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研究

2016-11-25萧凌波

社会观察 2016年7期
关键词:粮价研究者气候变化

文/萧凌波

清代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研究

文/萧凌波

作为地理环境诸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子之一,气候系统的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过去30余年间,中国对历史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研究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历史地理学领域内一个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走在国际前沿的热点方向。作为距今最近的一个统一王朝,清代保存至今的历史文献资料最为丰富,为研究者开展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影响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使得以清代为主要研究时段的气候影响研究成果在各个历史时期中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为系统和深入的。本文对过去30年间,特别是近10年来清代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研究成果按照气候影响社会的主要方面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已有研究的特点和优势所在,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向,以期对从事这一方向的研究者有所参考,推动研究框架的进一步完善。

清代气候变化影响社会的主要方面

1.农业生产

(1)气候与粮食单产、农业收成

气候对粮食单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气候的冷暖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期长短,进而影响单产;另一方面,如某一时段灾害增多,作物减产较多,也会拉低这一时期的单产水平。在清代正史和地方志中都保存有不少对当年农业收成丰歉情况的概略描述,据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收成进行量化,更为重要的资料则是各省地方官员的奏报,其特点是按十分制来定量汇报通省及州县收成情况,这对研究者的量化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曾对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档案资料进行过系统整理,目前对清代气候影响粮食收成的研究以该单位研究者最具代表性。如王铮等人逐段统计了18世纪以降的全国平均农业收成变化,发现收成自19世纪初开始显著变坏(从18世纪的约80%降至19世纪的约70%),认为这与同期气候转冷有关。

(2)气候与作物选择、种植制度

关于清代气候对作物选择和种植制度的影响,首先受到研究者重视的是水稻、特别双季稻的种植范围。清代长江两岸双季稻的种植经历了数次波动,清初气候寒冷,直至18世纪初双季稻才在苏州试种成功,而到19世纪转冷之后,当地又以为双季稻“决非江南之所宜”,虽经地方官员推广“有一二成效,尚谓偶然得之”。寒冷而灾害多发的气候对北方地区的影响更加强烈。王保宁以山东为例,研究了明末清初华北在耕作制度和作物选择方面的一些变化,认为当时的气候突变(寒冷)促进了冬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两年三熟制的推广。此外,自然灾害与人口压力叠加,推动了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美洲作物在北方地区的传播,在清代中期之后成为广泛种植的应急作物。

(3)气候与农牧界线

在中国北方,大致沿4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的农牧界线在清代也有显著变化,如在18世纪前期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气候转暖而发生的农耕区向北扩张。但19世纪冷期农牧界线并未发生显著南移,何凡能等将其归因为清代农业技术的改进和耐寒、耐旱作物(特别是马铃薯)在当地的推广。

2.经济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会随着区域粮食供需关系的失衡而迅速波及到经济系统,并集中体现在粮食价格的波动上。由于粮价奏报制度的推行以及档案资料的完整保存,清代粮价数据具有丰富性、准确性和时空连续性等无可替代的优点。目前对其最为系统的整编成果,是王业键先生主持建立的“清代粮价资料库”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清代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目前对清代中国各地的粮价波动情况已多有研究成果问世,在探讨影响因素时,气候往往被视为一个可与技术、人口、货币等并列的重要因素。

气候对粮价的影响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短时气象灾害(如水、旱、风、冷害)对年、季节尺度上粮价波动的影响,总的来说极端灾害对于粮价上涨的作用非常显著,但政府救灾和市场调度会在气候—收成—粮价这个传导链条上发挥或正或反的作用,使得灾害的影响复杂化。二是长尺度上气候变化(冷、暖、干、湿)对于粮价趋势的影响,对此已有的结论并不统一。如马立博认为清代长期的气温趋势与岭南的经济循环是一致的(粮价稳定、市场繁荣的18世纪中后期为暖期),但其所谓“经济”并不单指粮价,而是一种总体状况的概括;而王业键认为长期气候变迁与江南粮价并无明显关系——冷期粮价未见上升,暖期未见粮价下降,这是由于货币金融(如银钱兑换比率)、人口增长、水利设施等因素对于粮价的影响作用更为直接。

现有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气候与粮价关系的探讨,以及某次重大气候灾害事件对经济系统造成的冲击和灾损评估,而清代气候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宏观关系,特别是定量关系的建立,还有大量可以探讨的空间。

