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2016-11-24张铭钟张露

2016年35期
关键词:自媒体

张铭钟+张露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进入到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出现的问题、问题的原因以及提出完善自媒体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提供保障、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选取网络信息的能力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培育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自媒体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和应用,人类迅速进入信息化时代。自媒体渗透到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交往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特征、道德观念等,已成为人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获取日常信息,相互交流的信息化平台[1]。虚拟复杂的网络信息冲击着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给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要与时俱进结合当前的信息环境,使自媒体服务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

一、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出现的问题

(一)大学生使用自媒体信息表达失真

自媒体中含有大量合理的成分,但也存在许多非理性、情绪化和失真的因素。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对于某些事物或现象,持有理性平和观点的人往往不屑于去发表看法,倒是很多观点偏激的人愿意去发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自媒体常常成为各种非理想言论的集中地,它反映的信息也会失真,教育者通过自媒体了解到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并非是全部大学生的真实情况。

(二)“网络暴力”问题频发

自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很容易使有些社会公德意识、公共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自制自律的大学生的言行演化为“网络暴力”。这些恶语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讨伐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效果不理想

学校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但是反馈回来的效果并不了理想。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高酬请优秀老师开展讲座,举办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大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有些被迫强制参加的活动,人虽然去了但是都变成了“低头族”,都在玩手机。因此,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依然转载,发表负面信息,学校公共精神培育并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

二、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原因

(一)网络多元化思潮冲击

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传播者的多元化利用网络的快捷性、开放性、自主性使大量的带有正能量和负能量的观点一起都被传播,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很容易被一些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个人崇拜等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者影响;带有负面效应的网络流行语被大学生直接或间接接受,很容易对他们生活、学习等造成不良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信息技术不断发达的今天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难度不断加大,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不道德、不文明、不理智的事件而且要关注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各种思潮对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带来的冲击。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存在缺陷

在高校教育中学校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公共课,公共课一般都采取大课堂一两百学生一起上课,课堂不好管理,学生也没有足够重视,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公共精神培育上重说教轻实践,以课本为主老师讲学生听,实践的内容很少几乎没有,很难调动大学生积极学习公共课的热情;教学方法单一没有结合现代教学新技术如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教学,课堂分析与公共精神内容相关的热点话题同学分小组讨论等。学校、老师、学生对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方面没有放到重要的位置,忽视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

(三)大学生自我认识存在偏差

当代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张扬个性、多元化发展,自媒体早已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学生自制能力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较容易被网络上的激烈游戏、反动言论、黄色影像等感官刺激所吸引,进而被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奢侈的生活方式所侵蚀,容易使他的们抛弃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精神,造成价值取向严重错位[2]。有些大学生心理不成熟应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容易出现从众心理、盲目崇拜、从容表达意见等不理智行为。

三、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对策

(一)完善自媒体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提供保障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拓宽,大学生发表意见更加积极活跃,自媒体中的舆论信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逐步加大,但是虚拟的网络环境大家在发表意见不受法律、道德的限制,这样不能很好地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也给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3]”,特别强调了以法滤网的重要性,将网络管理纳入法律中。因此,对在互联网上发表有社会危害的事件,要坚决实行法律手段予以制裁。用法律手段将网络空间中不良信息加以剔除,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提供保障,是培育更具实效性。

(二)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

传统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方法已经跟不上现在时代发展的步伐,培育的理念,内容,方法要与时俱进,适应自媒体时代的新要求使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更接近和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学校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建设学校主流文化专题网站,创建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宣传,学校定期举办活动营造校园文化强化公共精神的引导。把传统的依靠课堂学习转变成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快捷的学习,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现代信息工具登陆学校公共精神培育的专题网站或学校的微信平台随时随地学习。

(三)提高大学生选取网络信息的能力

网络信息复杂多样有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优秀好人好事,传播社会正义,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优秀事件等;也有传播负能量的社会欺诈、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散播流言,制造社会恐慌等,有些学生接收到信息不假思索,不管信息的真伪和造成的影响去评论、转载。面对这些信息大学生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需要倡导的、什么是需要抵制的,对于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具有社会公德意识的信息我们要利用微博、微信、QQ等传播工具发表评论、转载大力弘扬优秀文化;对于优良信息我们要坚决抵制,不能进行传播。

参考文献:

[1] 汪馨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

[2] 李德才,李凡.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8).

[3]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自媒体
自媒体对高中汉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自媒体视域下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创新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