、马来西亚、印尼以及文莱等声索国或会效仿菲律宾。甚至,日本也会蠢蠢欲动借口东海油气资源争端提出仲裁要求;三是今后对这起国际冤案错案进行“翻案”比较艰难。
紧急动员一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和影响
中越北部湾划界谈判,可以说是以我国南海“断续线”为基础进行双边谈判,并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中越北部湾划界从1992年起进行谈判,前后经历了八年时间。如果从中越之间最早的谈判1974年算起,前后历经整整27年,直到2000年12月25日,两国共同签署了《中越北部湾划界协定》和《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因此,中越在北部湾划界谈判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完全可以为其他国家所借鉴。中国与邻国的南海海洋划界虽然非常复杂,但有关当事国只要坚持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的立场,排除域外国家的蓄意干扰,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就能够得到保证和持久。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政府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的正确性。
总之,应紧急动员一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和影响。可以预见,在美国高压下出炉的最终裁决是不会对我有利的。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首先,在最终裁决出台之前,必须动员一切力量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斗争。不参与、不接受不等于消极等待。不出庭不意味保持沉默。不打无把握之仗,要打有准备之仗。必须采取一切形式和方式,调动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的所有载体,最广泛地传播中国的观点和立场,尤其是要将它传到海牙国际仲裁法院法官的耳朵里。其次,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我驻外使领馆和使节的作用,做好驻在国上层的工作,在驻在国主流媒体发表文章,旗帜鲜明地阐明我方反对“菲案”的政策立场。中国政府已经通过“立场文件”和王毅外长的表态等多种形势和渠道表示了中方的反对立场,但是宣传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都还不够,尤其外宣这一块亟需增强。中央应要求我驻外使节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近期尤其需要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力度。此外,必须对菲律宾的无理荒唐要求进行有力的驳斥,以正视听。菲律宾雇用律师在法庭上为菲提出的诉求进行的辩护,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但是漏洞百出,瑕疵凸显。为了不使他们的阴谋得逞,进行有力、有效、有序的反驳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即使我方没有代表出庭,也要千方百计想尽办法通过其它方式和途径对其进行反驳,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我国的损害。最后,应采取坚决有效的反制措施。仲裁法院最终裁决的结果大致可期,我应未雨绸缪,准备好若干套坚决有效的反制措施。比如,对黄岩岛填海造岛、抓扣在“断续线”内作业的菲律宾渔船、对菲实施经济制裁、勒令菲律宾清除仁爱礁破军舰等,甚至还可包括对菲南海所占8个岛礁进行清障行动和宣布南海防空识别区等强硬举措。这些举措可通过研究机构或学者提前释放出去,以期收获一石二鸟之效,既对仲裁法院能产生施压的影响,同时也可测试国际舆论的反应。
郁志荣:国家海洋局东海信息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