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愉快的回忆*

2016-11-25内山完造赵艺真潘世圣校译

郭沫若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石井郭先生歌德

内山完造 著 赵艺真 译 潘世圣 校译

愉快的回忆*

内山完造著赵艺真译潘世圣校译

邀请郭沫若访日一事,最初由九州大学提出,如今变成国家大事,日本学术会议接待,我深感愉快。日本有很多郭先生在六高、九大时期的故交,大家应该很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回忆郭先生的吧。郭先生是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部部长,他由广东来汉口时,刚好有一个东京青年拿着信来找我,信是长谷川如是闲先生的。我认为应该立即把这个青年介绍给郭先生,于是也写了封附信。这位青年现在是《读者文摘》主编福冈诚一①。听福冈君说,他在汉口受到了郭先生的特别款待,感到很高兴。我得知他在学生时代去北京旅行时,还在鲁迅家里住过两三周,觉得很有趣。

人的缘分是个奇妙的东西。福冈君回想起这些,也会有诸多感慨吧。郭先生从香港回上海不久,便计划全家迁往苏联。那时,国民政府与苏联断绝外交关系,最后一艘苏联船将由上海开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郭先生决定乘坐该船前往苏联。他被告知船明日出航,请做好随时可以出发的准备,届时会有人来接他们。郭先生一家做好了出发准备,等着人来接他们。但是到了傍晚,却被告知出发延期,出发时间待定,定下来立即通知他们。没想到当天晚上郭先生发高烧,第二天早上达到四十度,他们拜托我找医生,我立即带着跟我关系很好的石井政吉医生到他家里出诊。我们知道了郭先生的病是斑疹伤寒,必须立即送到医院治疗,但因为是传染病,所以必须送到传染病医院。因为比较麻烦,石井医生提议送到自己的家里隔离治疗。于是郭先生随即住进了石井诊所。郭先生是广为人知的中国首屈一指的歌德研究大家,石井医生说,他是醉心于歌德的研究者,在医生之间有“歌德医生”这一称号。所以还没等郭先生完全退烧,他就站在郭先生枕边,跟郭先生讨论起歌德来。我问石川医生现在能跟他说这些吗,他笑着说:

“没事。治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病人高兴,这是治疗秘笈。哈哈。”

遗憾的是,“歌德医生”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我相信他如果在天有灵,得知郭院长访日一事,定会举杯高呼万岁的。

对于大多数四十岁以上的人来说,患斑疹伤寒是致命的,然而郭先生虽持续十多天高烧,但在革命中锻炼出的身体奇迹般地将重病驱逐,仅两周他就出院回家了。但那时,前往海参崴的船已经出发了。郭先生放弃了去苏联的想法,但因为郭先生一家处境危险,于是决定实行第二个方案,去日本。他托我安排去日本的船,我按计划安排好了,但若是用“郭沫若”真名订票,到出发之前会很危险,必须提前排除这一威胁。我决定让他夫人、孩子坐开往长崎的渡轮,之后从长崎坐火车去神户。郭则乘坐直接去神户的轮渡深沪丸号,他们在神户会合。问题是郭先生不能用真名,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做了“江西省南昌大学教授吴诚”的名片,让郭先生带着名片,预订船票时也是用的这个名字。出发前一天,收到政府通缉郭先生的内部消息,事情变得危急。如果现在郭先生被抓,那之前的计划都付之一炬了,所以我让郭先生暂时到吴淞路有恒路上的八千代馆去躲避,我跟那边的人很熟。平安无事地度过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我陪同郭先生一起坐车来到汇山码头,送“吴诚”先生上船。他带着黑色眼镜,站在舰桥上向我挥手,我也在栈桥上朝他挥手道别。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关系。船静静的驶离岸边,船转了一圈,向东行驶去了。我在心中想着“太好了”,松了口气。同时,他夫人和孩子坐的轮渡也出发了。郭先生苦难的十年流亡生活开始了。

我读了郭先生的《海涛》一书,得知他上岸后,使用假名一事被警察发现,受到了相当的压迫,我为自己的主意反而给他带来麻烦,深感抱歉和惭愧。1937年8月10日,他从千叶县市川市须和田的家里,穿着浴衣出逃,乘船回到上海。他在静安寺路的伯灵顿酒店换好衣服,没有停留时间,加上8月12日发生的上海事变,他没有和我联系。这是郭沫若时隔八年再次回到上海。他住在狄思威路(溧阳路)19号的时候,我多次前去拜访。在我看来,郭先生跟蒋介石之间阴云笼罩,我听说他在千叶的夫人要来,我跟他说现在还不是他们夫妻重逢的时机。直到1947年11月14日,郭先生离开上海到了香港,他们夫妻才又重见。郭先生在离开上海前的12日,特意来到我在吴淞路义典里的临时住所,不巧我出门了,所以没有见到他。几天后,我在报纸上看到郭先生离开上海的新闻,才知道他留下的照片是告别的暗示,我为自己事后才明白而感到懊恼。但12月5日,一个不认识的人给我一封来自香港的信,这封信是郭先生告诉我他已平安抵达了。信上写着“在上海承蒙您的关照,我已安全到达香港,请放心。我们只要活着,过两三年后,一定会有微笑着共进晚餐的时刻吧”。十二月八日,我因“颠覆国民政府阴谋团团长(?)”之名被强制遣返回国。我以这封信为依据,曾多次不分场合地在日本断言说,“即使今年明年不行,两三年后中国革命定会成功”。

对于日本学术会议向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发出邀请函一事,我举双手高呼万岁。

译自《九大医报》第25卷第3号(郭沫若先生特集号,1955年12月)

(责任编辑:廖久明)

注释:

①世界语学者,爱罗先珂的朋友,曾编辑爱罗先珂的日文著作。

讯息·书讯

《郭沫若研究年鉴·2014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主编:赵笑洁。该书由学术研究、资讯动态和资料集锦三部分组成,全面反映了2014年国内外郭沫若研究的主要情况,为郭沫若研究者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资讯。主要栏目有:文学研究,历史、考古、古文字研究,海外研究、普及教育,媒体专访、学人回忆,馆藏资料与索引等。(廖久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诗人翻译家曹葆华评传》陈俐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定价:86.00元;

《敬隐渔文集》敬隐渔著,张英伦编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定价:88.00元。

*本文为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回忆郭沫若作品收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5AZW011)的阶段性成果。

2016-10-24

内山完造(1885—1957):1913年以日本一家眼药铺的海外推销员来中国,自此定居上海。1917年创办内山书店,从事中日文化交流工作,与鲁迅、郭沫若等中国作家关系密切,曾任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1959年访华时病逝于北京,葬于上海万国公墓。

赵艺真,华东师范大学日语系硕士研究生。

校潘世圣,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教授,日本九州大学博士。

猜你喜欢

石井郭先生歌德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该干什么干什么
晚年的歌德
那口石井
“疫情使我们更加亲近”
父亲9年20万字记录孩子成长
泉州府录立海防碑浅谈
简析日美交锋中美国的政治妥协:从桂太郎—塔夫脱备忘录到石井
我要歌德的书
西郭先生和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