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发酵床技术在猪生产上的应用

2016-11-25曹蓉

湖南饲料 2016年4期
关键词:氨气养猪猪群

曹蓉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浅谈发酵床技术在猪生产上的应用

曹蓉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发酵床具有减少环境污染、省工、省药、省料、节水和节能等优点,本文在简单介绍发酵床原理的基础上,着重总结了发酵床养猪的优势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推动发酵床技术应用于养猪业提供参考。

发酵床;猪;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猪肉制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国养猪业呈现出不断发展壮大的态势,但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给猪场内外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传统水泥地面的集约化生产模式下,猪场粪便和污水集中排放给养殖区及其周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猪场粪污处理不彻底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实现循环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发酵床养猪具有不需要对猪粪进行冲洗,不会排放大量的粪污,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且具有省工、省药、省料、节水和节能等优点,这种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和微生物处理技术在我国各地养猪业中得以充分利用。因此,本文在简单介绍发酵床原理的基础上,着重总结了发酵床养猪的优势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推动发酵床技术应用于养猪业提供参考。

1 发酵床的原理

发酵床养猪技术主要是利用人工配制的垫料中的微生物将猪群产生的粪便和尿水消化和降解,从而减少粪污和有害气体排放,以达到改善猪舍内外环境的作用。发酵床的基本原理是对自然界的多种有益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进行筛选、培养、扩繁后建立有益微生物群,然后根据微生物正常繁殖的营养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微生物、木屑以及一定量的辅助材料和活性剂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然后,将这种有机垫料填入经过科学设计的猪舍里,在上面加盖聚乙烯塑料发酵一定时间后即可放入猪群投入使用。发酵床养猪不仅解决了粪污问题,大量繁殖生长的微生物也为猪群提高了一定量的菌体蛋白质,从而减少精饲料的供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养殖成本,而猪群生长在有益菌群占绝对优势的环境中,对猪群肠道内的菌群结构也起到改善作用,有利于猪群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和改善机体免疫。

2 发酵床养猪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研究表明,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发酵床养猪模式可有效增加猪群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改善猪肉品质、增加养殖收益。刘让等研究表明,与常规养殖模式相比,小猪和大猪的实验组日增重分别提高4.52%、16.73%,料重比分别降低3.16%、

7.43%,总体分析采用发酵床饲养育肥猪每头可多获利126.24元。王小红等比较了发酵床和常规养殖模式下饲养育肥猪的效果,结果表明:发酵床养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7.93%、料重比降低14.73%,且肉色、失水率、滴水损失、肌内脂肪等肉品质指标均高于常规养殖模式组,表明相对于水泥地面养猪,发酵床养猪有利于提高猪群生长性能和肉品质。何世山等研究表明,与常规养殖模式相比,发酵床模式猪胴体品质中的背膘厚和脂肪率极显著降低,肉色中的亮度值L*显著增高,且猪肌肉嫩度及烹调后的香味、嫩度、多汁性和肉汤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常规模式,未见发酵床养猪对猪肉的风味和口感有不利影响。夏新山等研究表明,发酵床养猪模式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末重,降低料重比,可使猪群呼吸道、消化道的发病大幅下降,可有效节水、节工和节料,且采用发酵床饲养育肥猪,每头猪可多获利111.9元。但是,炎热的夏季却使得发酵床养猪模式次于传统养殖模式,王学敏等研究表明,夏季发酵床育肥猪舍室内日平均温度波动幅度较大,而普通育肥猪舍的波动幅度却较小,且发酵床育肥舍在夏季中午高温时舍内日平均温度高于普通育肥舍内日平均温度,这将不利于育肥猪采食和生长,且容易导致猪群热应激;此外韩艳云等研究表明,与改进水泥地面模式相比,夏季发酵床模式保育猪日增重降低14.6%、料重比增加11.7%,因此建议南方地区发酵床只用于夏季以外季节的保育猪饲养。

3 发酵床技术在猪生产上的应用

发酵床在微生物发酵后释放大量的热量供猪群在夏季以外的季节取暖,减少饲料的热损耗,降低猪舍冬季的取暖费用,此外微生物快速的将猪粪尿中的有机物分解,有效的降低了释放至空气中的NH3和H2S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明显改善猪舍内环境和减弱环境污染。盛清凯等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水泥地面养殖模式相比,发酵床养猪模式可显著提高猪舍温度,极显著降低猪舍氨气和悬浮颗粒浓度,而对相对湿度无显著影响。张爽等研究表明,冬季北方发酵床猪舍内环境温度17.36℃,湿度相对较高,能满足猪群的生长要求,氨气浓度为10.71mg/m3,二氧化碳浓度为0.13%,二者含量均在卫生学范围内,不会对猪生产性能产生不利作用。章红兵等研究表明,与常规水泥地面饲养模式相比,发酵床养殖模式可显著升高猪舍温度,显著降低猪舍空气中PM10浓度,氨气和H2S的浓度显著降低,说明发酵床饲养方式能改善猪舍内环境。段淇斌等研究表明,生物发酵床技术组冬季猪舍环境温度显著高于普通水泥地面饲养组,猪舍内氨气平均浓度在各季节均低于对照组,夏季氨气和H2S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从而为猪的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李蕴玉等研究表明,秋季发酵床猪舍内气流速度显著增加,氨气浓度显著降低51.54%,细菌数减少了23.50%,舍内无臭味,少苍蝇,表面简易发酵床猪舍内的环境优于传统水泥地面猪舍的环境。林莉莉等研究表明,发酵床养猪猪舍与传统猪舍相比,环境中和猪体表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均较少,发酵床养猪清洁卫生,为猪群提供了较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猪的生产安全性。郭焱芳研究表明,发酵床养猪模式可有效降低猪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发酵床猪舍中H2S浓度小于0.5mg/m3,复合畜禽环境质量标准,氨气浓度比传统模式猪舍显著降低83.33%,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降低55.23%。

