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川:默契的滋味

2016-11-25唐安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45期
关键词:价签默契环境

唐安

透过木川的摄影作品,有一种重新观察世界的惊奇。阿兰·德波顿问“你有多长时间没有看过水了?我的意思是:像从未见过水那样看水。”人们随着成长获得了一种熟练,对于日常不再抱有好奇。木川却在一条逆行的道上。他放弃熟练,总用一双新生的眼睛看他周围的环境,再普通无奇的场景他也看出了有趣。

引用他的话:“关于默契,说得更通俗一些它算是人与生活环境之间的搭配方法。有时候我们自己过于替它操心了,而忘了环境有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是的,环境有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即使是无生命之物也在发出自己的语言,他观看直升飞机,也观看垃圾桶,看破损的墙壁,也看卖场的价签。

他看家居卖场看得那么宁静、入神。红蓝气球的点缀,床边的扶身椅,柔软洁白的床垫,实木的床框,以及单人尺寸都在传达美好踏实的想象,这里有一种人造的温馨,然而周边更多的商品,以及画面中心的价签无不提示着一种交易的实质,与想象对等制衡,传递出淡淡的幽默。即使这样,我们仍然感受到他对善意与温暖的承接,如果不是有一颗平等、敏感的心,怎会留意到这无声无奇的一角。

如果要问在他摁动快门的一刻是否能有那么清晰的想法,当然是不可能的,语言远远落后于直觉,捕捉之后,我们再慢慢将其中的妙趣用语言描绘出来。

就像他的作品都以时间和地点命名一样,以免任何语言的提示打扰你的解读,对你造成禁锢或者引你入歧途,又或者破坏了环境本身的默契。

“默契”中以“默”字开头,“契”字结尾。顾名思义,它属于一种无言的交往,表达的准确性使得其它的一些表现方法有些多余。”他这么说。

而在《燕子》系列中,木川在观看一种“自在”,一种心灵和身体的“自由呼吸”。他说:“拘谨就是指动作打不开,而内敛是一种收放自如的韧性,就像是一个舞学通才。肢体语言(以舞蹈为典型)携带着一种原始美,看懂了会觉得比读懂一段文字更开心而同时印象深刻,看不懂也不尴尬,比较模糊,不同于文字那般精准的表达给说与听双方都留有了足够的余地。余地产生距离,再一次默契就随之产生了。”

木川离开家独自前往美国时16岁,住在监护人家中,后转去英国,在国外生活约四年半的时间,虽然不免孤独,但开始放松“自由呼吸”。

他很早意识到学校统一的规训,而产生拒绝和逆反。“难受。”“那不适合我。”“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扬长避短吧”。21岁的木川谈到成长历程,常说这些词。虽然出生于艺术家庭,父母都是美院教师,但他希望走自己的路,而非遵行他人的意志。于是他早早脱离社会的标准量产模式,独行建构自己的体验。

他的作品让人联想到薇薇安·迈尔。同样是街上的游荡,薇薇安辛辣刻骨,而年轻的木川更温和善良。这些真实的日常场景,由黑白色调拉开距离,产生更郑重的观看。他观看人、动物、无生命物、自然,产生一种抽离于社会关系的诗意。他刻意保持一种距离,以便什么都像第一次见到。

如现在,木川和他的作品也是第一次和大家见面,很是新鲜。展览将在北京筑中美术馆持续至12月6日。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木川

Q:在前言中你写道“称赞一个艺术家‘您好奇心不减当年胜过说一百遍他画得像拉斐尔。”你的好奇心是重新捡回来的吗?

A:还好,没完全丢吧,年纪还不大,还没丢了。

Q:带着照相机的时候你在找什么?

A:不是找什么,是一种记录的习惯。人们常常忘了他们经历过什么,立此存照,你能看到你的时间到哪去了。

Q:在英国学习对你观念的转变影响大吗?

A:大多数时间我都不在学校,自己在外边瞎溜达,所以学校带来的东西并不多。学校更多的是关于好的方面的滋养,但在外面我能知道什么东西不好,这是没有保护的,更真实的环境。我这么说,常会有人误解我讨厌学校,其实并不是,我不讨厌学校,只是我不适合学校,那不是我擅长做的事。一个人有厨子的天份,非让他学修理,他会很难受。13岁的时候我开始接触摄影,一下就喜欢上了,这是适合我的。在国外四年半,我慢慢放松下来,如果在国内,可能还会比较拘谨。人不能一直难受下去,你总会想办法,找出口的。呆在剑桥的时候,老师、学生、咖啡馆的、餐厅的、流浪汉我都认识,还见过霍金,要是呆在教室哪能见得着啊,所以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周边的人都不在乎你,对你没有期望,你就完全放松了,干你自己爱干的事。

Q:从作品来看,你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者,在承接信息,而不是给出信息。

A:人都有很强的表现欲,但我不是太明显。我在接收吧,环境中的信息你能不能接收到,像接球一样。另外,因为太年轻了,也没什么好给的,如果现在急着说话,急着表达,以后可能会后悔。

Q:见到你的第一张照片是墓地的那张,误以为它的名字叫《默契的滋味》,觉得是挺有默契的,很幽默。

A:《默契的滋味》是这个系列的名字。那个墓地在英格兰的湖区,就以地点命名,叫《湖区》。它的地势很有意思,就特意去看。如果觉得有什么的话,是因为每个人都与死亡有关吧,有些人会赋予它含义。

Q:有一张照片是前景的一株植物正挡住后方的小岛,为什么是这样的构图?

A:当时是胳膊肘碰了一下照相机,它自己拍了一张,我并不知道。

Q:但你保留了它。

A:是的,它有趣,好玩。它的构图没有那么正经,它的透视关系不是那么严谨,这样的意外都是求之不得的。有,不必太兴奋,没有,不必太难过。

Q:听来不文艺。

A:别人问我是不是搞艺术的,我都说不是。我做的这个事情谁都可以干,只看他有没有这愿望把这事情做好。

Q:为什么不是在中国这样的社会里拍摄?不是更有戏剧性吗?

A:还是想保持距离吧。中国式交流是很累的,和西方非常不一样。

Q:《燕子》和《默契》的前言都是你写的吗,文字很好哦。

A:很长时间憋出来一点点,特别费劲。不过这两段文字说得不亏心,说的是实话,所以还算是满意。

Q: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A:现在在做什么,就接着做。比如 《燕子》这个系列,会继续。记录一个人,再多的图片都不为过。

猜你喜欢

价签默契环境
默契大挑战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爆笑心理学
智能售货架的前景分析
抢购猪肉
环境
电子价签助力新零售效率升级
走出幕后的女艺人:杰西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