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后范冰冰 让我从红毯这端 走向领奖台那端

2016-11-25王江月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45期
关键词:李晨范冰冰潘金莲

王江月

2015年11月15日,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开机。范冰冰在开机前八天临危受命出演女主角李雪莲。在婺源度过了变成村妇李雪莲的三个月。

2016年9月25日,范冰冰凭借《我不是潘金莲》获得西班牙圣塞班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女主角银贝壳奖。获奖时刻正值她的生日,她说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不久她又凭借该片入围金马奖最佳女演员的提名。

2016年11月18日,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公映。有评论称这部电影将是范冰冰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代表作。面对此前关于她走红毯、没有演技等质疑,范冰冰称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她觉得任何方面的积累都不是徒劳的,没有之前的因也不会有现在的果。而这个过程,那些不断的诋毁,也给了她无穷的斗志,让她从红毯这端走向领奖台那端。

去婺源探班的刘震云看了冰冰的戏后,感叹冰冰走路的样子很李雪莲。

“快乐着李雪莲增肥扮丑的快乐”

2016年10月22日,范冰冰为《北京青年》周刊拍摄封面。跟以往一样,一次连续拍摄几家杂志的封面,摄影师都是陈漫。作为老搭档,她们的配合,默契且完美。

2016年11月15日上午,盘古七星酒店,专访范冰冰。

当晚是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全球首映礼。

此前,范冰冰和导演冯小刚、编剧刘震云等主创人员已经开启了电影的路演征程。首映礼的前两天,他们先后去了济南和沈阳两地。北京首映礼之后,他们将继续全国各地的路演。

“我觉得跑路演是要把人跑死的”。一见面,冰冰禁不住感慨。

虽然连日奔波,身体不免疲累,但并没有掩盖冰冰的神采飞扬。本来就好皮肤的她,仍然白净细腻。她只是化了点淡妆,穿了件几何图案的V领毛衣,搭配阔腿牛仔裤,柔顺的长发掠到脖颈的一边。整个人,清清爽爽的。

跟冰冰寒暄拥抱,发现她又瘦了,腰肢越发纤细。上一次拍杂志封面时,大家就发现她瘦了许多。

10月23日,范冰冰发了一条微博,写到“变瘦瘦的过程”,配了多张游泳的图片。但知道冰冰平时并不怎么热衷运动,难道就是为减肥而运动的吗?她笑答:“主要是李晨爱运动,所以我不工作的时候就陪着他一起去健身,想看看到底运动有什么魔力,让他常年坚持不懈,雷打不动的。每次等他的过程,我也在跑步机上跑一跑,后来发现体重减了10几斤。”

看来此举对冰冰来说一举两得。一来可以陪伴李晨,多一些两人在一起的时间;二来又可以减肥变得更美。

所以冰冰变瘦,李晨功不可没。冰冰禁不住点头:“身为女演员,范冰冰还真没有为这个职业刻意减肥过。”

最具反差的是,戏外冰冰为变瘦而欢欣;戏里她又同样为李雪莲增肥扮土而欢欣。

自从得知范冰冰出演冯小刚新作《我不是潘金莲》后,范冰冰的村妇造型就成了一个大家热议的话题。

“当初会为扮丑而顾虑吗?”我问。

冰冰坦言:“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愿意为一个角色做到极致的人。我不喜欢一成不变,我愿意为角色尝试和改变。记得第一次做完造型,大家都觉得不太对,虽然服装的式样和颜色都很像农村妇女的穿着,但衣服毕竟都是新的,只是人工做旧了。后来我们决定去婺源当地的农村挨家挨户收衣服,比如羽绒服,秋衣,毛衣等。”