3.人口

气候变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通过一些中间环节实现。比较直接的影响路径,如气候变化、灾害→粮食产量增减、农业区域变动→区域粮食供需失衡、饥荒→人口迁徙、增减。另外的一些路径,则是气候对可能导致人口系统出现重大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战争、瘟疫)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发挥作用。对于清代来说,作为一个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发展时期,其人口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自有其引人瞩目之处:以人口增减而言,清代同样服从前人总结的人口减少(明末清初、19世纪中后期)发生在冷期,而暖期人口稳定增加(主要是18世纪)的宏观规律;以人口迁徙而言,清代一些重要事件,如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晚清的“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其发展进程与同期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灾害事件)则会呈现一些更加复杂的对应关系。目前对清代气候与人口关系的研究多聚焦于区域尺度的案例重建,清代华北平原(特别是直隶、山东两省)气候灾害(主要是水旱)影响下的灾民迁徙与东北地区(东三省和内蒙东部)移民开发之间的异地关联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研究方向。

4.社会动乱

气候变化在生产、经济、人口等层次上的影响,经过累积和传递,最终会集中体现在其对社会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气候因素在历史上各类动乱事件(如民变、盗匪、农民起义、内外战争)以及在王朝兴衰与更迭中扮演的角色,是研究者们最感兴趣的课题。相比于宏观尺度上的“冷抑暖扬”规律(政治动荡、内战频仍、外敌入侵的时段多数对应冷期或转冷期),当研究时段被限定在清代以内,研究者关注的时间尺度从百年缩短为年代甚至年,在这个尺度上,气候与战乱的对应关系开始出现一些新特征,降水变化特别是极端水旱灾害对动乱事件的影响相比冷暖变化要更加显著。同时,气候与战乱的关系并非一以贯之,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变化。当人地矛盾还不突出的时段,水旱灾害对动乱的触发作用十分有限,到人地矛盾激化、政府财政枯竭的时段(19世纪),灾害才成为战乱的重要诱因。技术改进和移民等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与战乱之间的关系。

案例研究

相比侧重于某一具体方面观察气候影响随时间变化的“层累式”研究思路,另一种思路是从典型案例入手的“断面式”研究,这个断面可能同时汇集多个气候影响方面。后一种思路又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从重大气候事件(如气候转折、动荡时段、极端气候灾害等)出发,逐步分析气候在不同社会层次上产生了哪些影响;二是反其道而行之,立足于某一重要历史事件,倒推其发展过程,从中识别气候的可能影响。

1.重大气候事件的社会影响

由于极端气候(冷、热、干、湿、风、雹)对社会的影响往往体现为各类气候灾害(冷害、热浪、旱灾、洪涝、风灾、雹灾),因此这一研究方向与灾荒史有着密切联系,相关成果极为丰富。如清代最为严重的旱灾——光绪初年大旱(亦称“丁戊奇荒”),对其社会影响的研究涉及收成、粮价、人口、社会秩序等方方面面。对于其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极端灾害(如发生在清代鼎盛时期的1743-1744年旱灾)和气候事件(如18、19世纪之交的气候转折),研究也都十分充分。

2.重要历史事件中的气候因素

历史发生过的重要事件,其酝酿和发展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包括人文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清代一些重要事件背后的气候、灾害影响,已经吸引了许多学者,并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有助于对传统解释话语添加一些新的元素。如明清之际的数十年间风云激荡,被当时人称为“天崩地解”。而始于16世纪晚期的一系列气候剧变(迅速转冷、极端水旱灾害激增、北方荒漠化加剧),至明末发展为以“崇祯大旱”(影响遍及华北、以1640年为顶点)为代表的灾害群(包括并发的蝗灾、鼠疫),为研究者从气候-灾害-生态角度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思路。郑景云等人将明朝统治崩溃过程中的气候因素总结为3个方面:北方荒漠化加剧对明“九边”军屯体系的打击;持续数十年的气候转冷和频发的水旱灾害加剧了粮食危机(特别是北方);崇祯大旱不仅直接触发了陕西境内的民变(1628年),并在此后明末农民起义发展的两个关键时间节点上(1634年和1640年)对起义产生了显著推动作用。此外,如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过程中的气候变化与灾害因素,也多有论者涉及。

