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的《建筑施工组织》教学设计

2016-11-25王彦君

武昌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施工组织内化开发

王彦君

摘 要:本文依据“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基于任务驱动理念重新设计了《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方法,为有效实施“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施工组织;“开发·内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是集施工技术与管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性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工程施工的组织管理能力,掌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基本方法,这也是建筑行业对工程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学生施工组织计划与管理的实践应用能力,即如何有效地进行施工组织课程的教学,是所有从事该项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我校“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对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探。

1 “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素质理论认为,素质是以先天遗传的潜质为基础,必须经过后天的开发与发展才得以形成,而“开发·内化·创新”则是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途径。素质内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学生主体性,素质内化的过程发生在学生主体内部,学生通过听、看、触、做、想,包括感觉、体验、体会等,把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融入自我,变成“忘掉后剩下的东西”,才会形成被“内化了的素质”。

因此,在“开发·内化·创新”教学中,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和成功素质的抢手人才为目的,通过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开发学生的优势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接受知识,最大限度的为学生自主内化创造条件。

2 教学设计原则、要领

本课程根据既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的本质要求,以工程案例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围绕高质量的教学目标,构建任务驱动型的专业课程体系,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成学生的内化,全面提高职业素质,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

2.1 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依据教学目标,通过深入分析课程各部分内容,删繁就简,设计出既符合教学对象特点,又满足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设定工程项目实例,以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为核心要求,共设计六项典型教学任务(如表1所示)和一项课程设计实训任务。

通过学习六项教学任务,在学生掌握传统编制文件的方法上,结合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各种主流工具软件(如PROJECT、广联达、斯维尔等),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编制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图等施工组织文件。

实训任务即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学完六项教学任务后,根据实训任务书的要求,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主,编制一份完整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通过独立收集资料、集中讨论、教师辅导答疑等方式,由学生相对独立地完成,以此使理论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并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在六项教学任务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技能的实训任务,可以保证学生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为满足今后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奠定基础。

2.2 教学手段设计

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

(1)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程教学时制作条理清晰、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和消化重难点内容,增强认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资源电子化。利用学生班级的qq群,建立课程电子资源共享包,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首先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课程导学案、学习图片与视频、习题库、实训指导任务书、施工组织设计实例、相关标准规范等上传到共享包,形成施工组织课程的公共资源库,方便学生利用手机随时查看学习。同时,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学习该课程的系列参考书目,推荐相关网站,并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广泛收集有关本课程的学习资料和前沿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

(3)大课堂教学。由于施工组织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学场地不应仅限于教室,应将校内外实习基地、项目施工现场乃至整个社会都融为一个“大课堂”,有计划的安排学生深入现场实践学习,增强感性认识,使理论与实践“零距离”,也可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教学方法设计

“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在涉及到要点知识的具体环节,可以教师讲授为主,更多的应以激发学生为主,引入多种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施工组织课程的特点,结合“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的要求,本课程实际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分组竞赛法、例题引导法、学生授课法等,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开发促成学生专业素质的内化,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团队合作等非专业素质,这才是“开发·内化·创新”教学的本质要求。

2.4 课堂教学模块设计

“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要求的是素质教育,必须真正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开发促成学生的内化,得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五大成功素质。

(1)布置“三习题”。每次授课结束时,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布置复习题、练习题、预习题。复习题和练习题针对当次教学的核心内容,侧重于各知识点的理解、思考和运用;预习题则针对下次授课内容,侧重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预习新知,对重难点知识提前熟悉。

(2)课堂检验。授课过程中针对前次布置的三习题进行检验,一般采用提问、练习、测验、分组讨论等方式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此来把握当次授课内容的深浅和难易程度。

(3)精讲提升。结合课堂检验结果,要求教师对当次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重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力求做到课堂生动,深入浅出。此外,授课内容也与当前学科技术的前沿发展相结合,适时介绍国内外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等,一方面能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能培养其深入探索的兴趣。

(4)学生提问。要求学生对每次授课内容向教师进行提问,借此让学生对当次授课内容进行强制性地思考、总结,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与反馈,教师在答疑解惑时应注重引导、启发和知识的推进,最终促进学生的自我释疑。

3 结语

“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模式是从内化教育观出发,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施工组织课程中采用“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将施工组织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可以实现学生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岗位上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与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 曹辉等.“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行动导向教学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2(35).

[3] 张召冉等.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建筑,2012(14).

[4] 邓伟.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之我见[J].现代交际,2011(12).

猜你喜欢

施工组织内化开发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既有线提速改造铺架施工组织研究
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浅谈铁路信号信停与信号电路导通施工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