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料中的伏马毒素及其危害

2016-11-25隆雪明陈福华陈宇明杨彦宁周灿

湖南饲料 2016年4期
关键词:限量毒素毒性

隆雪明 陈福华 陈宇明 杨彦宁 周灿

(1.湖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2.长沙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饲料中的伏马毒素及其危害

隆雪明1陈福华1陈宇明2杨彦宁1周灿1

(1.湖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2.长沙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伏马毒素是玉米等饲料原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之一,能引起各种动物的不同程度毒害作用。本文主要对伏马毒素的污染情况及其对动物的危害等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加强伏马毒素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付马毒素;污染;危害

伏马毒素(Fumonisin,FB),又称烟曲霉毒素,是由串珠镰刀菌、层生镰刀菌和轮枝镰刀菌等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目前,已知的伏马毒素相关化合物多达15种,其中以伏马毒素B1(FB1)毒性最强,污染最普遍,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玉米、小麦、高粱、水稻等农作物中,是目前污染饲料的主要霉菌毒素之一。另外,国际癌症相关机构已经把FB1列为2B类致癌物质。本文主要就FB的污染情况及其对动物的危害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伏马毒素的污染情况

伏马毒素对饲料的污染情况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且饲料的污染主要是以玉米为原料的饲料。世界各地关于伏马菌素对玉米及其制品的污染情况报道较多,如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德国和法国等都有报道;而在东欧国家,如克罗地亚、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只有很少的关于伏马菌素的污染报道。我国也做了大量研究报道,魏铁松(2013)对我国2011年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南、河北和山东六省的玉米样品中FB1和FB2含量进行了检测,发现不同省份的玉米样品的FB含量存在差异,山东玉米中FB污染率最高,FB1污染率占了81.1%,FB2污染率占了67.9%。张鹏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检测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醇(zearalenone,ZEN)、T-2毒素、FB1的污染调查试验检测了来自全国17个省共270份饲料原料和300份畜禽饲料中ZEN、T-2、 FB1的含量,其中FB1的污染情况严重,超标率最高。2014年,程传民等采用试剂盒初筛和液相色谱验证对我国7大地区19个省(市),总计615个进行摸底调查,结果表明伏马毒素在泌乳期奶牛精料补充料和青年母猪配合饲料中超标较严重,超标率分别为20.0%和9.0%。在不同规模企业的饲料产品中,伏马毒素污染饲料产品差异较小,但不同地区差异较大,西南地区仔猪配合饲料超标率达到16.0%,而华南地区的仔猪配合料超标率为1.9%。

2 伏马毒素的危害

目前伏马毒素的毒性作用机理尚无定论,但其广泛的存在,对动物的危害无处不在,对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伏马毒素对猪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免疫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1989年,美国成千上万头猪因使用霉变玉米而死于肺水肿,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试验证明,霉变玉米中主要毒素成分是FB1。给猪饲喂被FB1染毒的饲料,当FB1浓度高于16mg/kg,饲喂4d~7d,猪就会患上致命性的肺水肿病。Smith等(2000)给猪静脉注射纯化的FB1,按1 mg/kg的剂量给药4 d,观察到猪左心室内压变化最大速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动脉血氧分压与动脉氧分压显著降低,并伴随平均肺动脉压、

氧提取率及血红蛋白浓度的升高,且第5天猪血浆和左心室SO和SA的浓度显著增高,影响猪心血管功能。Stoev等(2012)研究发现,给猪饲喂染有FB1的饲料,可改变肾脏血管的渗透性,并使肾脏有轻度到中度的退行性变化,表现为肾毒性。此外,Ramos等(2010)给猪饲喂含12 mg/kg FB1的饲料,猪出现了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近曲小管出现损伤。Cortinovis、Gbore、Egbunike等研究表明,FB1对公猪与母猪均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还可造成猪生殖系统的紊乱,如早产、流产、死胎和发情周期异常等。

