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素养新内涵及提升途径:模拟社会企业实训

2016-11-25田松梅

长江丛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提升途径职业素养

田松梅



职业素养新内涵及提升途径:模拟社会企业实训

田松梅

【摘 要】职业素养提升是高职院校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任务,调查显示现在的高职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客观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结语了职业素养要求三个层次的前提下,可以借助虚拟社会企业环境实训课程,通过实训机制设计,实现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职业素养 模拟社会企业实训 提升途径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讲话,进一步都提到了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李克强总理在会议讲话中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在最新的国家发展纲要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国家、社会和企业的新要求,职业素养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何构建和设计职业素养培养途径,保障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提升,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以高职院校商贸技术类专业模拟社会企业实训过程中对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为基础,归纳结语了职业素养的新内涵,探索了在实训过程中实现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机制和培养策略。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客观存在一些问题,目前仍达不到企业对高素养人才的需求。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情况,我们对200名高职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存在的问题包括,有迟到早退、未经同意而旷勤、言行不规范、说脏话、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处理问题时缺乏条理、沟通交流能力欠缺、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做事不专注、倾听不认真、注意力不能集中、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敬业精神不足、散漫懈怠、缺乏团队意识、工作时缺少计划等。其中,学生认为自己最欠缺的职业素养分别为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就职业教育来讲,三个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缺一不可。因此,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已成为高职院校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和目标。

二、现代职业素养的新内涵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结语了学生出现的职业素养方面的种种问题,以及了解了企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根据教育的层次和职业发展的规律,我们发现职业素养的内涵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有着从初级到高级的分布特征,可以将职业素养的新内涵结语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职业习惯与职业技能,第二层次:职业态度与职业意识,第三层次:职业精神与职业创新。这三个职业素养的层次对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是呈递增态势的,它们对学生的前途支持分别是:就业、发展和创业。

(一)最初级的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习惯与职业技能

第一层次的职业素养是职业习惯与职业技能。它是最基本的岗位要求和工作的基本形象要求。那么,就职业习惯来讲,其内涵主要包括提前到岗、按时下班、着装得体、发型自然、面容整洁、讲究卫生、物品规整、走路轻声、坐姿标准、规范言行等。职业技能主要包括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其衡量尺度一般遵从国家制定的相关职业标准。具备这一层次的职业素养,是学生进入社会从事岗位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日后工作的基本保障。因此,应将这一层次的职业素养教育列在首位,彻底解决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因为这一层次职业素养的缺失而丧失工作的可能。

(二)第二个层次的职业素养是指职业态度与职业意识

第二层次的职业素养是职业态度与职业意识。它是指在职场上能够适应职场要求和融入职场环境的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拼搏上进、宽容待人、尊敬同事、能够比较好地与人沟通,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较好的相互协作,能够不断的自我学习,具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下级的执行能力。目前人才市场优胜劣汰,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学生是否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和与人交往,实现全面发展,决定了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动力,具备这一层次的职业素养从某种角度决定着一名普通的员工是否在单位得到赏识,被提拔晋升,迈向更高的职业台阶。

(三)第三个层次的职业素养是指职业精神与职业创新

职业精神是高素质职业人才表现出来的活力,职业创新是人才创业的前提。同时,创新也是企业的新鲜血液,企业离不开创新,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企业员工的职业创新是保证企业能够生机勃勃,不断进取,持久发展的能量。职业创新的内涵主要包括:发现新问题或存在的缺陷以及解决的途径和方向,发现并采用解决问题的新方式,开发全新的需求和设想,实现新事物的设计和创造,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以适应创新的各种要求。具备这一层次的职业素养可使人才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的引领者和新趋势的创造者,实现职业发展的新高度,甚至能够把握创业的机会,从而实现更高的人生和社会价值。

三、实现职业素养的提升途径—借助模拟社会企业实训

借助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我们提供了一个近乎真实的工作情境,构建了企业,市场和社会环境,模拟了制造类企业、商贸类企业、税务局、社保局、银行、广告会展公司和市场开发公司,以及相互的关系网及业务往来,让学生体验真实工作和社会贸易环境,感受来自企业的职业要求。我们通过正确定位职业素养的三个层次,并依据它们的特点设计实训机制和培养策略,发挥教育的作用,促使学生提升职业素养,逐步形成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助力。

(一)科学、规范、具体的实训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实训管理制度是学生实训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备了准确、齐全、统一、具体的特点,它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相互矛盾。它告诉学生应当做什么,应当如何去做,对全体学生都有严格的约束力。比如说员工考勤、单据填写与分类管理、物品摆放、仪容仪表、会议管理、和配套的员工表现奖惩加减分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便于指导学生形成具体的职业行为,保证学生按照规范进行日常工作,完成岗位任务。

