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母猪繁殖障碍调查与策略

2016-11-25伍维高许美解

湖南饲料 2016年4期
关键词:发情卵巢母猪

伍维高 许美解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湖南省母猪繁殖障碍调查与策略

伍维高 许美解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近年来,猪场频繁出现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论述了影响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疾病和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提高母猪繁殖的成功率,保障养殖户的利益。

繁殖障碍母猪策略

随着现代集约化养猪的发展,母猪繁殖障碍发病率有走高趋势。一般来说,每一头母猪一年产2~2.25胎,产18~22.5头断奶仔猪的指标是令人满意的。事实上,因繁殖障碍的影响一般的养殖场难以达到这个指标。最近,作者对湖南两个大型猪场的繁殖母猪群中的淘汰头数、原因及疾病进行了调查,并对主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病因和防治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讨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繁殖现状调查结果

本文对湖南两家大型猪场进行为期一年的繁殖障碍跟踪调查,通过对淘汰母猪进行解剖确定淘汰原因,对仔猪初生状况进行跟踪记录并分析。发现母猪繁殖障碍表现形式、在淘汰母猪中所占比例及如下:子宫炎(46%)>断奶后不发情(16%)>配种后不受胎(13%)>乳房炎(10%)>难产(6.8%)>持续性发情(5.6%)>其他(2.5%);仔猪的表现形式及比例如下:弱仔(5.54%)>死胎(4.88%)>畸形(3.33%)>木乃伊(0.47%)。

2.繁殖障碍原因分析

根据繁殖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出繁殖障碍原因与以下几方面关系密切。

病毒性病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危害最大的是: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非典型猪瘟、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子宫感染等几种病因。

2.1.1 猪细小病毒:该病主要影响初产母猪,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繁殖障碍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和死亡,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但母猪本身无明显的症状。

2.1.2 猪乙型脑炎:该病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以母猪流产、死胎和公猪睾丸炎为特征。临床表现为母猪分娩期正常或延产,死胎大小均匀,四肢有畸形,脑和脑软膜充血、水肿。

2.1.3 非典型猪瘟:该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造成免疫力下降。母猪怀孕前期感染主要表现为胚胎死亡和吸收,母猪产仔头数少或返情;母猪前感染不影响仔猪存活,但是影响仔猪后期发育,多为“僵猪”。

2.1.4 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

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母猪怀孕晚期流产,再次发情推迟或死胎弱胎数明显增加,所产仔猪表现为呼吸道症状。

2.1.5 子宫感染: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感染。常采用氧氟沙星、强力霉素来治疗子宫内膜炎。

2.2.1 卵巢发育不全:猪的正常卵巢重量为5克左右,发育不全的在3克以下,原因是脑垂体机能障碍,卵巢对性腺激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

2.2.2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猪卵巢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一侧或两侧卵巢均可发生,有的囊泡直径可达5厘米以上,这样的囊泡有达几十个以上,有的重量达500克以上。有些妊娠母猪也有1~2个囊肿。卵泡的生长、发育、成熟及取决于垂体的FSH和LH平衡作用。特别是在排卵上FSH和LH两者间的平衡尤其重要。如果没有达到平衡,LH量减少,则不发生排卵,卵泡里逐渐积留许多的泡液,使卵泡增大。许多囊肿卵泡直径达14毫米以上。

2.2.3 持久黄体和卵泡发育障碍等因素

主要由卵巢发育不全、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卵泡发育障碍等因素引起。

2.3.1 能量

能量是机体的第一营养需要,其对繁殖的影响可发生在任何阶段。在生长阶段,低能量水平将推迟性成熟;母猪在配种后24~48小时内的高水平饲喂可降低胚胎的成活率,母猪在妊娠后期低能量饲养将使仔猪初生重降低,并延迟产后发情。

