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教养内容分析
2016-11-25蓓李
杨 蓓李 涛
儿童情绪教养内容分析
杨 蓓1李 涛2
【摘 要】儿童的情绪障碍会带来许多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的发展。本文提出从情绪认知、情绪理解、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为儿童良好情绪的培养提供依据。
【关键词】儿童 情绪教养
美国应用效果良好的情绪教养方案课程——PATHS(促进选择性思维的策略)课程,其教育的内容具体包括:自我意识,个人决策,情感控制,压力处理,学会移情,个人责任,冲突解决。另一个被广泛应用的社会—情绪学习模型提出情绪教养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个体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合理决策,交往技巧。
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中国儿童教育发展的现状,本文认为在我国实施儿童情绪教养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情绪认知
情绪知识的建构是儿童期的重要发展任务,只有认识和了解各种情绪才有可能自主调控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儿童的情绪认知包括各种情绪情感的了解和情绪情感表达方法的掌握。
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儿童学习认识人类的各种情绪,特别是要使儿童对一些过激情绪有初步认识和看法。
其次,情绪情感表达方法的学习。情绪情感表达方法是指个体在什么情境下,对谁、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的具体方法。它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相对于个体而言,需要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学习了解并掌握。
情绪情感表达方法的掌握对儿童来说非常重要,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情绪情感表达方法对人们情绪表达行为的调节提出了外显的社会化的要求。第二,情绪情感表达方法的掌握是对表情知识、情景理解和情绪观点采择的整合。第三,情绪情感表达方法是基于一种人际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个体的情绪情感体验从属于是否关注到成人或其他同伴的情绪反应,情绪情感表达方法的掌握要求儿童根据人际目标调节自己的情绪表达。
二、情绪理解
儿童情绪教养中的情绪理解包括对自己的情绪理解和对他人的情绪理解两个方面。
自我情绪理解就是能确认和辨识自己的情绪状态。在自我情绪理解的基础上,个体的自我意识才能发展,才能准确评价个体感觉、兴趣、价值和力量的能力;学习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情感,能够分辨引发强烈情绪的来源;接受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状态;找到处理恐惧、焦虑、悲伤的方法,处理关于自我的消极信息。
对他人的情绪理解包含理解他人的感觉,共情,欣赏他人与自己的相同,包容不同。人际互动中,儿童需要不断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在这种理解过程中情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达至关重要的相互作用的个人信息。不但要理解儿童周围成人及其同伴的情感和关注的问题,还要认识到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观点,要包容他人。
三、情绪调节
儿童情绪情感调节的第一个阶段是亲密教养者指导的情绪情感调节,在此阶段,儿童主要依靠亲密教养者提供的支持性策略进行个体的情绪情感调节。亲密教养者越提供直接的支持,儿童的调节情绪能力发展就越快。到出生后的第二年,儿童的情绪情感调节发展为在周围成人指导下的自我调节,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儿童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完善,到学龄前期,儿童已逐渐能独立运用各种情绪情感的调节方法。儿童情绪情感调节独立性的发展还表现在从利用成人或同伴的外部支持帮助到逐渐依靠自己的内部情绪资源进行调节,亲密教养者只是为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随着儿童认知的逐渐发展,儿童情绪情感的自我管理、自我调整、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的能力必然会不断增强。
四、人际交往
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完善不能脱离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及社会环境而孤立进行,只有在与人与物的互动中才能构架起一个具有生命特质的学习系统。
孩子是一个具有社会性需要的人,要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促进积极和有效的与其他人交往的技巧,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这一阶段交往技巧是很重要的,包括积极主动找别人玩,发起和保持对话,合作,倾听,轮流,寻求帮助,练习交友技巧:例如加入其他孩子或小群体,表达欣赏,协商,反击,解决冲突。儿童渴望获得高质量的亲子活动时间,亲子阅读及游戏是亲子交往的重要渠道,它为儿童认知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为儿童社会性发展构架了全面的路径,高质量的陪伴让父母和孩子增进了感情,形成了亲密的依恋关系,极大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通过与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成员互动交流、分享,学习他人和理解他人的情绪以及应对情绪的方法。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以平等的态度与成人沟通,学会适当的方法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互助,在努力协调各种关系的基础上努力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徐琴美,鞠晓辉.儿童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5):94~100.
[2]陆芳,陈国鹏.儿童情绪调节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5):928~929.
作者单位:(1.西安文理学院;2.西安石油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幼儿社会化家园合作模式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JK1102)。
作者简介:杨蓓(1968-),女,河北巨鹿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方向;李涛(1968-),女,陕西白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