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斯特:画画要先满足自己

2016-11-25莫兰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45期
关键词:林家林则徐斯特

莫兰

“除了画画,不可能做别的事了”

采访约在郭斯特工作室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她和助理一起出现,萝莉风的打扮,跟周围人形成鲜明对比。现在郭斯特的团队大约有30多人,除了负责她的作品,还签了别的漫画家,“牛头不对马嘴”就是其一。创作之余,监制和审核是她目前主要的工作,从画风到分镜、上色和最终的优化,都必须由她把关。

郭斯特早期的故事都比较励志和鸡汤,按照她的说法,自己缺什么就会传递什么,“我画画是先满足自己,再满足别人”,这点可以观照到她的经历,她的确很需要正能量。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买不起玩具,母亲就拿一大堆纸和笔回来,给郭斯特照着书上的插图临摹,由此培养了她对画画的兴趣。上小学后她才有机会接触日本动漫,家里没电视,就看漫画书,但也仅仅是爱好,直到大学才从素描、速写、色彩开始系统地学习美术。初三那年,郭斯特的父亲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家庭生计一时陷入窘境,难上加难,早早退休的母亲根本付不起她的学费,最后只能靠亲戚、老师的资助。在此境况下,郭斯特的“画家梦”也只能暂时搁置了。

毕业后郭斯特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福建的一家网游公司,从广告设计、动画小视频和网页设计的制作等各种杂活做到项目主美(主管一个小游戏的美术)。“IT公司的工作节奏非常快,挺累的,我没事也需要给自己打个鸡血,需要动力。”所以即使有了稳定的收入,郭斯特还是选择继续折腾,跟同事合伙开了家咖啡馆,也开始把画画重新拾起,“白天上班,晚上回去画,周六周日也画,没敢辞职,因为画画的收入不稳定”。签了出版合同后,郭斯特才从网游公司离职,开始做专职画家。

生活达到一定期望,少了很多负能量,郭斯特的画风也由治愈型变得逗比,总是把自己有趣的见闻画出来。去年七月,她受日本关西旅游局邀请到了奈良,闲暇之余跟朋友两人跑到奈良的春日大社,想进去参观。春日大社门前是一条笔直的路,两边有很多石灯笼,不远的台阶上坐着一个穿僧袍的老人。老人看到郭斯特和朋友在拍照,就指着石灯笼不停地比划,嘴里叽里咕噜地说着日文,“我们听不懂他说话,还以为他要卖东西给我们!”当时郭斯特心里立刻涌起一股中国游客惯有的警惕感——拒绝推销。没想到接下来老人直径走到石灯笼旁边,对她们比了个“耶”的手势,这下她明白了,“他的意思是透过石灯笼可以拍出大头贴的效果!”拍完后准备离开,老人又向她们招手,郭斯特心里咯噔一下,战战兢兢地走过去,“难道要收费?”接着老人从一个日式包裹里缓缓拿出一根很长的树枝,掰断了给她们一人一截,郭斯特凑近闻了闻,香气扑鼻而来。

“后来才知道日本有很多这样的老人,退休之后没事做就会来这里,很善良也很可爱。”回来后,一个小和尚和小狐狸的故事就在郭斯特笔下应运而生,对于“老和尚”变成了“小和尚”,她坦言只是因为老和尚太难画了。这篇名为《给我来个小和尚》的漫画,在微博首次发布的点赞数就超过了11万。

“林家人都没什么钱”

大部分人,包括郭斯特的一些死忠粉,都不知道她是林则徐的第七代直系后裔。对家族里的人,郭斯特也不算特别熟悉,“林则徐有三个儿子,所以家族特别庞大,每个支系都很多人。我属于他第三个儿子这一支”。小时候母亲告诉郭斯特她是林则徐的后代,她的第一反应是“林则徐是谁?”母亲解释后也还是一知半解,直到在小学课本上看到,才略微有些感知。“我妈会跟老师说我的身份,她挺在意的,但老师讲课时也没有特地拿我来举例子,可能因为我学习不是很好吧,哈哈。”郭斯特打趣地说道。