2.3.2 蛋白质和氨基酸

蛋白质是种猪繁殖的必须营养物质。蛋白质不足,青年猪生殖器官生长发育受阻,青年母猪的卵巢和子宫幼稚型,初情期和性成熟推迟。妊娠期母猪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摄入量不足导致分娩时体蛋白的储备不足,从而在泌乳期间体蛋白严重损耗,导致断奶后出现延迟发情、配种妊娠率降低等繁殖障碍。

2.3.3 矿物质元素

钙和磷为子宫内胎儿发育和母猪骨骼坚固性所必须,妊娠后期钙摄入量较低影响下一个泌乳期泌乳量。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失调可造成哺乳母猪吸收钙、磷不足而发生后肢瘫痪甚至影响生殖机能。

大多为遗传性因素,在母体内发育不良,多表现为生殖器官畸形或者发育不全,主要有输卵管阻塞或有盲端、子宫残缺、宫颈闭锁以及阴瓣发育过度等,妨碍精子和卵子的正常运行,阻碍精卵结合。

3.防控措施与策略

3.1.1 加大监测力度,提高监测水平

定期进行病毒性繁殖障碍性疫病免疫抗体水平检测,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是预防和控制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猪场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种类和流行特征、猪场的生产特点、猪的日龄、各种疫苗的特性、母源和苗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合理制定预防接种次数、剂量、时间间隔等,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免疫程序。

3.1.2 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对猪体、猪舍和物体表面和猪舍周围环境定期进行消毒。消毒前必须先进行清扫清洗,消毒效果才会较好,尤其要注意卫生死角和食槽、堆放物等易忽略地方的消毒。选用消毒药物时,应选用高效低毒、广谱、作用时间长、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及时更换种类。

对于机能性繁殖障碍,可采用中药治疗,如益母草、淫羊藿、阳起石、菟丝子、党参、当归、熟地、黄芪、甘草等药物配伍,促进机体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滋阴生血、平衡阴阳、温经养宫,对机能性繁殖障碍有一定疗效;此类疾病还可采用激素治疗法:可通过促黄体素、前列腺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马血清等激素进行对症治疗,该类激素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下丘脑-垂体-

性腺轴,调节繁殖性能。以久不发情为例,中药治疗方案:淫羊藿、益母草、阳起石各6g,当归、香附各5g,菟丝子3g,煎汤灌服,每天1次,连用2~3剂。激素治疗方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IU,用法为一次肌肉注射,间隔1~2天再用1次。健康孕马血清或全血10~15mL,用法为一次皮下注射,次日或隔日再注射1次。再如卵巢囊肿,可以使用促黄体制剂卵巢囊肿的治疗,如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或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等,引起黄体退化。用LHRH 100~300微克,一次肌肉注射,并通过直肠检查判断卵巢的反应性,反复使用2~4次。从治疗到呈现发情约22天,再者用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APC)肌肉注射,也能获得良好的受胎效果;黄体酮40毫克肌注也有效果。

营养的范畴较为宽广,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因素。饲料原料的好坏对饲料品质的影响很大,从而影响猪的健康生长,要从源头上保障饲料安全,对饲料原料及产品要进行严格的品质监控。饲料的营养要均衡,并且应分阶段配料,不能只使用一种全价料。如母猪在空怀期要提高能量饲料的比例,怀孕前期忌高能高蛋白饲料等。猪的每个阶段的营养需求不同,因此要按其需要进行供给。总之,均衡营养是保证繁殖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加强选育工作,选择抵抗力强、乳头多、体型好、繁殖力强的母猪。淘汰有先天性障碍和机能性繁殖障碍的母猪,即选择优质健康的母猪做后备母猪。

温度、湿度、光照、噪音、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造成猪的繁殖障碍,科学合理的制定饲养管理流程,将种猪尤其是母猪的饲养管理分成阶段性的管理,根据其每个阶段的情况给予相应的管理措施。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发情卵巢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保养卵巢吃这些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母牛发情的鉴定方法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母驴配种注意啥
养羊何时配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