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咚锵
2016-11-25花妩妍
※ 花妩妍
锣鼓咚锵
※ 花妩妍
三尺水袖,只是轻轻一甩,便风情万种。想起京剧中《嫦娥奔月》的情景,那锣鼓的节奏,应着动作,忽疾忽缓,忽柔忽钢,让观众的心随着剧情,随着鼓点、唱腔,弱弱地提溜在心里,一松,嘣,线断了,人恍然又回过神来。
至于国粹京剧中的种种曲目,通常一出场,就先听到锣鼓声声。
或许,喜欢听戏,故,对锣鼓的声音,鼓点也敏感得多。甚至,年年春晚,打开电视,瞧吧,满屏幕都有那么一种欢天喜地的锣鼓声声庆新春。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国风?邶风?击鼓》是《诗经》中一篇典型的战争诗,于我而言,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那是一种士气,那鼓声,要多震撼就有多震撼。
鼓声之下,有的修路有的筑城墙,可是,这鼓声,又是战场拼杀的催魂曲。
至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以出色的才智帮助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强大的齐国,其真知灼见不在鼓中,更在智心。
而生活中,或许因为对“鼓”这个物件,这种声音,太熟悉,以至于忽视它的存在价值。
但凡听戏或者观影,总会想,朝代已远,英雄美人,名臣草寇,精忠报国之士与祸国殃民之君,就靠那大红大白的脸谱,才能从锣鼓声中,拧出一大把戏味。
八千里路云和月,已不再话下,锣鼓声声,浪迹了几千年的江湖,犹未老。
“咚咚咚…锵锵锵…咣咣咣…咚咚咚…锵锵锵…咣咣咣…”
我眼前是一群脸色黝黑,头扎方巾,身着那一身金光灿灿的演出服,红边滚在黄底子上,腰系宽绸腰带,手执鼓槌,腾跳欢舞的乡间农人组织的锣鼓队。
参差不齐的身高,胖瘦不一的体态,还有脸上涂得过多的粉,白得像戏中人,是掩不住的纯朴,笨拙的妆容,是想要打扮得好看的,何尝不是为了给这场锣鼓表演营造声势,带来气氛?
这是家乡的锣鼓队正在演出。
我就这样于不经意间,在广场上,与这些农民们组织起来的锣鼓队相遇,便驻足停步,静静立于一边观赏。只见领队立在一面大鼓前方,挥动双臂,击鼓铿锵有力,身体的每个部位仿佛都活了起来,每个部位都是无声的语言,时而干练,时而激越,时而轻疾,时而左右开弓,大起大伏。这鼓声,如猎猎地风,又似疾疾的马蹄声踏踏而过。鼓声之中,又有边鼓,置于每位锣鼓队员的面前,不时的在一旁应和。又时而,鼓点齐鸣,时而你应我喝,他们的脸会朝着应和那个地方,送出一份会意的微笑。
每位鼓手,随着鼓点缓疾,身体如波涛起伏,又状似于林间嬉戏,起起伏伏之间,颔首示意之中,目露喜悦,坚定,动作有力而干脆。
闭上眼睛,静静感受。
似乎,此时眼前走过一队迎亲的队伍,随着鼓点,将花轿抬得一颠一颠的。又似年时,金狮在狂舞,腾挪跳跃,威武无比。
回眸历史最深处,是春耕秋收,人们敲起锣来打起鼓,农忙的景象,又何尝不是那么散发着田野的芳香,在记忆深处给你寻根的理由?
在一片片叫好声中,他们结束了表演,散在各处,交流,聊天去了。
路人如我,各自散去。
说起来,在家乡,遇到这种锣鼓表演,已是寻常。毕竟,家乡的锣鼓,早就是源远流长,从起源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知情者说,目前,家乡有近一半以上的乡镇都有锣鼓表演团队,从事锣鼓专业表演的人员更是数不胜数。是什么让他们这样热衷于此?
或许,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纯朴的民情,使这里人们,在安居乐业的同时,依旧保留着对传统,对祖宗留下的来的东西的执着。
他们就这样,用这激昂奋进、铿锵有力的锣鼓敲响了春天的第一声。他们也用这样的锣鼓,在每个喜庆的日子,以激昂的鼓声来鼓舞人心。
他们用那些丰富的表演形式,让技巧与唯美的和谐统一。
我熟悉那位领队,吴老。他貌不惊人,土得掉渣的样子,让不熟悉的人会以为是庄稼地里才插了秧回来的。
但,他曾被请到我们单位,为我们单位排练一组民间艺术的活动节目,那些日子,他教会我们许多民间的玩法。比如腰鼓舞,钱杆操。
真没想到,那么土里土气的东西,竟然也舞出县城,去了省城参加比赛,获得佳奖。
此时,吴老虽然年过花甲,依旧神彩依旧。他的头发已白,身板却依然硬朗,目光明亮,只是,他已然不记得他曾教过我舞花棍了。
毕竟,老人一直致力于家乡民间锣鼓艺术文化发展50多年,先后带领民间文艺团队参加国内外演出、比赛和交流活动,他组织的锣鼓队在全省、全国都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呢。
此时,锣鼓铿锵,震撼人心。我想,这就是文化,这是蕴藏在锣鼓点之中的普通而伟大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