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民众心声 谱时代新曲
——湖北获“群星奖”歌曲的创作启示
2016-11-25黄中骏
◎ 黄中骏
依民众心声 谱时代新曲
——湖北获“群星奖”歌曲的创作启示
◎ 黄中骏
乐为心声,诗言志,歌咏怀,将言志的词与咏怀的曲结合,形成了歌曲形式及其艺术魅力。主旨在面向群众文化的“群星奖”歌曲创作,既为一般歌曲创作提出了具有特殊内涵的指向,然其创作方面的实践经验,也对一般歌曲创作具有启示意义。本文以湖北在全国及省内获“群星奖”的部分歌曲为实证,就这些歌曲创作为人们所提供的两个方面关于歌曲创作的启示,作如下分析。
一、依民众心声,将个体体验融入群体意识
歌曲创作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特征,尤其是在多样化的文化环境中,张扬的个性愈以凸显。然主旨为面向群众的“群星奖”歌曲创作,则因要反映群体关注的主题,凝聚群体的意志,激发群体的激情,引发群体的共鸣,取得群体的认同,所以,要求我们的词曲作者,在创作中得当地把握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努力将个体体验融入群体意识之中。
1.这种融入,表现为对群体性的题材,进行个体性的表达。歌曲作品是词曲作者对社会生活、主流意识、重大事态等进行审美观照的艺术创造物,面向群众文化的歌曲创作,理所当然地应当对社会生活、主流意识、重大事态等中的群体性主题予以特别关注,这也是从事面向群众文化的歌曲创作者们的责任担当。这要求词曲作者实现“自我”与“大我”的结合,实现对社会现象观照的提炼,实现对时代群体精神的感悟,实现“个体性”体验向“群体性”抒发的升华。如“群星奖”获奖歌曲《美丽中国》,就在从宏观上把握建设美丽中国这个时代性、群体性主题的同时,又将作者自己对美丽中国的感悟、体验,进行了“个性化”描述。作者心中的美丽中国,是“给世界带来惊喜”,“给人类带来福气”,“让世界充满魅力”,“让人类焕发生机”的中国;是在“漫漫长夜”、“滚滚红尘”中历炼过的中国;是在“创造”、“探寻”中实现民族复兴“放飞梦想”的中国;是“把阳光洒向大地”、“把绿色织成锦绣”、“把希望播进土里”、“把梦想谱成旋律”的中国……这些从作者心中涌流出的词语,为群体性的主题内容,作了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达。
2.这种融入,表现为对群体性的意志,进行个体性的体验。言志,是歌曲具有的重要表现功能之一。面向群众文化的歌曲创作,应当将言群体性的意志置于重要位置。这要求歌曲的词曲作者下功夫对群体性的意志具有深切的体验,并将这种体验收获转化为个体性的艺术表现语言——即体验表现的意志是群体性的,而艺术表达的方式是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如获奖歌曲《走进春天里》,在深刻表现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命运相连的同时,更表达了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全党全民共同“风来了迎上去”、“天塌了扛得起”、“中国龙再崛起”、“中国梦更美丽”的坚定意志。
3.这种融入,表现为对群体性的情感,进行个体性的展现。咏怀,是抒发、释放歌者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怀。面向群众文化的歌曲创作,应当将群体性情感的抒发,作为首要任务。这要求歌曲的作者深切体验时代的、社会的、主流的情感脉博,首先自己被这种情感所感动,并切实将这种深切体验转化为富有个性特点的艺术表现语言,做到为人民群众真情放歌。如获奖歌曲《白云深处》,通过对家乡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山、路、云、雾、水、树、花、鼓与“我”的“魂魄”、“脚步”、“笑脸”、“泪珠”、“血液”、“筋骨”、“依恋”、“倾诉”的联想,生动地在“个体性”歌咏中,抒发了人人都具有的赞美、眷恋家乡的“群体性”情感。
二、谱时代新曲,为音调旋律赋予当代气质
