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中视觉素养培育策略
2016-11-25马翔
马翔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应用也普遍到各行各业,目前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而通过多媒体进行的视觉素养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较为明显,能够通过视觉素养教育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环境,替代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本文将通过对视觉素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视觉素养培养;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121-0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普及,多媒体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应用得到普遍认可并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尤其对于多媒体教学来说,更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突破。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合理把握分寸,因为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自控能力较差,在多媒体接触过程中如果造成过度的依赖和兴趣,对学习会产生负面作用,所以在将多媒体应用在教学中时,需要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正确引导和把握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带来的效应。而视觉素养培育作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国际教学领域体系中已得到验证,在国内教学改革中首先将其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因为小学语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等基础知识掌握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将视觉素养培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势在必行。
1.依据个体差异,增强学生视觉素养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视觉素养培养,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进入状态,由于小学生受年龄限制,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对事物的观察和感知有偏差,所以在实行多媒体视觉素养教学时,教师应该直接切入主题,避免学生关注点的偏离。另外,需要依据不同学生的自身情况,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家庭坏境、知识的基础、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考量,依据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尊重和爱护每位学生,充分发扬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另外,在视觉素养培育中教师应该多方面听取学生的意见,在对于同一课堂视觉素养培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观察,并针对每位学生关注点的不同发扬多角度的感知和理解,并激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潜在个性,拓展学生的观察角度和视野,使之能够塑造独立的个性人格,并形成健康的、积极的价值观。
2.通过视觉感知加强对语言文化的深刻理解
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化技术的依赖导致人们对一些基础知识的退化,比如人们常常在生活中提笔忘字,只会打字不会写字的想象更为突出,这都是信息化过度依赖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应该规避这些负面影响,发扬信息化视觉素养培养为学生带来的优势,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和ppt教学让学生对中国汉字文化的特点及演变过程更逼真的展示和体现,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成语时,可以通过视频和动画将成语的寓意、情境和故事的始末更逼真的呈现出来,触动学生的脑神经,增强学生对成语的深刻理解和记忆,了解到语文文化的魅力。
3.为学生提供浓厚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多比较死板,只专注在课本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挥有局限性。而视觉素养培养教学则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动画、音乐等多种方式对课程进行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比如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给出核心字,各组之间组词并进行词语接力游戏;或将课文中的情境进行模拟练习,分别选取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对话练习;或者通过欣赏和鉴赏等其他方式让学生对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激发了学生畅所欲言、勇于交流和合作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快又附有文化的浓厚学习氛围。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以及人格魅力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通过视觉素养培养,挖掘学生的潜在记忆,增强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记忆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汉字的识别和书写是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但由于汉字数量的繁多和字形结构的复杂,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小学生书写错别字现象常常发生,并经常是同一错误反复在多人身上重复发生,针对这种现象,采取的办法多是反复强化书写练习,死记硬背,但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杜绝。针对这一现象,利用视觉素养培养的效果大胆尝试和探索,利用文字的象形结构这一特点,在汉字教学过程中,将汉字的象形演变过程形象的展现,引导学生对汉字的假象,并体会汉字的结构特点和内在涵义,真正意义的对汉字进行空间记忆,从本质上杜绝错别字的发生。
比如在学习汉字"山"时,可以形象的利用多张图片展示山峰的起伏及如何逐渐演变成汉字"山"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的对汉字的字形和结构与图片联系,了解汉字的来源和涵盖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深刻的记忆力。另外在"本"和"木"两个容易混淆的汉字的学习时,同样需要将两个汉字对比来记忆,重点将两个汉字的意思与结构组成的意义传授给学生,避免书写过程中的混淆。
总之,通过视觉素养培养来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探讨,同样需要教师在授课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改进方式。因为在面对思维活跃、逻辑混乱的小学生面前,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个体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并需要对学生不断的鼓励,加强学生表达能力、自主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知识,通过视觉素养的培养将学生变成爱观察,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凤.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D]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13.
[2] 韦玉梅.小学数学课程中的视觉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 [D]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