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学术前沿丛书》介绍(二)

2016-11-25

社会观察 2016年8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全球化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学术前沿丛书》介绍(二)

《世界史理论前沿》简介

《世界史理论前沿》主编为余建华研究员。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工作统一部署和资助下,本书对近5年来我国世界史研究学术前沿成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既支持世界史研究生教育,为之提供有益的学习研究入门引导,也为世界史的学科建设打下必要基础,为学科发展瞄准学术前沿、实现开拓创新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

全书30余万字,共5章。以世界史一级学科中的5个二级学科“史学理论与外国史学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世界通史与专门史”为类别,梳理了自2010年以来的我国世界史学术前沿的进展状况和热点问题。例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体系建设、史学理论与方法论、东西方文明与国家的起源、世界中世纪史的概念与结构、欧洲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起源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及与中国的关系、新兴国家现代化道路、欧美社会问题治理、以美英德法日俄为主的国别与地区史等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以及思想史、中外关系史、冷战史等专门史和环境史、城市史等史学新分支的研究新开拓。

《信息学理论前沿》简介

《信息学理论前沿》系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组织本所情报学硕士点教师团队的集体作品,主编为丁波涛、王世伟。

本书在对信息社会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经济、技术、产业、政治、民众的新变化,并对信息社会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本书既可作为情报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社科工作者系统了解信息社会的前沿进展,同时对信息化领域的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书约32万字,共10章,内容上看可以分为总论、分论和展望三个部分。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既充分吸纳和继承了信息社会学的现有成果,同时在以下3个方面也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一是系统性,系统研究了信息社会的各个层面;二是新颖性,紧密跟踪最新网络信息技术,也关注和探讨了当前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许多新现象;三是实用性,可以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社会信息化各领域的实践状况,充分体现了上海社科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在课题研究和著作撰写中的特色。

《中国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前沿》简介

《中国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前沿:探索与发展》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承担编写工作,主编为刘鸣。

全书共11章,内容涉及国际关系和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多个具体领域,以近5年内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为主要对象,结合具体问题领域的研究特点编排章节。每一章讨论一个独立的具体问题领域,在对该领域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的特点,评估其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的特色和价值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全书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国际关系和外交学学科的主要领域,能够系统全面地把握近5年间中国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第二,全书各章节结合各自问题领域的研究现状撰写,使每一章具有独立的逻辑思路,读者可以将某一章作为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进行阅读,有助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第三,全书在每一章后都安排了思考题并单列了参考文献,因此,本书既是学术研究著作,也可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参考工具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前沿》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前沿》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集体作品,主编为方松华。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希望从“学术系统的建构”“话语体系的建立”“学科体系的建设”“国际比较的视野”与“学术档案的确立”5个方面来建构一个原创的、完整的、经典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系,将撰写并出版8卷本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理论前沿》为丛书的第一部专著。

本书的总体框架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层历史探析”“当代理论建构”和“国际视野对照”3个方向来呈现一个原创的、完整的、经典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大纲。第一、第二个研究方向分别从学术、学理、话语体系和学术史等不同层面来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它们相互补充,互为印证,共同建构起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而第三个研究方向则是提供一个比较的视野,不仅要从西方的视角来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而且旨在阐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价值与世界意义。

《应用经济学理论前沿》简介

《应用经济学理论前沿》系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所的集体作品,主编为孙福庆,副主编为李伟。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是以应用经济学科理论为支撑、以现实经济问题研究为主导的智库型研究机构。多年来,围绕中国和上海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部门经济所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同时,部门经济所始终坚持以应用经济学理论为支撑,推动智库导向的现实问题研究,注重把握学科理论前沿,突出现实问题导向的学科理论研究,强化智库型研究机构的学科建设特色。

本书即依托部门经济所的学科积累,同时前瞻性把握学科发展方向,选择具有较好学科基础优势、智库导向型学科特色明显、对现实经济发展指导性较强的重点学科领域,以国内学者的研究为重点,从学科定位和内涵特征出发,对近年来学科研究的重点问题、代表人物和重要文献以及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总结和评述,具体包括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金融学、区域经济学、财政税收、国际贸易、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文化创意、房地产、农业经济管理等方面。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前沿》简介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前沿》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创新团队合作撰写,主编为姚勤华、权衡。

当全球经济问题、发展问题、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之时,经济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经济化,这就需要从更宏观的高度、综合的视角思考和厘清这些问题,探明国际政治的演变趋势。

本书主要围绕国际体系转型、全球治理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热点领域这3个理论前沿方向,重点阐述最近5年来国内在本学科理论研究上的代表人物、代表性著作和论文、代表性理论观点和方法创新。在国际体系转型前沿研究方面,本书对国际体系发展概况、国际体系转型方向、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的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策略上,本书认为,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而开展的跨国合作推动了全球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热点领域方面,本书围绕国际货币体系、多边贸易体制、国际投资体制、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全球发展问题、非国家行为体进行了论述,并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理论经济学理论前沿》简介

《理论经济学理论前沿》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承担编写工作,主编为石良平,副主编为沈开艳、钟祥财、张忠民、韩汉君、左学金。

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对理论经济学各学科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相关的现实问题进行理论综述与前沿理论梳理。理论经济学作为一级学科,包含了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6个二级学科。本书是按照理论经济学下设的6个二级学科,分6大部分进行理论前沿分析梳理的专著。

由于理论经济学是由经济学基本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组成的理论体系,包括人类经济学、科学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与政治经济学为主的特定理论经济学。因此,科学的理论经济学是反映人类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经济学理论,不但包含经济学基础理论,而且包含经济学基本原理。本书便是本着分析和研究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和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编撰而成的。

《世界经济学理论前沿》简介

《世界经济学理论前沿》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承担编写工作,主编为张幼文。

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与生产一体化使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今天在世人面前呈现的是一个正在快速形成中的全球化经济。近年来世界经济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全球化经济的形成机制及其新特征而展开的。把握全球化历史机遇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开放型发展战略中的各种主题已经与全球化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经济的理论问题往往也正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世界经济学科前沿也紧随全球化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因此,本书围绕全球化经济从以下7个方面展开论述:(1)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2)全球化经济中的国际贸易模式与贸易强国的道路;(3)国际直接投资与全球化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4)全球化下的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5)世界生产体系变革与全球化经济的产业格局;(6)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与亚太区域合作;(7)开放战略的升级与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全球化
简明经济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新旧全球化
辽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简介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上海社会科学院
全球化陷阱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