旋律、节奏、和声,被称为音乐表现语言的三大要素。旋律更被称为歌曲的灵魂。在旋律中,每个音符在横向连接的起伏中,都隐含着严谨的组织关系和深刻的表现意义,其中高、低、升、降各不相同的音与音之间的排列关系与固有倾向,以及不同音区之间音频振动的音响差异,都不同程度地暗示着旋律在发展中的情感趋向。旋律中蕴藏着丰厚的内涵,旋律中诉说着音乐的主题,旋律作为人们感受和感情的符号影响着人们,旋律是音乐内容、风格和体裁的主要体现者。因此,曲作者无一不把旋律的新、美,作为艺术追求的至境。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以群众文化为面向的歌曲作者,其重要任务是:以谱时代新曲为己任,将时代所显现出的精神风貌和人民群众的时代形象,通过音乐旋律的形式,生动地反映、表现出来。这就使为音调旋律赋予当代气质,成为谱时代新曲的基本手段。这方面,湖北获“群星奖”歌曲作者们,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带有启示意义的创作实践。
1.这种成功的、带有启示意义的创作实践,表现在以动听的旋律进行,抒发真情实感。曲作者或在旋律中运用连续模进上行的方法,递进式地推进情感的抒发。如获奖歌曲《群星耀中华》。
其开头女声起唱的两句,就显现出了模进上行的趋向。男声的接唱,更是对这个趋向的承接和高扬。而男女声合唱部分,继续运用模进上行的方法,将全曲推向高潮,激情地抒发了不断高涨的情感。
曲作者或在旋律中运用宽广的音域铺就音乐表现空间,运用或向上、或向下跳进的旋律线,起伏有致地抒发情感。如获奖歌曲《美丽中国》。
这首歌使用了两个八度的宽广音域,虽然旋律线中向上向下的九度、八度、七度、六度的跳进频繁,但由于全曲节拍(节奏)的平稳有序,仍使得人们的胸臆得到了尽情的抒发。
2.这种成功的、带有启示意义的创作实践,表现在以对旋律的重复方式,表达意韵志向。曲作者或在旋律进行中运用完全重复的方式,表现志向的坚定;或在主旋律进行中运用变化重复的方式,表现意韵的升华。如获奖歌曲《走在春天里》。
这首合唱的第二乐段在旋律进行中,对富有弹性的节奏和力度感的音调,进行了完全重复(合唱声部在重复时有少许变动),运用这种方式,是为了加强对歌曲所要表现的坚定意志的强调,是一种意志力量的音乐性表现。而这首合唱的第一乐段在旋律进行中,对作为整首歌曲动机(基本乐汇)的音调,进行了变化重复,运用这种方式,则是对歌词所含蕴的“亲(民众)”、“新(作风)”、“拥(戴)”、“颂(扬)”意韵的音乐性升华。
3.这种成功的、带有启示意义的创作实践,表现在以对旋律的精心修饰,增强旋律的表现力、感染力。旋律是由不同的音高在时间中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当然,旋律中的每一个音符并不是随意的组合,而是经过曲作者深思熟虑后按照审美的原理精心创作的,其间渗透着曲作者的创作构思和创作倾向。对旋律精心修饰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单音调的表现力、感染力。如获奖歌曲《白云深处》。
这首歌通过对旋律的精心修饰,多层面地运用音乐形式表现了歌词含蕴的丰富内容,抒发了对美好家园的深厚情感。歌曲第一乐段的各乐句,在统一的逆分(紧松)型节奏中,以变化音的引入,营造了飘逸、升腾的音乐形象。歌曲第三乐段中对感叹词“啊”的精到处理,及歌曲最后的终止方式,呈现给人们幽长、久远的意境。歌曲第二、第三两个乐段,在两个八度的宽广音域中,各段中的各乐句在保持旋律节奏统一的基础上,对音调则进行了承接基础上的变异,给人旋律调性有所游移的动感,给歌曲音乐形象的塑造增添了清新的气质。歌曲第四部分,则以变化重复的方式,以起伏迭宕的旋律线,展现了人们对美好家园的眷恋思绪。综合欣赏这首经过精心修饰的歌曲旋律,人们会联觉到白云深处美好家园的潺潺溪流、坦坦山路、巍巍群峰、呼呼林涛以及碧峰翠峦、白云缭绕、山水回声等绮丽景观,产生对大自然的崇仰、热爱之心,迸发出对美好家园的眷恋之情。
有必要指出,人们对音乐的感知,首先是它的旋律。歌曲给人们留下难忘印象的,也是歌曲的旋律。所谓在面向群众文化的歌曲创作中谱时代新曲,其实质是要依据广大民众的文化艺术需求,和面对广大民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情趣,为歌曲的音调旋律赋予当代气质。这种当代气质主要表现为:追求歌曲音调旋律的起伏、流畅和在华美基础上的变异;追求歌曲节奏的明快、错落及在强烈律动中的切换;追求歌曲调式、调性的变换更为自由、随意;追求音调旋律声部的互衬、相映、多彩;追求歌曲演唱(音响)形式的全新组合;追求歌曲创作与现代科技、现代传媒的紧密结合;追求在歌曲创作中写出个体体验心境中的群体性情(怀)、意(韵)、感(悟)。
黄中骏:湖北省文联一级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