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物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6-11-25谢舜捷
谢舜捷
摘要:中学生物学课程及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应是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更好实现实验探究性教学,笔者认为应着手做到以下每几个方面的工作:善于运用科学探究实验范例;实施实验探究性教学模式;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评价与分析,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理念。本文从理论根源和时代背景等方面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学实施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讨论了实验探究性教学的特征,结合教学实践及对实验探究性教学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生物教学实施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儿点体会与启示及应注意的问题等。
关键词:实验构建;探究式教学;教学模式;生物学;教学
前言: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创新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的教育制度。要下功夫造就一代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水平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了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国家的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作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的迫切要求。江总书记从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高度多次强调:“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近年来,许多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运用实验探究性教学方法,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教学成果。但是,由于教材内容和《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对滞后,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随着初中新教材的使用和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新的课程理念的提出,为我们生物教师的实验探究提供更加有效的良好契机。不过,初中生物教学实施实验探究性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和作用。在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如何实施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很多是从宏观角度进行探究,如提出改革课程体系;增设选修课、辅修课;改革校园人文环境;加强教育管理等。但就中学生物学课教学中如何实施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虽有指导,但不多见。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
2.1研究目的
要面向学生进行研究,采用探究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有效途径。所谓“探究”,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s。这一生物教学模式能有效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一定的正确方式的指引、诱导下,充分发挥个体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通过对知识的不断学习、质疑、探讨之后碰撞出新的火花的过程。探究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为了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培养起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让学生充满对学习的热情,勇于探索未知的世界,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具有意义与愉悦6。通过主观能动性的推动及内在的支持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希望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生物教学的现状以及落后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面向全体学生的中学生物探究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并且以实证的方式验证其效果。
2.2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实验对象选取2个平行班(共49人),1个班为实验组,另1个班为对照组。实验时间为一学年。
2.2.1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新教学模式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以及他们在新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状态。在实验结束后,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看法等是否有变化以及对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
2.2.2文献研究法
收集整理国内外中学生物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更新教育观念,借助理论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2.2.3行动研究法
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强调实践与探索,边教学边实践边总结,及时提炼经验,探索中学生物的有效教学。
三、实用主义探究教学理论
作者从实用意义立场出发,认为社会发展变幻莫测,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安定性,人类实际上处在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问题在每一个存在、每种观念及人的每次活动都具有试验性。鉴于社会变化不定,没有哪种知识能适用所有问题,他进而认为世界不存在永恒的真理。人在不安定的世界能延续下来不是靠所谓的“真理”,而是靠不断改造的经验,或者从根本上说是凭借经验中所具有的反省思维即探究能力。作者在《我们怎样思维》中论述了探究的本质及阶段。他认为探究在本质上是反省思维,即对一种信念或假设的知识进行的积极、持续、谨慎的思考,而支持这种信念或知识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进步的,这种进步便是这种思考的依据,这种思维在过程中实际上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出现几个问题情境;将起初的疑难明确为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猜想;判断各种假设的含义和结果,从中选择最可能解决问题的假设;投入解决问题,证明假设。杜威认为,科学发明和发现实际上都是按照这个过程进行的,因此,他把这五个阶段称为“科学力法”或“实验力法”。因此,作者认为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他深入探讨了思维的五阶段与教学的关系,认为教学活动的要素与思维的要素是等同的,并依据思维的五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探究教学程序,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一,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二,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三,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他要会通过运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卷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是否有效。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4.1实验对学生的影响
实验探究性教学模式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打破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形成客观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懈的进取精神。
4.2实验对教师的影响
在该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笔者研究了多本国内外有关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所查文献30余篇,因而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提高了白身的科研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在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倡导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教研成果(已发表、被收编或获奖,如《普通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性学习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文在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初中阶段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的研究》阶段总结会上,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6年被编入《初中阶段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的研究》一书中)同时,在生物实验探究技能方面,驾驭教材和课堂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学思想也更加前位了。在实验教学中,逐步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学生观,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结束语: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突出了《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确实给实验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改变了生物教师实验教学中的落后观念,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实施的工作框架和基本思路,有利于将科学方法教育落到实处,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欧平,《试谈生物学习环境与创新精神培养》,载《教育探索》,2002年第10期
[2]尉淑珍,《谈生物教育的“探究发现法”教学》[J],山西教育,2002年第11期
[3]苏明学,《生物学探究式教学基本路径的建构》,《生胖学教学》,200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