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甘为孺子牛
——记著名舞蹈教育家、理论家、组织活动家李犁
2016-11-25王敏玲曾金华
◎王敏玲 曾金华
俯首甘为孺子牛
——记著名舞蹈教育家、理论家、组织活动家李犁
◎王敏玲 曾金华
回顾云南舞蹈发展的历史进程,无不渗透着诸多老一辈舞蹈家的呕心沥血,他们的个人历史并非只是简单的艺术生涯再现,而是鲜明的映射出云南舞蹈在时代的变化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以及在迂回曲折的前进中对各种文化的吸收与融合,继承与创新。他们的辛勤耕耘为云南舞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其中李犁老师的贡献功不可没,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她与胡宗澧伉俪二人为云南的舞蹈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用自己的青春抒发着对民族最真挚的情感。新中国成立以后培养了一大批舞蹈编导家、表演家、教育家、理论家、组织活动家,至今他们仍然活跃在云南舞蹈战线的各个方面。本文以著名舞蹈教育家、理论家、组织活动家李犁为个案,在参照文献资料的同时,从个人采访与口述历史的研究角度,对李犁老师在云南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舞蹈组织活动、舞蹈教育观、舞蹈理论研究等方面所做的贡献进行梳理,期待年轻一代在老一辈舞蹈家的引领下,传承她们的优秀品质,迈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一、以舞启蒙——奠定人生之路
应李老师的要求,该题目原来曾以“舞蹈工作者”为名称,她觉得这样更实在。她说:“我就是一名平凡的舞蹈工作者。”但笔者认为这是李老师虚怀若谷的高风亮节的体现。作为后辈,笔者思考之后仍然采用现在的题目以励后人。“烟雨任平生”,在那些最艰难困顿的日子里,是舞蹈艺术开启了她人生的明灯。因为与舞同行,尽管前方的道路崎岖坎坷,李犁老师也能做到开朗达观、无所畏惧、豁然前行。
(一)抗战烽火铸艺才
1930年李犁老师出生于云南石屏县的一个富裕家庭,后由于抗日战争爆发,父母先后逝世,家道衰落,不得不辗转到昆明与兄长姐姐一起生活。战火中艰苦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李犁老师坚强独立的性格。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已经失学的李犁老师被正在西南联大读书的姐姐安排到建民中学上学。建民中学当时被誉为“滇南的小抗大”,是地下党在滇南的交通联络站,这里积聚了一大批爱国人士、革命党员以及文艺分子。这里亲密如友的师生关系;紧张严肃的课堂纪律;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许多革命青年创造了成长进步的环境,也为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成长的摇篮。在李犁老师最孤苦无依的日子里,是建民中学师生的温情为她筑起了一道遮风挡雨的屏障,在这样的大家庭中李犁老师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与力量,重新点燃了她年轻生命的火花。正如《建民中学校歌》中的歌词唱到的一样:“年轻的生命,开放着鲜红的花朵,自由的小鸟,在战斗的边疆上成长。”
建民中学浓厚的艺术氛围为李犁老师的舞蹈艺术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解放战争时期,她协助胡宗澧老师把从建水带来的彝族民间舞蹈《斗蹄壳》、《乐穿花》、《老人家》等,以及参与排练表演的《他们不要瞎子去当兵》、《唱出一个春天来》、《青春舞曲》等进行广泛传播,利用这种特有的艺术形式作为武器之一,更有力的诠释内心的强烈情感,为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打击敌人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坚定了李犁老师一生从事舞蹈艺术事业的决心。
(二)国庆展演谱新篇
20世纪上半叶的最后一年——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一年,它写下了中华民族最为光辉壮丽的一个篇章。人们摆脱了沉重的枷锁,精神上的解放使云南舞蹈的创作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民族风格特色。李犁老师的舞蹈艺术生涯也开始了新的篇章。她被调回昆明任云南人民文艺工作团团委、舞蹈组长、党支书,开始从事专业的舞蹈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节,是一个欢欣鼓舞的日子,李犁老师担任云南队副队长,带领省文工团部分团员和其他云南少数民族代表一起,参加了西南代表团文工团赴北京参加国庆展演。“这是首次将云南彝族舞蹈《阿细跳月》介绍到省外,大三弦与高八度的短笛组合而成的独特音乐,轻盈摆动旋转的舞姿,和着有力的脚步声,观众热血沸腾,整个中南海为之震撼。”
在北京演出完之后,李犁老师也见识到了各式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在她的组织下,文工团又进行巡回展演,把云南的舞蹈首次介绍到省外,先后经过了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分别学习了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朝鲜族舞蹈等。这次交流学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云南的舞蹈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素材,开阔了眼界,也奠定了云南民族民间舞蹈在全国舞蹈界中的重要地位。经过广泛的表演与传播,《阿细跳月》最终在国内外闻名遐迩。也为日后李犁老师正式进入舞蹈教育领地成为云南著名的舞蹈教育家、理论家、组织活动家埋下伏笔。
二、以舞育人——确立教育理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而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李犁老师有着深厚的艺术实践基础,并不是简单的经验总结,而且她能以更全面、更具远瞻性的眼光去发现新事物,以科学的理论去指导。