但是穿上这些后,她又感觉人有点瘦,撑不起衣服,所以主动跟冯小刚导演说要增肥,最后胖了十二三斤。

为了李雪莲这个角色,冰冰真是挺豁得出去的。拍戏的过程中,为了肤质显得粗糙些,平时对皮肤呵护有加有面膜达人之称的她,每次化妆前,都要用蜂窝状的海绵打出颗粒感。戏里李雪莲打官司的历程长达10年,后期的李雪莲剪了短发。开始冯小刚想让她剪头发,冰冰当即表示没问题。后来是因为前后的戏份是穿插着拍的,如果剪了头发戏就连不上了,才作罢。

之所以对造型如此上心,她说这会让她更自信,也让别人相信她就是李雪莲。

“拍摄前,我装扮成这样在婺源体验生活,每天在农贸市场卖煎果,一天能赚个几百块钱。”她不无得意。

“买你东西的人都没认出你?

“认不出来,身边来来往往的人都没发现,他们可能觉得小摊旁的姑娘是新来的。那时剧组还没进驻,估计人家也不会想到有剧组和演员在这儿拍戏。”

采访李晨时,他说那段时间,最逗的就是冰冰每天都跟她说起走在街上无人识的事。“有一次,旁边有人问她看见范冰冰没?范冰冰在哪儿拍戏?她往前指了指说在前面,然后那人就从她身边走过去了。”

去婺源探班的刘震云看了冰冰的戏后,感叹冰冰走路的样子很李雪莲。

而走路也是冰冰着重揣摩的细节,李雪莲刚刚开始打官司时,走路比较急,风风火火的。后期人比较疲沓了,走的就闲散了。对此她不乏心得:“这个戏的表演要很生活,所以不能设计锝太刻意,所以要在过与不过间拿捏好分寸。”

李晨还讲到一个插曲。电影拍完后,冰冰在北京的一个影棚拍电影宣传照,又装扮成李雪莲的造型。正好那天他来探班,因为是刚从一个活动中过来,化了妆。看到冰冰的样子,他禁不住拿起手机,拉着她说咱俩拍张合影。“就觉得她村姑的样子跟我在一起很有喜感。我说等电影上映后,我一定要秀下这张照片,不是总有人说跟你合影吃亏吗?我就说我怎么不觉得呢?!”

“与冯小刚的合作是12年后的注定”

冯小刚找到范冰冰出演李雪莲是个急茬儿。距离开机时间只有8天,给范冰冰考虑的时间只有一个晚上。

冯小刚跟范冰冰讲了之前的一些情况,最初他想找一个专演农村戏的演员,这样可能更有接近性,融入感更强。后来他又推翻了这个想法,想给人们一种意想不到。就又找了别人,也做了试装,但有人觉得造型不好看,不太想演。也有人看了剧本,怕没有安全感。反正就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冯小刚说这个过程挺不顺的。

“这时候导演想到我,他跟我说你是一个愿意接受挑战的人,我也喜欢挑战,我希望做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事情,那如果咱俩能把这个事做成了,咱俩是双赢。”范冰冰坦言冯小刚是因为了解她的个性,才会这么跟她说。于是她当晚就看了剧本,看完觉得挺激动的。一是剧本写得很好,故事很有意思;二是李雪莲这个人物,很有挑战性。三是这是冯小刚第一个以女性为主的电影,之前他拍的电影多为群像。

而最打动她的是冯小刚说他会用拍处女作的心态来拍这部电影。“我觉得导演有这样的出发点,这个戏一定能成。所以让我很快做出决定的,并不是我胆儿大,而是源于我对小刚导演的信任,他让我很有安全感。”

12年前拍摄电影《手机》时,冯小刚也给了她很大的安全感。《手机》是范冰冰从电视剧开始转型拍的第一部电影。那时的她感觉什么都是新鲜的,恨不得把身体的所有细胞都打开去接收所有讯息。

