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尖镇:农旅一体盘活农村资源

2016-11-25

当代贵州 2016年38期
关键词:毛尖茶山茶农

走进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看到的是成片茶园,闻到的是醉人茶香和桂花香。螺丝壳河头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光辉正忙着安排游客来茶山游玩的伙食。

坪阳村是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茶的主产区。这里风景秀丽,拥有瀑布群、溶洞群、珍稀动物、毛竹、海花草等特色景观,天然资源丰富,却因天气多雾,不适合种传统农作物,却偏偏长出了声名赫赫的都匀毛尖。

张光辉介绍,螺丝壳河头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146户茶农参与进来。但是,刚成立合作社的时候,只有8户茶农。2003年的时候,全村茶叶种植面积加起来不到300亩。

“从2004年开始,中央出台了退耕还林的政策,在我们村则是退耕还茶。”张光辉说,为了呼吁群众种茶,政府还给每亩茶园补贴700元。

在政策鼓励和茶农的积极参与下,合作社的茶园面积增加到现在的5400亩。合作社成立后,筹资建立了正规的厂房,张光辉也多次到贵阳参加茶叶加工培训,自愿加入合作社的茶农越来越多。如今,坪阳村的茶叶面积已达4万多亩。

都匀市扶贫局副局长张易娜介绍,以螺丝壳山为中心,毛尖镇不断扩大茶叶种植,全镇茶园面积已超过10万亩,茶企业16家、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23家,茶产业已经成为毛尖镇的经济支柱产业。

除了传统的茶产业,毛尖镇还加快以茶促旅、以旅兴茶,茶旅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实现茶业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抓好茶区道路建设,形成茶山园园想通、景景相连。目前已硬化茶山道路69公里,茶山游客步道建设18000米,使游客在茶区自驾车可以通达毛尖镇十大景区中的任何一个景区,在茶园打通步行体验游3个小时的旅游线路。

建设游客接待中心,设游客接待部、咨询部、茶艺室、会议接待室等十多个功能服务室,建大中型组织游、自驾游、散客游等游客之家,做好游客接待、服务。

做好茶区新农村建设,努力使农民收入与茶旅经济多重链接,为镇区贫困人口及即将移民的农户创造收入渠道。做好茶叶核心区的总阳组、毛竹冲组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培养农家乐接待家庭户18家、中型接待站4家,培训苗族、布依族特色歌舞接待人员30人,目前有家庭接待户5家、中型接待点2家已具备接待能力,拥有宾馆标准间床位86个。

此外,毛尖镇还与多家旅行社协商,针对不同季节,为不同需要的游客制定多种旅游线路和方案,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并根据地方特色,推出茶叶宴、布依特色菜谱、三文鱼等特色餐饮,推出不同价位的茶叶礼品、茶糕点、江洲豆腐等土特产,使游客玩得开心、吃得舒服、拿得满足。

2015年,螺丝壳河头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茶园资源开起了农家乐、做起了茶园一日游等农村休闲体验项目,平均每天可以解决30几位村民就业。张光辉告诉记者,截至8月底,合作社光旅游收入就达70多万元。

在绿色发展思路的指引下,毛尖镇以茶园、茶文化、茶乡风俗相结合的产业链初步形成,茶旅一体的生态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

猜你喜欢

毛尖茶山茶农
老党员“卖”茶忙
茶山自拍
茶山仙境
“早春茶”开采
快乐茶山行
舌尖上的一缕茶香
试论信阳毛尖商标保护的困境与对策
茶乡人家
武夷山茶农采茶忙
雪芽芳香都匀生“三绿一红”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