(一)教育理念引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序幕的展开,为云南舞蹈艺术的发展迎来了明媚的春天。1979年国家教育部、文化部批准在歌舞之乡恢复云南艺术学院四个系暨附中,大家已经窒息的心又重新开始跳动,失去青春年华的舞蹈工作者,正以有生之年为新的一代铺砖垫石,献出最后的光和热来到了学院。已年近50的李犁凭着自己满腔的热情、诚挚的艺术追求投身到舞蹈教育领地。她认为:“舞蹈教育之所以长期以来束缚在一个旧的观念与程式里,就是因为缺乏理论的研究和指导,舞蹈只有用理论武装起来才具有广阔的前途。”在李犁老师据理力争下,1982年,改革开放后云南省第一届舞蹈编导进修班终于招生了,她的教育理念为云南舞蹈教育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在李犁老师载于《民族舞蹈》1983年第三期上的《开创舞蹈艺术的新局面迈出的第一步——舞蹈编导班进修班结业》论文中,我们可以窥看到云南高等舞蹈教育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发展概况。1、生源情况:学生年龄跨度大、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主要来自各少数民族地区,由各单位推荐报名考试录取。2、课程设置: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开设了基训、民间舞等实践课以外还开设了《艺术概论》、《云南古代民族舞蹈概况》、《舞蹈音乐概论》《舞蹈美术欣赏》、《舞台美术知识》、《人体速画法》,以及政治理论课、录像观摩课等十一门理论课程。3、学习情况:在对第一届舞蹈编导班学习情况的总结中,李犁老师说:“由于我们没有经验,条件差,同学们入学以来调换了多少次教室。在学习中,接触的知识面虽广,却不够深,总之不足之处尚多,但同学们的勤奋学习给了我们鼓舞。舞蹈工作者不是不爱学习,是渴望学习,只是对他们关心太少,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太少,没有给他们提供工作的武器。一年学习中得到的是知识海洋中的一滴,而能得到学习机会的又是百分之几……”从字里行间可以深切体会到李老师对同学们的殷切希望与关怀,对舞蹈教育现状的真实评断与期待。她的舞蹈教育观对云南高等舞蹈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对云南舞蹈人才的全面培养具有里程碑的建设意义。
(二)博采众长育人才
“从整个舞蹈艺术的宏观结构来看,教学是基础环节,创作是中心环节,表演是体现环节,理论和科研则是‘超前意识’的指导环节。作为艺术学院的一个组成部分,舞蹈专业的知识面就应该把上述几个环节作不可分割、紧紧相扣的有机构成来把握,才能真正为振兴我省舞蹈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李老师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卓有远见的,她的先进理念为舞蹈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从事舞蹈事业的学员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1985年,为提高云南省舞蹈队伍的文化、艺术素质,根据省教育厅、省文化厅指示,云南艺术学院首届舞蹈大专班正式招生。学制两年,改变了云南舞蹈界没有大学学历的历史,这在全国舞蹈教育界是屈指可数的。由于有了首届舞蹈编导进修班与舞蹈教育进修班两次办班的经验,对于治学理教,李老师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1.在教学方面,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她从北京请来了左盛华、李承祥、郭明达、张世令、孙天璐等,开设了有关舞蹈理论、舞蹈编导、芭蕾教学等学术讲座,鼓励学生参加舞蹈比赛,撰写论文,改变了过去只注重专业课不注重文化基础课的弊病;2.在人才培养方面,李犁老师惜才如金,主张全面发展但是也要因材施教,各有所长,博学而精专研;3.在生活中,李犁老师爱生如子,对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常常解囊相助,对于优秀而家庭贫困的学生,她常常力排众议让他们免费入学。不仅如此,李老师自己也是“活到老,学到老”,不管是理论还是技术、编导课,几乎每堂课她都不会落下,甚至不耻下问,虚心向优秀的年轻教师请教,不断分析,总结众人长处,从学习和实践中探讨、摸索教学规律。李老师的教育意识开放,博纳众采,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思想。
两年时光,在历史上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一个从事舞蹈专业的人来讲,两年时间却又是极为宝贵的。1987年7月第一届舞蹈大专班毕业的时候她说:“同学们将要去承担时代和人民赋予的重任。舞蹈事业的天地是广阔的,不要把我们的眼光只局限在剧团、舞台等狭小范围,而应创造条件,让舞蹈进入普通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一句话,让舞蹈进入社会,走向未来。我们有信心看到中华民族美育活动即将兴起的美好前景。”在1987年,李犁老师在《云南艺术学院舞蹈论文专集》上发表的一篇《写在他们毕业的时候》的文章中,表达了她对上世纪80年代云南舞蹈教育现状的评价及其对未来美育发展的希冀。事实证明,当前舞蹈教育已经开始推向各级各类学校美育教育课堂中,发挥着其它艺术教育无可替代和比拟的作用。
三、以舞论道——升华实践结晶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云南群众歌舞活动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解放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87年第一届舞蹈大专班毕业之后,李老师已经到了离休年龄,当然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歇,进而将实践的结晶转化为理论的升华。在被聘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编委期间,李犁老师和老一辈舞蹈家共同编写了《云南解放战争时期的群众歌舞专辑》,她不仅是这些歌舞的主要表演者、传播者、见证者,也是历史背景文稿的撰写人之一。