第一天拍的就是她和葛优的戏。“就是我们俩出去约会,然后我把他的车钥匙拔下来,扔到车窗外的那场戏。我觉得优哥对我帮助挺大的,特别能带我入戏。冯小刚导演也跟我讲了许多,他说演员一定要抓住生活细节,这才是最真实最生动的。记得有一场戏是严守一写了一本书,叫《我把青春献给你》,我坐在那儿说这个书什么时候出版啊?我穿了一件白衬衣,准备去洗手……这时小刚导演跟我说,你洗完了手,先别擦,你就一屁股坐在那沙发上,然后你把手抹在葛优身上,一边抹一边说话……我突然想到其实这个细节生活中就有,但为什么没想到用在这里。所以这一幕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我估计再过12年,我依然会记得很真切。因为导演的这句话,开启了我的一种能力,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让我受益永远。”

问冰冰在拍摄《我不是潘金莲》的过程中,她也调动了许多生活细节吗?她说:“非常多。”

在婺源探班时,刘震云对冰冰的一场戏褒奖有加,是李雪莲得知前夫死了的一场戏。他说冰冰的表演很投入,有些台词完全是不由自主说出来的。一个演员只有把角色吃透了,才会有这种忘神的状态。

范冰冰对这场戏也印象深刻。“当时对白只有三句,但我那时候一直在人物的情绪里面,我记得这场戏拍了三条,拍完后,我看见导演和刘老师在那儿擦眼泪,他们应该也沉浸在人物的情绪中。”

一向不轻易夸人的刘震云,这次对范冰冰一点不吝啬赞赏。他说范冰冰跟其他演员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个演员没有架子,这个演员知道勤奋,这个演员知道事先工作的重要性。她是个背后下工夫的人,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很多演员都是掐着点去现场,但冰冰一定提前就在那儿了,琢磨自己的表演。

范冰冰非常感谢刘震云对自己的肯定。“刘老师来探班时,我也经常跟他一起讨论剧本。比如最后那场小饭馆李雪莲与史县长重遇的戏,就是我请求刘老师和导演加的,因为作为一个女性观众,我觉得最后得给李雪莲一个交代,也给这个故事一个出口,这能让观众稍微舒一口气。后来在试映的过程,观众都觉得这样结尾很好,导演才特别坚定地把这场戏放到最后一场。”

《我不是潘金莲》是范冰冰与冯小刚继12年前《手机》后的第二次合作,12年,是一个圆一个轮回。而这种主动参与到角色的创作,也凸显了12后范冰冰的一种成长。

12年前,范冰冰凭借《手机》获得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12年后,范冰冰凭借《我不是潘金莲》获得西班牙圣塞班斯蒂安最佳女演员银贝壳奖。

所以,她觉得与冯小刚的合作,与李雪莲的相遇是一种冥冥中的注定。

“我已经跟导演约好了,当我60岁的时候,再合作一次。”范冰冰说。

Q = 《北京青年》周刊A = 范冰冰

采访刘震云时,他说一个优秀的人要有三个素质。一个是要有眼光,不要局限在眼前利益。二是有悟性,给到一能想到二和三,如果只想到0.5或0.8,不会有前途。三是勤快,肯花笨功夫。谁掌握了这三点,他就会把一个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

刘震云说范冰冰就具备以上三点。 “虽然冰冰演过一些傻X角色,但在这些傻X角色里面,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那么碰到一个特别好的角色的时候,她就爆发了。所以她得到圣塞班斯蒂安的最佳女主角,不是凭运气,而是她多年积累的结果。”

“片酬不是我的第一考量标准”

Q:这些年你拍了很多戏,像今年就有四部电影跟大家见面,比如《绝地逃亡》、《封神传奇》、《爵迹》和《我不是潘金莲》,每一部的风格都不同。你一般接戏的标准是什么?

