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创造中的驱动路径分析
2016-11-24赵琪
赵琪
摘 要:伴随企业价值代替利润成为企业竞争的目标,企业价值创造逐步成为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和营销手段等各领域的重点。理论界从各个视角来解释企业价值创造,把研究层级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因此寻找新的价值创造路径的实务应跟上理论的发展,并践行理论依据、证实理论核心理论为纲要,本文旨在从不同视角分类企业价值创造、阐述相关理论,并根据不同的财务路径深化企业价值的发展,对已研究的领域进行更具体的探讨,望为理论和实务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关键词:企业价值;价值创造;路径
一、企业价值创造的不同视角分类
(一)基于生产要素视角的企业价值创造研究
古典经济学按照商品价值的来源,提出了两种观点:供给决定论和需求决定论。供给决定论提出,生产过程就是商品价值创造的过程,其中资本、劳动和土地各种要素共同作用,使得商品价值又有了另一种划分,即劳动价值论与要素价值论。该理论把劳动产生的价值定义为工资,资本产生的价值定义为利息,土地产生的价值定义为地租,三者共同组成了生产费用,并决定了商品价值的高低。
两种决定论的争辩焦点是价值的来源,重点在于仅仅指劳动还是包含劳动的一切生产要素,但他们全部承认所有生产要素共同作用创造价值。所以,得出结论是研究价值增加理应考虑所参与的一切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生产要素在当时的环境下的作用和地位也是不尽相同的。在“原始经济”时期,劳动是价值的主要来源;在封建时代的自然经济下,土地和劳动是价值的主要来源;在资本主义经济时代,资本是价值的重要来源。当今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技术,信息等无形资产越来越发挥其创造价值的能力与潜力,逐渐成为主要生产要素。这些都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无论生产要素的统领地位怎么变换,都需要它们彼此配合,共同作用,协同创造商品的价值,共同组成价值的完整整体。
(二)基于流程视角的企业价值创造研究
从流程视角出发,研究企业价值创造就是探讨如何把投入转化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出,理论和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是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两种方法。
1、价值链。“价值链”一词是哈佛商学院战略学家波特在1895年发表的《竞争优势》中提到的。他把公司的完整经营活动拆分为单独的,具体的多个活动,这些活动从属于价值创造的不同环节,并将它们有机地联系成一条链。此外,波特提出:不仅公司内部存在价值链,外部也存在着某些价值链,而且这些价值链共同形成一个价值链体系。这对公司内部管理与外部竞争有着非常重要的利益关系。
2、虚拟价值链。“虚拟价值链”一词是在1995年《虚拟价值链的研究》中被提出来的。虚拟价值链相对于价值链来说,是存在于由信息构成的虚拟非现实空间,即市场空间。由于信息时代的经济发展,这种虚拟价值链的存在是非线性的,能够在任何节点进行输入与输出,这就增大了内外部环境的不可确定性。虚拟价值链与价值链相比,信息在价值创造活动中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也是重要的增值动力。
(三)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价值创造研究
财务中的企业价值是以研究如何计量为中心。在1958年,美国学者Modiglian和Miller首次构建了企业价值的评估模型,确立了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自MM理论形成后,又逐步形成了资产、市场、收益、期权为基础的评估模型。到90年代末期,寻求更高的企业价值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重心,自此,它的理论研究也逐渐转变为焦点。
依据评估方法的差异,理论界形成了四种主流的评价观点:一是从现金流量出发的企业价值观,这是最基础最主流的企业价值观。二是从经济增加值出发的企业价值观,其内涵是通过折现值来反映一定时期内为投资者创造的价值。三是基于Tobins Q的企业价值观。James Tobin(1969)把企业价值视为市场价值,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即Tobins Q值。四是基于期权定价的企业价值观。期权定价模型是为评估企业潜在的获利机会提供了技术保证。
二、企业价值创造的财务路径
(一)价值链管理的价值创造
1、企业内部价值链的优化。在《高级管理会计》中,卡普兰指出,在产品的设计阶段,约束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80%。在实物与工艺的设计阶段,应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所以,在研发、设计、制造等业务流程中,价值链的全部成员应该协作共同完成。大家关注同一目标,将符合功能、品质、价格的产品投放到目标市场,精准到目标客户为理想状态,以目标利润倒逼产品成本。
2、企业外部价值链优化。企业外部价值链包含供应商价值链、购买商价值链两个方面。
(1)供应商价值链分析。供应商价值链建立在战略伙伴关系上,并且是在能够确定竞争战略优势的前提下。供应商价值链分析的流程是:全面考察下游合作伙伴的盈利能力,评估价值链及的逻辑性和可持续性,积极行动或战略调整。
(2)购买商价值链分析。首先对购买商价值链分析,并且可和其进行战略统一协作,建立稳固的销售渠道,拓展市场比例,增加品牌知名度,从而减少原有成本。
(二)战略财务管理的价值创造
1、企业价值更能客观的反映企业的业绩。过去利润是最常使用的财务绩效指标。会计核算出的利润虽能体现企业的盈利,但它有很强的主观性,倘若改变计算方式中使用的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即是人为的改变企业利润,就会出现会计质量问题。
企业价值指标着重于现金流量,并非基于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现金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性,现金运动是经营活动的体现方式。现金流量是在一定时期内现金运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力的客观依据,因此企业价值是未来所有企业更加看重的营业指标,将会替代过去固定的、非可比的指标,拥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2、企业价值更能反映企业的长期状况。针对每股收益、利润等短期性的财务绩效指标,企业价值更能反映企业将来的、持续的盈利里能力。并且相较于企业以往的高盈利目标,往往都有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更会影响市场的投机行为。
从计算公式看,企业价值是从计算日期起到企业停止日期内的年现金流量值。它所体现的非某时点、过去的经营业绩,而是着重体现未来性、预知性的企业盈利能力。
3、企业价值更能反映企业效率。以往研究企业绩效的方法中,利润是最常使用的指标,但它仅是历史状况、短期的盈利反映,往往忽视了风险和资本闲置与占用率的存在,无法客观反映企业价值增值的真实状况,更不能反映企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唐勇军.价值管理研究综述与评价[J].财会通讯,2007(5):77—79.
[2] 徐春立.创造价值—财务管理的本质及特征[J].会计之友,2015(1):11—12.
[3] 许保利.价值理论的评价与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13(1):17—22.
[4] Jeffrey F.Rayport,John J.Sviokla.Exploiting the Virtual Value Chai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v—Dec.1995:75—85.
[5] Philip Kotler.Marketing Management[M],New York:Prentice Hall In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