(二)多方位多角度考核评价体系促进职业素养的形成

实训考核评价体系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保证,只有具备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职业素养的塑造标准和努力方向。考核评价体系包括考勤统计、仪容仪表及物品摆放的检查结果汇总,企业拓展活动及企业间利润评比得分、员工奖惩加分减分、总经理评价、教师评价、单据填写、实习记录卡填写、演讲等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员工奖惩加减分是对于学生的加分行为和违规减分行为具体扣分标准做了详细的规定并予以告知,由人力资源部经理负责在规定的加减分记录表上进行记录,将记录结果进行合计计入总成绩。学生最后的总评成绩由各项成绩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进行计算获得,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成绩趋于公平,完全由学生在实训中的整体表现来决定。通过以上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督促学生获得职业素养的一个普遍提升。

(三)强调基本的语言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职业形象

基本的语言行为规范可以以小见大,形成良好的职业形象。因为规定具体,学生有章可循,因此容易做到,在实训中较易养成和保持下去,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这些基本的语言行为规范包括,向老师提问题时的自我介绍、表达和感谢方式,单据在桌面的布局、个人物品的摆放位置、员工牌的佩戴和放置位置、离岗时显示器、鼠标、办公椅的摆放等。

(四)两轮实训一轮实习,逐步实现职业素养养成

两轮实训安排时间各是学生入学初第一学期和二年级第四学期,两轮实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第一轮实训中,让学生了解并遵守职业素养的相关要求,这是掌握阶段。初次接触职业素养要求,学生会有“刻意,不自然”的感受,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第二轮实训中,让学生继续遵守职业素养要求,这是巩固阶段,学生第二次进行实训,对职业素养要求会感觉比较自然,遵守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了。第五学期,学生就要离开学校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是第三步,也就是应用阶段,学生将实训中养成的职业素养会“不经意,很自然”的应用和检验到实际工作中去,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逐渐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三步走的职业素养养成安排进一步保证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实现了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五)学生在实训中不断探索努力完成所承担的工作

在这样的真岗实做实训中,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员工都是学生,其工作是由实训平台系统提供的,并可以在平台中查阅工作完成情况。学生需要自己学习相关文件和流程,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因为企业经营环节一环扣一环,又有企业管理者随时进行查阅,学生要延误工作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学生若想完成工作,必须经历自我学习-请教-研究-修改的过程。看似简单的每个工作环节的完成,实际上,它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执行能力,增强了学生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六)企业拓展活动中由学生创意并组织协调

企业拓展活动我们采用了“够水瓶”“接力拍球赛”“编花篮”等游戏,寓教于乐,鼓励学生“玩中学”,企业活动的方案由学生来提供、决策、实施与经验分享。在活动中,学生被充分调动了积极性,自己组织,自己尝试,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这样以学生为主导的活动方式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协调互助的重要性,锻炼了学生创新、组织和协调能力。

(七)激发学生团队荣誉感

实训中设定的各项活动与评比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比如企业经营利润评比,企业加减分统计排名,企业拓展竞赛、企业文化展示、企业出勤公布与通报等等。通过激发学生的团队荣誉感,最终形成企业认同感、归宿感和成就感,使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引以为荣,对自己的企业引以为荣,这是学生焕发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的源泉。

(八)工作中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是学生自我认知的第一步,实际上,对于每个人来说能承认自己的缺点,肯定自己的优点都是不容易的。想要有所提高首先就是正确认识自己,在实训开始前,我们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不足,写下对自己的希望,比如说学生写出缺点“我不擅于提问”,那么对自己实训中的希望就可以变成“我要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向同事请教,如果还是不明白就去问老师”。优点也同样重要,我们让学生写出优点,帮助学生找到自信,更好的认识自己。最重要的是,实训完成后,我们同样要求学生思考希望改变的不足是否得到改善,让学生积累经验,逐渐成熟。

(九)教师与学生针对问题即时沟通

真岗实做类实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教师可以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工作状态和语言行为习惯,随时发现问题便于解决和疏导。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相对于技能指导和语言行为纠正来说,思想疏导和情感沟通更为重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怎样做更好”是教师通过语言的艺术、沟通的技巧和经验感受的分享可以达到的,这也对教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品质提出较高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模拟社会企业实训在很多方面具备提升人才职业素养的优势,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养成人才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这无论是从个人角度、企业角度还是从国家角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取得优秀的工作业绩;具有高素养的人才可以帮助企业不断壮大;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高素养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环,肖苏华.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形成规律及其养成[J].成才之路,2015(1):48~49.

[2]赵素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之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5(12):62~63.

[3]何春霞,陈秀荣.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企业需求差距的调查与分析[J].职业时空,2015(4):93~96.

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模拟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训过程中职业素养养成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466号。

作者简介:田松梅(1979-),女,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实践教学。

猜你喜欢

提升途径职业素养
提升高校教学秘书素质和能力的途径
浅析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新途径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