林家的大本营在福州,在那里成立了“林则徐基金会”,每年清明家族的人会聚集起来去扫墓,十年左右有一次大型的聚会,国外的、全国各地的林家人都会赶回来。他们有家族的微信群,定期会重新编一次家谱。关于家族往事,郭斯特偶尔会听父亲提起,无奈父亲去世太早,她的记忆也就零零散散。最让她记忆犹新的是叔公凌青,本名林墨卿,中国的第一代外交官,1980年后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四次任联合国安理会主席。一次外交晚宴,凌青带着郭斯特母女出席,那时郭斯特还很小,凌青就高高地把她举在头上,谁想到郭斯特不给面子的当场“失禁”,“我直接尿在了叔公头上……”说到这,郭斯特自己也哭笑不得。

尽管名声在外,但历代林家人好像都过得比较清苦,郭斯特的父亲也不例外。“我爸以前在北大修的是比较高科技的、类似制造火箭的专业,后来因为一腔热血地在俄文大教堂发表演讲,被打成反革命,发配到新疆劳改十年,这十年就全费了。”平反后,父亲回到福建三明的一所大学任教,过起了平平淡淡的生活。在郭斯特心里,父亲是真正淡泊名利的人,虽有文人的骨气,但并不是无理的傲慢,反而很随和,“他的经济条件不好,但生活态度很好,每天早上骑车,锻炼,很喜欢跟小孩玩。学校有评级加薪,他一定评得上,但就是不去参与,这些东西他无所谓,去世后学校才给他追加的教授”。

父亲不在后,姑婆姑公对郭斯特一直特别照顾,每年春节都请她来家里过。两人都是老共产党员,社会地位不低:姑婆是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姑公曾任福州市副市长。尽管如此,在郭斯特看来,姑婆姑公的生活很简单,家里非常朴素,感觉没什么钱。

“家族的人其实都受了很多苦,包括我爷爷奶奶——虽然我从没见过他们。现在听起来可能很像在说故事,但我们的家风真的就是‘不妄取一文。”说到这,郭斯特很认真地让记者记下林家的家训: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才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财做什么,愚而多才益增其过。很惊讶,她居然能一字一句地背出来,毕竟166年前就已经去世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对她来说确实过于遥远,但也说明了家族文化对林家世世代代人的影响之深。

问是否会把家族的故事当成漫画的素材,郭斯特表示暂时还不方便,“林则徐毕竟是个比较严肃的人物,他诞辰230周年的时候,我画了些单幅,毕竟他是真实存在的,不能乱篡改,而漫画是天马行空的。所以可能过些年再说吧”。

Q&A

Q:画画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一刻想放弃?

A:挫败感肯定是有的,但我从小到大都觉得自己一定是在这条路上的,不可能去做别的。一个是因为技能,再加上喜欢,这两者就没什么能替代了。

Q:介意别人一直提“林则徐后代”这个标签吗?

A:不会,粉丝很少有人知道,我也没说过,没特别避讳也没特别宣扬,因为是客观存在的。

Q:现在家里人会不会比较关注你?

A:会,而且他们对我有印象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我爸去世后我的学费很大一部分都是他们捐的。大学毕业后有一次家族聚会我去了,就有当面鞠躬感谢。我妈身体不好,吃劳保,很早就退休了,她自己的力量没法供我上大学的,所以这是我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

Q:作为二次元世界的一分子,怎么理解这个概念?

A:所有平面的东西都是二次元,包括文字,当它变成立体的,拿到生活中就是三次元,但现在我们更倾向说漫画画出来的、非三维世界的东西是二次元。

Q:怎么看最近二次元话题突然火起来?

A:二次元这几年突然被重视起来是因为00后和90后。80后其实也在看漫画,但因为家长说不行,这是闲书、课外书,不许看。我们80后当时有很大一部分人在生存线上挣扎,现在人有钱了也有比较安稳的生活,就开始追求精神层次的东西,但不是严肃文学,它可能是人处在比较低潮、需要鼓励的时候才出现。现在大家更倾向于轻松的、娱乐化的、让日常生活没那么枯燥的东西。加上00后和90后群体逐渐有了购买力,整个阅读的群体就发生了变化: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几年之内的人是最多的,再往后的人就会专注更现实的东西了,而80后都去结婚生子了,关注二次元就相对少了。

猜你喜欢

林家林则徐斯特
《林则徐》
林则徐禁烟
林家琪、李鸿禹作品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越努力越幸福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
林家立设计作品
有趣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