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2016-11-24霍丽娜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

【摘 要】 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使大学生消费价值观念逐渐丧失了主体性,重物质性消费轻精神性消费,重感性消费轻理性消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策是建立媒体正面引导监管机制,塑造良好的社会消费大环境;高校和家庭要加强大学学生消费观念的引导教育;大学生要自觉抵制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主义;影响;对策

消费主义思潮是一种把自我满足和自我快乐放在第一位,把无限的占有、贪婪社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价值观念和人生目的,并且这种行为不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是为了消费而消费、从属于经济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一种思想观念。它是西方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产生以来就得到西方社会的普遍认同并成为西方价值观念的主流思想,并在中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它是资本主义经济病态发展的一种体现,它崇尚奢侈品消费,以消费的高低把人类划分为几个等级,歪曲了消费原本的意义,尽管有人说消费主义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刺激消费需求的扩大,但它所带来的危害是更为明显的,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因此我们对消费主义所持有的态度是否定的,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消费主义所带来的不利方面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消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对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像这句话所说“消费主义是到目前为止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现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逃脱我们的良好生活愿望的魔法”。由于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和对社会思潮的辨别力薄弱等,消费主义思潮文化很容易在大学生当中传播开来并产生消极的影响。

1、消费异化使大学生丧失了主体性

消费异化是指人与商品的关系发生了异化,商品脱离了满足人的实际需要而存在,变成了商品开始主宰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人是因为商品的消费而存在的,人彻底的异化成为了商品的奴隶。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起初在消费时,不管是品牌消费还是时尚消费都是为了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存在,但最后都变成了目的的本身。在消费主义的异化消费之下,人们把追求最大物质的满足、把可以拿多少金钱来消费用来当做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衡量人生是否幸福的标准变得理所当然。消费主义通过媒体、大众等方式把这种消费价值观念和相关消费行为传播给当代大学生,因此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和需求在不断地被鼓励和刺激,导致其在消费时不管自身经济能力和家庭情况产生奢侈消费等不健康行为。

2、重物质性消费轻精神性消费,轻视内在素养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受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消费时产生了面子消费和攀比性消费行为,这些比名牌、比时尚、比奢侈等不合理消费行为即是它的直接反映。消费主义鼓励人们崇尚物质消费,任何事物都可以用物质占有多少来度量,当代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正是自尊心、虚荣心相对较强的时期,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念正好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对孩子提出的经济要求从不说no,造成孩子认为家里的财富是源源不断的,这种无比崇拜物质消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活动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对于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其良好品格的形成。

3、重感性消费轻理性消费,影响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形成

重感性轻理性的消费行为在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活动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大学生心理年龄和心理特征不成熟,在看到某种商品时,不管自身经济能力和需要与否,喜欢、体现自我,炫耀甚至是为了跟随大众赶潮流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能使其产生消费行为。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家庭条件日渐充裕和网络消费的流行发展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提供了基础和方式,容易使其产生超前性消费行为,大学生日渐成为网络消费的主要力量,部分大学生整天坐在电脑面前淘宝、为了购买名牌包包和苹果手机等奢侈商品不惜承受分期付款的压力,消费的内容跟学习几乎没有关系,这种没有节制的感性消费将使大学生陷入经济压力巨大、贷款无法按时偿还、信用、形象和信誉等出现问题的处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学习道路的发展。

二、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原因

消费主义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慢慢地侵入中国,强烈的冲击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学生群体。高校、家庭、社会、个人都是消费主义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产生危害的重要因素。

1、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消费主义思潮的提供了土壤

经济的发展是消费主义思潮产生的一个原因,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为社会的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而催生了消费主义思潮的产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优化,其消费模式由原来的吃饱穿暖到追求个性享受型消费,因此人们开始抛弃原有的消费观念,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观念在逐渐弱化,而高校大学生处在特殊年龄和环境,容易受到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侵蚀。