当前研究进展及其优势方向

清代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在整个历史时期气候影响研究领域中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方向。就其关注的问题而言,在其起步之初,就已经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近年来在全球变化研究的推动之下,日渐聚焦于气候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某些重大方面(如气候与粮食安全、经济危机、社会动乱等),并吸引所有相关学科的学者广泛参与;就研究资料来说,对清代所独有的雨水、收成、粮价奏报资料的使用是当前最为活跃的方向,未来对于地方志等更为庞大的数据源的利用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就研究方法来说,早已不仅限于单纯的历史学方法,对地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已经十分普遍。总的来说,清代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研究相比于其他时段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定量研究成果丰富。得益于丰富的史料资源,清代气候变化影响的定量研究成果之多,是其他历史时段望尘莫及的,并突出体现在用于刻画社会系统诸方面的代用指标序列重建和精确的时空分析上。(2)研究的时空尺度多元化。在探讨整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影响社会的宏观规律时,研究者多以全国(或中国东部)为研究对象,时间尺度主要为王朝(数百年)、世纪、多年代(如30年),到年代为止,这一方面是由其研究目的所决定,另一方面也是受到资料缺乏的限制。相比之下,清代气候影响研究既有在世纪或多年代尺度上探讨总体规律的,更多的则是在10年和年际尺度上寻找气候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在某些案例(如典型水旱灾害)中,研究者已经能够按季节甚至逐月讨论气候影响;就空间尺度来说,除了不乏面向全国的宏观研究成果,清代气候影响研究的一大特色就是广泛开展的区域研究,在一些重点区域,特别如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江南”)、广东,研究起步较早,对气候变化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体系化、综合性研究的雏形已现。(3)深入气候影响的过程机制层面。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集中体现为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首先影响粮食生产,其次为粮食供给,最后是粮食消费;气候变化→农(牧)业收成→食物的人均供给量→饥民→社会稳定性构成最重要的一条气候影响链;在每个环节上,市场调节、政府措施、百姓行为,包括外来势力,都会对气候影响起到放大或抑制作用,最终使得气候对社会的影响呈现“非线性过程”特征。清代气候影响的研究成果已经覆盖了气候影响链条上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使我们对清代气候影响社会过程机制的认识,相比于其他历史时期,可以做到更为充分和深入。

未来研究趋势展望

1.完善气候变化影响链条

纵观现有研究成果,特别是那些聚焦“影响终端”(人口、动乱)的研究,细究其影响过程,其中间环节(常常存在缺失)、反馈机制(哪些因素抑制或放大了气候影响)仍有诸多难明之处;对于那些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气候影响,无论是影响程度还是影响路径,研究都还远远不够系统和深入。要推进这方面的研究,就必须进一步完善气候变化影响和响应链条,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1)包含气候影响各中间环节及相关社会响应措施的代用指标选取,以及定量化的序列重建;(2)气候影响的诊断和归因分析,针对各个环节,逐一辨识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及各环节之间的传递关系。

2.加强区域综合研究

区域研究是清代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优势所在,但总体而言,现有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分散,且在区域之间并不平衡,其潜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未来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强化:(1)除了现有的几个研究基础较好的东部沿海区域之外,还有必要重点关注一些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且清代人地关系曾经发生过较为剧烈变动的地区,如北方农牧交错带、黄土高原区、西北内陆区、西南山区等;(2)立足于区域对比研究,探讨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差异,总结不同区域对于不同气候要素的敏感程度差异,以及各地在主导响应措施方面的差异;(3)关注不同区域之间由政府、市场或百姓自发行为主导下的人口、物资流动(例如:沿京杭大运河一线自南而北的漕粮运输、顺长江干流一线自上而下的大宗粮食贩运、由华北向东北、由陕甘向新疆的人口迁徙等),探讨这些区际联系对于区域社会在面对气候变化时的脆弱性的影响。

3.推动跨学科集成研究

清代气候影响在多学科交叉上做得相对较好,仅以上面列举的研究成果而言,就至少涉及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三大一级学科,具体研究者的专业背景更是百花齐放,充分反映了这一方向的活力与潜力。但不同学科各自为战的现象仍很严重,研究者对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最新进展都还比较陌生,常有重复劳动甚至相互抵牾之处。未来不仅需要吸收更多学科的研究者加入,还要在以下方面继续加强:(1)基础数据共享,包括清代历史气候重建结果和文献信息整编资料的共享,其中建设具有统一数据规范、方便各方研究者利用的历史信息集成数据库为当务之急;(2)研究手段借鉴,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各有其擅长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地理学者的空间分析、历史学者的文献处理、经济学者的数学模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应当广泛开展合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3)研究成果交流,积极组织成果发布和学术交流活动,使不同学科的研究者能够及时了解本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并在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上形成对话机制,逐步修正和补充原有认识。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讲师;摘自《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2期;原题为《清代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

猜你喜欢

粮价研究者气候变化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2007:绿色企业
饿死的毛毛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程国强:中国现阶段粮价不宜接轨国际
中国粮价问题的透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