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亚:文博会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专访三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苏

2016-11-26王亦晴

今日海南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博会三亚文化产业

文|本刊记者 王亦晴

三亚:文博会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专访三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苏

文|本刊记者 王亦晴

借助文博会这个平台,三亚进一步推介文化资源,加快三亚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和扩大三亚文化的魅力及影响力,并打造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会展品牌。通过这个平台,还将有效增进三亚与国内外各城市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为各城市文化企业创造更多商机,为促进大三亚圈文化的共同繁荣做出贡献。

20 15年12月13日,三亚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以“文化汇聚力量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首次全面展示三亚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也为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兄弟市县提供了宣传展示的平台,更为各市县与文化企业之间搭建了交流沟通的桥梁,为国内外客商提供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的机会,可谓一举多得,多方共赢。

文博会有哪些亮点及经验?三亚如何借助文博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对此,三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苏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打造海南文化产业界的盛会

今日海南:本届文博会总体情况如何?

孙苏:本届文博会参展规模大,规格高,覆盖面广。总展览面积为1.2万平方米,在三亚湾红树林国际会议中心主会场设“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一带一路”、创意动漫、影视智慧、非遗及本土文化、旅游文化、海洋文化、体育休闲文化、景德镇精品陶瓷9大展区,共有600个标准展位,另外还设立三亚千古情、天涯海角、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等13个分会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俄罗斯、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阿富汗等国家的400多家企业参展,得到省、市领导和各展商及市民、游客的一致好评。4天时间参观人数约3万人次,其中登记注册人数1.7万人。展会期间带动旅游、交通、餐饮、娱乐等行业消费约5000万元,现场实际成交人民币1062万元,已签约项目35个,签约金额约38亿元人民币,意向签约项目30个。已签订第二届文博会参展企业52家,拟参加36家。总体来看,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多家国内外媒体对本届文博会进行了报道。

今日海南:本届文博会亮点纷呈,可否具体介绍一下?

孙苏:三亚文博会期间举办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群众参与性强的系列活动。一是举办“三亚市十大优秀文化企业、十大优秀文化品牌、十大年度文化产业精英人物”系列评选活动,吸引了百万人次参与网络投票,收到良好效果。二是举办“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嘉宾齐聚天涯论剑,对三亚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展开讨论与对话。各界专家结合三亚本土文化对新常态下三亚文化旅游的走向、“双城”“双修”建设的文化视角、旅游风情小镇建设与发展、邮轮产业的发展前景等议题展开讨论,为三亚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出谋划策,推动三亚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开展“主题活动日”,期间每天推出产品介绍、产品体验、文艺表演等不同活动,促进文化企业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提升了大众参与度,主题活动日成为三亚全民文化的“公众狂欢日”。

文博会期间,为增加展会内容的丰富性,提高文博会现场活动氛围,组委会每天都组织安排文化主题日活动。开幕式上,参加65届世姐总决赛的百位世界小姐登台亮相表演,黎族树叶演奏、竹竿舞、儋州调声、崖州民歌、海南八音、琼剧等民俗文化表演纷纷登场。每天的主题活动日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骑行、武术、花式足球、冲浪课堂、瑜伽等体育项目体验特色鲜明,黎族服饰展示、海南椰雕技艺展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展示、香道表演及台湾三太子表演、影视动漫演示等文化味儿十足。整个主题日活动,主办者和参观者互动交流气氛热烈,使三亚文化特色及文博会内涵更加凸显。

今日海南:您认为举办本届文博会的意义是什么?

孙苏:三亚的城市定位是建设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住建部的大力支持下,三亚被列为全国292个地级市中唯一的“双修、双城”综合试点城市,还被列为国家“一带一路”海上合作重要战略支点,目前正在加快三亚综合保税区建设,筹建三亚门户机场和临空经济区,这为三亚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三亚文博会也由此应运而生。举办本届文博会是三亚市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海南文化产业界的一次盛会。

三亚将借助文博会这个平台,进一步推介文化资源、学习兄弟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和理念,不断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加快三亚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和扩大三亚文化的魅力及影响力,并打造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会展品牌。通过这个平台,还将有效地增进三亚与国内外各城市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为各城市文化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为促进大三亚旅游经济圈文化的共同繁荣做出贡献。