2、大众传媒的盛行为消费主义思潮的传播提供了途径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为的重要,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大众传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目的也不谋而合,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当今社会的大众传媒种类繁多,有网络、电视、报纸等,其传播消费主义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其传播内容也趋于庸俗化和娱乐化,一些媒体为了达到经济效益,丧失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进行无底线无道德的炒作为了寻找所谓的卖点,不顾后果拍摄一些传播拜金主义、拜物主义价值观念的电影、电视剧或者广告,一些社交平台上网络红人的炫富行为,也给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念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另外明星效应影响也不容小视,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自己追随的明星偶像,在模仿明星消费时,不顾自身经济实力,不管需不需要,偶像做什么用什么穿什么都成为了他们争相效仿的对象,甚至还有一些疯狂的粉丝群体高价购买明星使用过的东西。因此,大众媒体是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的一个帮凶,它们时刻都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熏陶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消费行为。

3、大学生身心特点使其易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对社会的消费现象缺乏辨别的能力,在思考问题时过于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且对消费主义思想的理解不够全面,被消费主义华丽的外表和富有诱惑性的词藻所迷惑,容易盲目接受,另外大学生普遍有好奇心,好胜心,从众心理等心理特征,认为消费主义思潮是一种趋势、潮流,这与他们的心理特征不谋而合,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父母对他们是百般溺爱,娇生惯养,在没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只能一味地向父母伸手要钱,但又没有科学消费观念的引导,在消费主义思潮的熏陶下,虚荣,炫耀的消费行为使他们忘记自己的主要任务,丧失社会责任感,迷失自我。

4、家庭教育观的缺失及误区

近年来计划生育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而且必须都尽量给他们最好的生活条件,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不懂得生活的艰辛,认为生活的不需要奋斗不需要努力,尽管家庭稍微贫困一点的父母也会尽最大的能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这就导致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理财、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薄弱,养成了不管不顾伸手要钱的习惯,在进入大学之后支配金钱的权利变大,在没有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和科学消费观念的引导和熏陶下,当代大学生在消费的时没有节制观念,导致其在生活中养成花钱大手大脚,形成奢侈消费等不合理的行为。

三、应对消费主义思潮影响的对策

1、建立媒体正面引导监管机制,塑造良好的社会消费大环境

要抵制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大众传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要把握好自身传播的内容,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文化产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应让商品属性替代它的艺术属性,媒体应该充当“把关人”的角色,积极地营造科学、健康的消费氛围,对于正面典型规范给予鼓励和宣传。另外应该加强媒体人员的专业素养,媒体工作人员传递什么信息,直接影响到社会的信息传递内容,应该提高媒体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保证社会的舆论的正确引导。

2、高校加强大学学生消费观念的引导教育

我国高校教育长期忽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消费观教育课程始终没有进入大学生课堂,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也很少有关于消费引导,大学课堂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知识的主要渠道,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要求大学生树立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平衡好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在今天这个注重消费的时代应该充分发挥高校课堂的优势,我们可以设置类似于《消费行为心理学》《消费行为分析》等选修课程,将合理的消费观融入其中,加强对消费价值观念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消费理论的相关知识,让大学生在面对消费主义思潮时理解并避免他所带来的危害,形成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的习惯,杜绝奢侈消费等不健康消费行为。

3、家庭重视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引导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父母要起到一定的带头示范作用,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太过于功利化,一旦父母过分看重财富物质必然会导致孩子的模仿学习,造成价值观念的扭曲。家长应该拒绝面子消费、炫富消费的行为,谦虚低调,尽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做到示范作用的同时,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消费动态,对孩子的一些不合理消费行为提出批评指正,学会对孩子说no,不要过分的溺爱,不管其要求是否合理都给与满足。

4、大学生要自觉抵制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马克思主义素养,重视自身的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辨别消费主义思潮,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拒绝庸俗化、娱乐化消费、并且应该自觉学习理财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每个月对自己的消费支出做个记录分析,制作合理的金钱消费计划,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外的金钱可以用来理财,学会掌握金钱运作的规律,使消费更加合理且具有灵活性。另外,生活中,要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拒绝懒散、颓废之风,对生活、学习、娱乐要满怀激情,明确自己的消费标准,为自己的将来制定合理的人生计划和消费计划,在满足自身的物质消费的同时重视精神消费,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树立量入为出的健康消费观。

四、结语

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大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行为,大学生是祖国未来进步发展的中坚力量,研究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对找出应对对策具有重大的意义。面临消费主义思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引导作用,共同协作,共同承担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重任,构建一个积极向上、正确合理的健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 吴锡存.大众传媒低俗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江苏高教,2006.

[3] 保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霍丽娜(1993-)女,安徽亳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
王硕小说的消费主义特征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人造凶猛
最高衣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