发酵床养殖模式饲养仔猪可明显改善仔猪的健康指数,增强免疫能力,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等。唐建阳等研究表明,与传统养殖相比,在微生物发酵床仔猪探究行为发生概率和持续时间明显增加,分别增加了28.62%和12.21%;争斗行为发生概率和持续时间比例明显减少,分别减少49.83%和91.26%,仔猪的健康指数极显著增高,为245.12;表明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下,仔猪生长更为健康。卓智龙等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采用发酵床养殖模式显著提高了仔猪的生长性能,平均日增重提高8.27%、料重比降低5.71%,显著提高血液IgM、IgG水平,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和发病率,此外还提高了仔猪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降低了大肠杆菌

的数量。郭彤等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床养猪模式日增重显著增加,饲料增重比和腹泻率显著降低,盲肠和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升高。许越等研究表明,与水泥地面猪舍相比,发酵床饲养断奶仔猪极显著降低仔猪死淘率、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试验期内发酵床猪舍仔猪皮肤光亮,食欲、精神、粪便正常,未出现寒冷扎堆等现象,说明发酵床可减少仔猪疾病和应激。冯幼等研究表明,与高床组相比,发酵床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增高,腹泻率显著降低,在7:00时的舍内氨气浓度显著降低;在第15和29天时,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血糖含量在不同时间点均显著降低。盛清凯等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水泥地面养殖模式相比,发酵床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显著增高,血清中IgA、IgG浓度显著增加,而IgM浓度无明显变化。

发酵床养殖模式饲养生长育肥猪可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明显改善胴体品质和猪肉品质,增强机体免疫力。贾金生等研究表明,与常规养殖模式相比,发酵床养猪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平均日增重5.7%,料重比显著降低4.4%,提高了育肥猪的屠宰率、胴体瘦肉率和眼肌厚度,降低了背膘厚,显著提高系水力1.35%、肉色评分提高18.36%,且宰后45min和24h的pH值也均有增加。胡志刚等研究表明,发酵床饲养生猪育肥猪显著降低腹泻率57.2%、发病率显著降低60.1%,且胴体在斜长、背膘厚、6~7肋骨背膘厚、皮厚、眼肌面积、瘦肉率方面优于传动猪舍饲养的猪只,显著增加猪肉的嫩度,并且肉色和肌内脂肪含量也有明显改善。吴买生等研究表明,与传统水泥地面猪舍相比发酵床饲养育肥猪可明显增加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每头育肥猪饲养成本降低20.7元(按增重90kg计),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分别提高21.5%、3.04%,显著提高肌肉中粗脂肪含量15.12%、精氨酸含量12.58%,且发酵床养猪不会造成肌肉中铜、铅、砷、汞、铬的残留超标。王诚等研究表明,与水泥地面猪舍相比,发酵床饲养育肥猪可显著提高日增重5.26%、降低料肉比2.57%;猪肉失水率降低17.30%,大理石纹评分提高7.35%,可以明显改善猪肉品质;提高血清中IgA、IgG含量,而对IgM含量无影响。谢红兵等研究表明,与传统水泥地饲养相比,发酵床饲养生长育肥猪可显著提高日增重14.53%、降低料重比2.11%,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13.86%、丙氨酸转氨酶活性降低5.81%、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12.8%、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1.95%和18.6%、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9.97%。邵颖等研究表明,土著发酵床可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土著发酵床具有一定提高商品猪日增重的效果,并可显著降低料重比,显著增加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含量。路振香等研究表明,与传统饲养模式相比,发酵床养猪可明显提高育肥猪饲料利用率、日增重、肠道内乳酸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数量,且肠道内未见有沙门菌,表明发酵床有利于猪的生长和发育,其环保性和经济性都高于传统饲养模式。周玉刚等研究表明,发酵床养猪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和尿素含量显著降低。章红兵等研究表明,发酵床养猪可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6.76%、降低料重比5.13%,血清中IgA、IgG含量显著提高,而IgM含量无显著变化,且猪肉肉质感官和部分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标准。秦枫等研究表明,发酵床养猪可显著提高猪脾脏、胰腺重量且脾脏重量/总体重也显著增加,在育肥前期,血清中IgA、IgG、IgM含量显著高于传统水泥地面饲养模式。

4 小结

综上所述,发酵床养猪可明显改善猪舍内外环境,提高仔猪的健康指数,增强免疫能力,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明显改善胴体品质和猪肉品质,增强机体免疫力。但也存在夏季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发热增加猪舍热负荷,内环境非常不利于猪的健康成长,明显影响猪群生产性能,需对其进行改善。

(略)

猜你喜欢

氨气养猪猪群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养猪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丝兰属植物提取物降低养鸡场氨气排放的试验
猪群亚健康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