A:我特别随性,你看我这几年接的戏你就知道了,好多人就说你看你这几年接的这些戏都是什么呀,有些戏就根本没必要接。但是对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当时看剧本的时候挺有感觉的,我就去演了。没有多想这个戏对我是不是有特别大的影响。也是这一段时间,才会去反思一下。以前真的没多想,就觉得特别随性,这个角色只要有一个点是我喜欢的,我就去演了,就这么简单。

Q:我采访郭敬明时曾问他是怎么请到你出演《爵迹》的,他说开始很忐忑,毕竟他是一个新导演,但实际上比想象的顺利很多,就是跟你见了面,说了自己的想法,然后给到你剧本,之后很快就达成了合作。他说你很勇敢,一般的演员到了这个位置,会打安全牌,但你愿意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

A:我为什么一直对宣传《爵迹》这件事比较用心,我是觉得郭敬明做了一件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他是第一个在中国拍CG真人电影的导演,这一点看他很勇敢。你看《爵迹》片尾出字幕时,许多特效的名字都是中国人,很令人自豪。郭敬明是带动了中国电影的一种新的力量。

Q:即使《爵迹》公映后,反响和票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你也没有对当初的决定后悔吗?

A:我觉得小四是进步啊,就是他现在的这个《爵迹》的口碑,比当初《小时代》的口碑要好很多倍啊。我觉得一个人,其实你不用去跟别人比了,你就跟自己比,可能它在票房上,确实没有《小时代》引爆的票房效果。但在这个过程中,小四是非常认真和敬业的,这些就值得被尊重。

Q:说到眼光,我觉得你接《我不是潘金莲》就很有眼光。当时虽然冯导罗列了许多要求和风险,诸如“不能往漂亮化妆,拍摄三个月不能请假,每场戏需要事先排练,没有预算付高片酬等”,但他说你没有片刻迟疑就答应“行”!当时真的不觉得这些苛刻吗?

A:不仅没有,而且这些正合我意。就比如说三个月不能请假,我真不愿意出去,因为出去太累了。其实我待在剧组里拍戏的那段时间,是我整年休息最多的时间,虽然睡觉很少,但是精神和体力的状况都小于我在外面参加各种活动的工作量。最主要的是这段时间我过得很愉快,在这样的创作氛围中,我一点都不想出去。

Q:所以大家可能对你有误读,因为经常在各种红毯上看到你的身影,会觉得你很乐于出现在这些场合中。但其实你很享受专注拍戏的时光。

A:对,非常享受,是一段很好的充电时光。我那时也跟我经纪人说,你看导演给了我这些要求,你不要再给我安排工作了。

Q:冯小刚还在微博中发过一张照片,就是你和剧中8个男演员定妆照。并写道: “一个和八个,本年度低片酬榜。”你拍这个电影的片酬,相比你的市场价格来说差距非常大吗?

A:我觉得拍电影我从来就没有考虑过片酬的问题,可能跟我合作过的制片人或者导演都比较了解这一点,就是范冰冰可以不用靠片酬赚钱,我觉得拍电影就是我自己的一个兴趣,我是真的喜欢演戏这件事情,我喜欢尝试不同的角色,所以我觉得片酬不是我接戏的第一考量标准。

Q:前不久你凭借《我不是潘金莲》获得了圣赛巴斯蒂安最佳女演员的奖项后,我看到一些评论,说范冰冰终于有了一部证明自己演技的作品。因为这几年一直有一种声音说你没有演技没有代表作……你怎么看这些说法?

A:其实特别逗,就是我昨天还看了一个同事发给我的一个影评吧。他说在2011年之前,从来没有人说范冰冰没有演技。但自从走了戛纳的红毯之后,她就没有演技了,就是大家还是有些先入为主的习惯性的认定,把某一方面放大化,另一方面就从有到无了。那对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怎么样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所以我觉得不用浪费口舌跟精力去做无谓的解释,你就做好你自己该做的事情。

Q:其实这些年你虽然拍了一些商业大片,但也接演了一些文艺片,尤以跟李玉合作的《苹果》、《观音山》、《二次曝光》和《万物生长》四部电影为代表。在这几部戏里,大家都看到你表演上的许多可能性。

