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策略
2016-11-25吉林大学边江葛晓野
文/吉林大学 边江 葛晓野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策略
文/吉林大学边江 葛晓野
本文在讨论中国高校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高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并结合中国高校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的策略。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相对于建国初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落后于高等学校的发展速度,并且仍旧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高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内部十分复杂,管理任务与事务众多,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是建设有社会影响力的高校、实现向社会输出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现实情况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四十九条明文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2000年,教育部选择了5所高校先期开展职员制度试点工作。从上个世纪末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开始到如今,各个试点高校梳理了人员关系,简化了管理结构,使行政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得到了明显的推进,管理人员的服务与进取意识显著提高。
尽管各试点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是与最初的预期目标相比,依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有些高校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统一的晋升标准,现行标准可操作性较弱;有些高校忽略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价值,致使大学教师的工资待遇明显高于行政管理人员;有些高校不够重视管理人员的考核,缺乏完善的工作业绩评估。
以上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如下。许多高校管理人员依然处在传统的“双肩挑”状态,行政管理与教学两手抓,所以不可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行政管理工作上,并且在某些评优评奖、职称评定等方面,做不到完全的公平,进而影响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行政管理队伍中,依旧存在“官本位”的价值观,不但与科学发展观相背离,而且与以人为本相对立。
三、国外高校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简述
现如今,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经意识到高校管理人员的作用,并且开展了相应的培训工作。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法律手段来加强和保证高校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进行。
美国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机构诸如美国公立大学及学院协会(AASCU)、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全美教育协会(ACE)。其中,哈佛大学设计了校长研讨会、新校长研讨班,前者专门面向大学校长,后者面向中层管理人员。与此同时,哈佛大学还设计了一系列培训项目,例如MDP(管理技能发展培训)、MLE(教育管理与领导能力培训)等项目,这些项目帮助学院的各个中层管理者(院长、系主任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学会思考自身职责之外别的工作领域的其他实用问题,增强全局战略决策能力,同时掌握作为一个高校管理人员的全面的、必要的技能,以更好地进行管理决策。
英国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机构是国家校长培训学院(简称NCSL,即the 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该学院培训的最大的特色是其连续性,即在校长的专业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培训内容。在领导层次方面,无论是校长、副校长,还是中层领导,都有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在管理人员的工作年限方面,无论各层管理人员任职的年限长短,都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一般来讲,英国方面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比较重视实用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澳大利亚方面,由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为其国内的高校提供各种培训。该委员会为高等学校的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了相应的培训,培训主题大致包括高层领导未来扮演的角色、高校战略方向与计划、领导的价值与如何领导的方法等方面的主题。
日本方面,以日本国立大学为例,由日本的文部省负责举办对学校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针对的管理人员包括校长、课长、事务长、课长(事务长)助理。
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我国高等院校行政管理的效率,使各高校在各个方面积极发展,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建设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一)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管中国相关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了高校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但是具体实施方案并不明确。因此,进行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建设,首先需要国家的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这是在宏观层面上促进职业化建设进程的首要条件。
(二)高校内部成立管理人员教育监察部门。所谓教育监察部门,其职责自然分为教育与监察。该部门需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层面上灌输正当的观念。另外,该部门需要在平时严格监察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视情节的轻重,有权对管理人员进行处罚。
(三)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实用的管理人员培训制度。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建立了完善、系统、实用的管理人员培训制度,这是这些国家能够在高等教育方面跻身于世界前沿的一个不可替代的现实原因。因此,建立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管理人员培训制度是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借鉴以上四个国家培训制度的长处,我国高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建立如下,首先对管理人员的层次进行分类,然后,培训人员首先配合教育监察部门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各层领导的公共基础课,然后根据领导的层次,分别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四)高校制定系统的考核、评估与晋升标准,并建立合理的工资制度。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以后,需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的考核与评估,并且根据结果进行晋升工作,与此同时,制定与考核评估结果挂钩的工资制度,加强管理人员之间的竞争意识,使管理工作更高效率的进行。
[1]葛晓琴.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0(12).
[2]左彦鹏.析国外高校管理人员的培训[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3]臧莉娟,赵敏.论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及其推进策略[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