(一)老骥伏枥编专辑
在这本专辑中全面阐述了云南解放战争时期的群众歌舞活动概况,这一时期的歌舞内容丰富,活动的广度与深度是历史上罕见的。其在抗日战争歌舞活动的基础上,继承了‘五·四’‘一二·九’运动和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革命精神,吸收了民族民间舞蹈和老解放区的秧歌进行再创造,用舞蹈艺术特有的形式与感染力,作为打击敌人的武器之一,在解放战争的革命历程中发展、壮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专辑第一部分,对解放战争时期云南群众歌舞活动的时代背景、活动情况、特点及其社会功能作了全面详细概述,为专业学者研究解放战争及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的歌舞活动提供了有价值的文献史料。第二部分,在这本专辑中共收集舞蹈23个,基本收齐了解放战争时期广泛流传于整个昆明地区、部分流传于全省的革命歌舞。有提取秧歌和花灯元素进行创作的《农作舞》、《五里亭》;彝族自娱性舞蹈《斗蹄壳》、《老人家》、《乐穿花》;戴爱莲主编、胡宗澧改编的舞蹈《朱大嫂送鸡蛋》;胡宗澧吸取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创作的《青春舞曲》;还有《唱出一个春天来》、《金凤子开红花》、《他们不要瞎子去当兵》等那一时期流行的经典舞蹈作品。每一部作品都含有内容简介、音乐曲谱分析、舞姿动作介绍、舞蹈组合与场记图画标注。第三部分,对解放战争时期云南主要的舞蹈家做了详细介绍,有胡宗澧、邓弼、李犁、王子厚、何力、何玲等,为此后我们深入研究云南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新舞蹈运动、云南解放战争时期的群众歌舞活动,云南艺术史、云南舞蹈史、提供了丰富宝贵且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二)壮心不已著史书
金重老师说“一部有价值的历史著作,是对社会人类有益的教科书。在历史著作中,除传统的‘正史’外,民间的、一些真实而有意义的人物传记、家史、村史等等,也为有识之士所重视,它们是正史必要的补充。”2003年已年逾古稀的李犁老师与刘金吾老师合著了《云南民族舞蹈的开拓者——胡宗澧》。这本书以“真”“信”“活”的形式比较详实地记录了云南民族舞蹈先驱者胡宗澧一生的重要经历,为我们呈现了一代舞蹈家的风雨人生路,以及那一代舞蹈家对时代热情的关注,在人生经历中所蕴含的人生经验与教训。实践证明,“走与工农相结合的路、走以发展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为主的路、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时代、与时俱进的路,才是云南舞蹈事业发展成功的道路”。本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梳理了胡宗澧老师为云南舞蹈艺术发展所做的贡献,而且是云南艺术史、云南舞蹈史必要的补充。另外李犁老师还被受聘为《中国舞蹈词典》撰写词条,并撰写了《忆胡宗澧同志在云南的舞蹈活动》等10余篇文章发表在《民族舞蹈》《舞蹈艺术》刊物上;与其他人合编了云南游击战争时期创作的歌曲选《我们战斗在云南》,至此,对云南40年代以来新舞蹈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及影响有了较全面的记录。
结 语
李老师的一生跌宕坎坷,但是她始终以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一次又一次洗礼。六十年来,她始终坚持为群众艺术服务,淡泊名利,科学求实,绝不虚浮,为云南舞蹈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在解放战争时期,以歌舞为武器,积极投入爱国民主学生运动及云南武装斗争中,对团结群众,宣传抗战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却依然坚持投身舞蹈教育,为云南高等舞蹈教育和舞蹈理论建设开拓了新局面。曾担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云南分会常务理事、顾问。她的传略已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舞蹈词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犁老师的一生正如她的名“犁”一样,默默的辛勤耕耘着云岭舞蹈这片肥沃的土壤。虽然现在她已是耄耋之年,却仍然关注云南的舞蹈发展,并为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后她说;“很羡慕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能有这么好的一个环境安心学习,潜心搞舞蹈研究。但是现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的便利化、信息的多元化,使得民族文化开始淡漠。经历过才更加认识到只有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对人民怀着深深的感激并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舞蹈的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阔。”回望李犁老师走过的路,她的一生因舞结缘,以舞育人,德范舞林,既有改革和创新的喜悦,而更多的是艰辛的跋涉和勤奋的实践。我们应该传承老一辈舞蹈家的优秀品格,积极投入并献身我们的舞蹈文化建设。
(王敏玲系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2014级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研究硕士研究生;曾金华系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授,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硕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胡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