A:是的。我记得2010年我因为《观音山》拿了东京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时,当时许多媒体写这是第一个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奖项的女演员。这个奖项和这些评价对那时的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礼物和鼓励。接拍 《观音山》 是我的一种尝试,在这个尝试里面我有了许多有意思的变化,所以才有了后来跟李玉导演的紧密合作,她挖掘出我表演上的一些潜力,我自己在表演上也花了许多心思揣摩。但就不理解为什么从戛纳走了一个红毯回来,就变成了没演技了,之后一直被黑……

Q:这种说法的确有失偏颇,世上不存在无因之果。没有过去一部接一部戏的积累,也不会有现在的《我不是潘金莲》。或者即使早几年遇到这个戏,你也不会达到现在的表演状态。

A:还是我一直说的那句话,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反正你可以从红毯的这头走到红毯那头的领奖台,你总有一天还会做好你梦想中想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一直感谢这些不断诋毁我的人,估计他们也是太了解我的性格,所以黑到深处可能是真爱吧。这些年如果不是他们一直在激励我,我觉得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斗志。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属于越挫越勇型。所以大家看到我今天的成绩和许多小小的进步,绝对是拜这些黑我的人所赐,他们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Q:这也印证了你常说的那句话:经得起多少诋毁,就担得起多少赞美。不过这话说的容易,做到比较难,它需要内心足够强的承受力。

A: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可能每一个演员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只不过我作为一个巨型的图像被放在了第一个。那个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面对方式,有些人会把自己逐渐包裹起来。我则会越来越敞开自己,勇敢去面对这些。所以我的同事都叫我想得开小姐,确实我想的不是那么多,我还是想更简单,更轻松一点,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我想专注做的事情中,这样一定会做出成绩。

Q:如果从1996年拍摄第一部戏《还珠格格》算起,2016年应该是你出道的20年,你觉得这20年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最大的变化,我觉得一个是更自信了,对所有的事情有了自己不同的眼光跟态度。还有就是心态更成熟了。除了变化,也有一直不变的,比如最初的一些坚持,还有就是内心还保有小女孩的童真,我觉得这些更宝贵。

Q:我觉得敬业也是不变的吧。采访李晨时他说起一件事,就是拍完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后的一段时间,他又去横店拍其他的戏,发现《武媚娘传奇》的通告还在,就想过去跟你打个招呼。当时你正在服装间对服装单子,你一回头他发现你眼睛好像 “乌眼青”,眼周是青紫的淤血。但就这样你还在接着拍戏。当时是真的不觉得痛,还是心太大了?

A:当时是拍一场戏,被门栓打的。古代的门后面不是要别一个棍子嘛,本来是假的,但是道具可能忘了,放了一个真的棍子。结果拍戏时候我去拉门,结果那个棍子就飞了出来打在眼睛上。当时眼球里面都是红的,周围全紫了,虽然伤得很重,但我是这个戏的制片人,不想耽误拍摄周期。我觉得打上粉底能遮住伤口,就想着还是把戏拍完吧,结果那天就拍下来了。

“《还珠格格》是梦开始的地方,是最珍贵的青春回忆”

Q:前不久你去参加林心如的婚礼,现场你和心如、赵薇 “还珠三姐妹”的合影,引发了许多人对青春的感怀,很有“回忆杀”。

A:我们三人在婚礼相聚的确非常开心,更为心如开心,她终于有了一个梦想中的婚礼。我觉得我们的情感像发小也像大学宿舍同学的那种感觉。就是希望每个人都好。出不出名什么,这都不是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大家还都在做着这份自己热爱的工作,都没有放弃。另外就是大家都挺幸福的,这个特别好。

Q:拍摄《还珠格格》的那段时光,是怎样一种记忆?

A:我觉得太珍贵了,这是我十六七岁最美好的回忆。到我80岁的时候想起来,我也会觉得那一段是最青春最活力四射最精力充沛的时光,充溢了太多的青春回忆。因为我16岁就出来拍戏了,我没有太多少年的记忆,都是在一个个剧组和一个个角色中成长的。所以我觉得《还珠格格》是我梦开始的一个地方,我永远都会把它放在心里面最重要的位置,非常珍贵。

Q:如果你让对16岁的自己说一句话,最想说什么?