文化产业成为三亚新的支柱产业

今日海南:除了文博会,三亚迄今已经成功举办多场国际知名的大型活动,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孙苏:从2003年首次成功举办“第53届世界小组总决赛”以来的十二年间,三亚市每年举办大型活动平均约40多场,主要有文艺演出类、时尚选拔类、体育赛事类、节庆会展类、艺术展览类等五大类。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三亚的知名度、美誉度,提升了三亚城市的品质和品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办的原则。三亚每年开展的大型活动由社会组织、社会力量主办、市场化运作的占活动总数的80%以上。政府重点是做好规划和引导,同时进行适当的绩效奖励,以激发社会力量自主办活动的热情和活力。二是坚持优化结构,突出特色的原则。三亚市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通过申报许可、项目答辩、专家论证、组织审批、实施监督、绩效评估等程序,把好优化活动结构、优选活动品种关,避免活动的雷同和同质化。三是坚持培育品牌、扩大宣传的原则。三亚的大型活动正在从“舶来品”向培育自主品牌转变,体现本土特色。明确开展大型活动要坚持“文化铺垫、活动支撑、品牌牵引、传媒放大”原则,以大型活动为载体,加大三亚城市形象的对外宣传力度。

2015年8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后,三亚又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节俭使用大型活动专项经费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大型活动经费的管理和把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安全效益。

今日海南:三亚举办大型活动,在管理与服务方面有哪些举措?

孙苏:一是落实优惠政策。主要是抓好《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产发〔2014〕27号)、《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产发〔2014〕28号)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中的土地供给、市场准入、财税、投融资等优惠政策的落实。二是扩大政府文化资助。三亚市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三亚市大型文化体育赛事活动申报办法》《三亚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等文件,每年市政府拿出一定资金资助大型公共文化活动和作为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用于扶持各类公共文化活动、文化产业项目和政府文化服务采购。三是加强服务指导。优化文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加强规划和引导,在市场准入方面有选择地放宽条件,在项目推进中开辟“绿色通道”。建立“三会一纪要一通报”(即文化项目推进现场办公会、项目碰头会、重点项目工作月例会,形成《会议纪要》和《情况通报》),及时解决文化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比如,三亚千古情项目从立项、到奠基再到开业,我们先后开过不下50次协调会、现场办公会,最后项目获得巨大成功,被省委书记罗保铭誉为“亩产效益论英雄”的典范。三亚也获得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三会一纪要一通报”文化产业项目推进机制还被省委宣传部作为经验在全省推广。

今日海南:三亚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主要呈现出哪些特点?

孙苏:在三亚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三亚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文化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5年10月,三亚引进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项目50个,已落地文化产业项目48个,计划总投资1282.88亿元。其中开工建设项目11个、营业项目13个、推进项目18个,实际投资达200亿元。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 P5.1%,在全省名列前茅,成为三亚新的支柱产业。

三亚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门类较齐全。已初步形成了以三亚千古情、三亚动漫基地、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会议展览、演艺娱乐、影视传媒、动漫创意和休闲康复六大门类的文化产业格局,并逐渐形成“一心”“一带”“两极”“三区”文化产业布局,即城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滨海文化景观带、南山创意新城增长极、高新技术产业区增长极、东部现代文化区、西部历史文化区、北部热带高效农业文化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布局。二是以民营为主。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是三亚一个亮点,引进的50个文化产业项目都是以民营或股份制投资为主。比如三亚千古情项目已投资10亿元、大连海昌集团在海棠湾的梦幻不夜城项目将投资69亿元、亚特兰蒂斯项目投资100亿元,这些都是民营项目。三是新业态崛起。新的文化业态成为三亚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三亚动漫产业基地园区总体规划面积405.3亩,规划用地面积292.2亩,已有动漫影视、网络科技、智慧旅游、3D影像四大新兴智慧产业近50家企业、机构入驻,包括携程科技、新浪科技、奇虎360、天涯科技、今典传媒、嘉溢影视等,投资已超过10亿元。位于崖州区的三亚创意产业园由新兴产业发展区、融资综合服务区、科技汇集孵化区、生活配套服务区构成,规划面积约17平方公里,已与中兴、华为、巨人、联想、益科博、华永、北大科技等24家企业签订了入驻协议,协议投资总额达420亿元。

三亚文化建设这些年发展势头很好,但跟国内经济发达的省市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规模小、文化消费水平低、文化队伍薄弱、文化建设投入相对较少。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文化产业项目推进力度,以更加良好的环境、更加灵活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吸引文化大企业、大项目进得来、立的住、能发展,全面实现三亚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本文责编/王亦晴 邮箱/jrhnw yq@163.com

猜你喜欢

文博会三亚文化产业
三亚学院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An Analysis of Zhuang Language Policy in Guangxi
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闭幕 成交约2241亿元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圆满落幕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被惯坏的三亚
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闭幕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