伏马毒素对禽类的毒性主要是肾脏毒性、肝脏毒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aved T等用不同浓度的伏马毒素饲喂肉鸡连续14d,可以引起鸡腹腔积液、心包积液、肾脏苍白,肿胀出血、肝脏肿大,出血严重、喉头溃疡等病理变化,并且随着伏马毒素剂量的增加,各脏器的损伤越严重。Ogunladej T等研究表明,含量在15.2mg/kg以下的FB1不影响蛋鸡生长、产蛋能力及鸡蛋的营养价值。给7日龄雏鸡饲喂10mg/kg的FB1,连续38d,可观察到小鸡胸腺和脾脏的淋巴结呈病灶性坏死,淋巴细胞凋亡数量增加,说明FB1抑制淋巴细胞和上皮网状细胞的发育、分化和功能,并促使免疫器官的细胞凋亡。D.Tardieu等(2005)对FB1在鸭上的研究结果表明,7日龄开始向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FB1,直到77d,对鸭的采食量、增重均无影响,也无死亡发生。虽然检测发现,128mg/kg FB1日粮组中鸭肝脏和肾脏中SA浓度显著增加,但并未使鸭致死,解剖也未观察到器官病变症状。说明家禽对FB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在AFB1同时存在时,对肉鸡表现出严重的危害作用,其体重、抗体滴度均明显下降,肝脏组织结构也明显改变。

伏马毒素还可以影响马、兔、小鼠等动物的生产,大量研究表明伏马毒素可引起马脑白质软化症,肝脏及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在美国德克萨斯州,马因食用了霉变的玉米暴发了严重的马脑白质软化症。之后的回归试验证明,伏马毒素是引起马患脑白质软化症的主要致病因子。饲喂含FB1为31.5mg/kg的饲料会引起兔的急性中毒,血液中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酰转肽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导致肝脏和肾脏的损伤。老鼠饲喂含有串珠镰刀菌的饲料后出现肝癌。也显示对怀孕老鼠的胎儿有影响,引起体重减轻和胎儿骨骼发育迟缓。FB也会引起羊肝肾病变。

另外,伏马毒素还能与其它霉菌毒素有相加或协同的毒理作用,严重的影响动物的生产,虽然各种动物差异不一致,但在伏马菌素存在的情况下,动物更容易出现继发或并发感染,以及一些寄生虫病,从而导致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下降。影响经济效益。

3 各国对伏马毒素的限量标准

考虑到伏马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对玉米制品中的伏马毒素限量指标建立了标准。但目前国际上对于食品与饲料中伏马毒素的限量及检测方法尚无统一标准。瑞典规定人类食物中伏马毒素的限量为1 mg/kg,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发布了供人类食用的玉米和玉米产品伏马毒素的最高限量指导性公告,规定人类食用玉米中伏马毒素最高限量为2 mg/kg。FDA的畜牧医学中心(CVM)也发布了动物饲料中伏马毒素的最高限量指导性公告,规定其限量范围为1~50mg/kg。我国相关职能部门经过大量调查与研究,已颁布饲料中伏马毒素的检测标准,定量限位500ug/kg。而正在修订的《饲料卫生标准》中,饲料产品中伏马毒素最低限量为猪配合饲料中5 mg/kg,其他几种饲料产品限量值为20 mg/kg。这为我国有效控制伏马毒素,减少其带来的危害起到极其积极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伏马毒素毒性作用的发挥具有种属、性别的特异性,不同的动物对伏马毒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动物不同性别,对伏马毒素的敏感性也不相同,其毒性作用及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但我国相关部分已尽快建立相关标准,或即将出台相关卫生指标,这对我国有效控制饲料中伏马毒素的危害,减少养殖中带来的损失,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略)

猜你喜欢

限量毒素毒性
What Makes You Tired
一类具有毒素的非均匀chemostat模型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进展
为创造之心 开启无限视野凯迪拉克XT5周年庆版 限量呈现
严苛标准方能清洗校园“毒素”
Green Fade里约限量系列全球限量10万支
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对小鼠的毒性作用
PM2.5中煤烟聚集物最具毒性
GB 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