A:我会说小妞儿,干得不错。

“生活中我们不是一个男演员和女演员的恋爱”

Q:我看你发了还珠三姐妹的那条微博,评论中有很多催婚的。那现在结婚在你的日程表上吗?

A:我是觉得这两年时间实在是太赶了,我们手头上都有工作。我在准备拍电视剧《赢天下》,李晨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他的导演处女作。所以还没有时间细想这些事。

可能小时候会幻想穿着洁白的婚纱,白马王子从夕阳下牵着马……这都是小时候的童话世界。长大后天天拍戏,每天面对的其实都是各种王子,你就会觉得,生活不应该跟电影里一样,应该回归到平凡的生活中,所以我更希望自己的感情不是虚幻的,要有生活的真实感。

Q:就是生活中你们更希望像普通情侣那样过些平常的日子……

A:是呀,像一起看电影,一起坐地铁。这些太可贵了。如果生活里的恋爱,还是一个男演员和女演员的恋爱,那太可怕了。所以我们俩都希望像普通情侣那样生活。我老跟李晨说带我去撸串,他说你怎么去啊,你得戴口罩,我说不行,我要过普通人的生活。然后他就开车,去到桥底下买了串。可能我们不方便坐在外面,就把车窗摇下来,在车上吃……其实就是觉得这样的生活比较有意思。

(采访李晨时他也分享了他们的寻常生活。“我们常一起看电影,就是得掐准时间,黑场以后进去,然后开灯之前走。跟大家一起看电影,有笑的地方大家一起笑;紧张的时候大家一起紧张。就是你能感受到周围人的那种状态,这种感觉很真实。”)

Q:我发现你跟李晨这段感情,也让大家更了解了真实的你。以前在大家印象中,你更多的是气场十足的范爷,但是透过这段感情,大家看到你更多柔软和小女孩的一面。

A:其实我生活中本来就是这样,可能因为以前大家没怎么关注到我感情的部分,那在大家眼里我就是所谓的女强人,然后好像谈了恋爱,这个“人设”就变了,在大家既定的情节中我就从女强人变成了一个娇柔小女人。其实根本不是,我生活里面就是这样,只是大家不了解。并非是大家想象中的这种人设跟故事走向。

Q:上次跟李晨聊,有一点我感触蛮深。我问他如果你们两人吵架谁会先妥协?他说“你们从没有吵过架。因为你们两个人太像了,所以沟通上没有成本”。我觉这一点太难得了。

A:确实没有吵过架,以后吵不吵不知道哈(笑),目前为止没有吵过架。我觉得是因为大家对所有事情的看法是一致的,没有分歧,也不用教对方要做什么,就是基本上他能想到的都是我能想到的,我能想到的他也都能想到,所以没有意见相左的地方,都比较统一。

Q:去年5月29日,你们在微博上以“我们”的方式公布恋情,这条微博反响热烈。转眼你们恋爱近两年了,今年的5月29日,两个人有没有特别的纪念方式?

A:没有什么特别的,应该是我们一起吃了顿饭。我记得他发了一个两棵树的微博。 (李晨说这个数叫夫妻树,生长在新疆。他当时配发的文字是:去年今日并无多意,却因你而美,爱是一种天赋,善是一种习惯,谢谢你,致我们。)我是个有点大大咧咧的人,所以也不会说遇到什么纪念日、生日,就一定要对方给我买蛋糕买礼物买蜡烛那种形式。

猜你喜欢

李晨范冰冰潘金莲
李晨设计作品
The Best Film
如果武大郎没有错过潘金莲的排卵期
范冰冰:你要真正强大,才有能力嫁给爱情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自省人
第一次坐高铁
潘金莲幻想一对一的情爱是悲剧
PAN JIN LIAN'S DIARY 潘金莲日记
Submicron γ-LiAlO2 Powder Synthesized from Boehm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