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咳嗽,莫滥用糖浆

2016-11-24苏新民

大众健康 2016年11期
关键词:镇咳药止咳药可待因

文◎苏新民

治疗咳嗽首先要找出咳嗽的病因,如果一咳嗽就用药,而不针对病因治疗只能是适得其反。

壮壮今年7岁,从小体质较弱,三天两头感冒,咳个不停。壮壮的妈妈常常会买一些止咳糖浆给他喝,味道甜甜的,孩子愿意喝,止咳效果也挺好的。可最近壮壮好像喜欢上了喝止咳糖浆,没事也找来喝,一不让他喝,他就哭闹。壮壮妈赶紧到医院找专家咨询,专家说是因为糖浆上瘾所致。

冬季,咳嗽患者明显增多。一些医生或父母在给孩子治疗咳嗽时,不问青红皂白让孩子喝糖浆,这是错误的。

引起咳嗽的病因有很多,最为常见的是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这些原因占慢性咳嗽的70%~95%。调查发现,76%慢性咳嗽患者曾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咽炎。

因此,治疗咳嗽首先要找出咳嗽的病因,如果一咳嗽就用药,而不针对病因治疗只能是适得其反。

咳嗽是人体呼吸道为免受外来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动作。就像吃饭时饭粒呛入气管内,会引起阵阵咳嗽,最终将饭粒咳出来一样。患气管炎或肺炎时,也是这样,通过咳嗽,可将气管、支气管、肺泡内的病菌以及组织破坏后的产物排出体外,以免这些有毒物质在体内存活,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和清洁。

但是,3岁以下的小孩咳嗽反射能力较差,痰液不容易排出,如果父母这时给予较强的止咳药,会导致痰液不能顺利排出,而大量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会造成气管堵塞。

目前我国生产的小儿止咳糖浆大多含有盐酸麻黄碱、非那根、桔梗流浸膏、氯化铵、苯巴比妥等药物成分,服用过多都会有副作用。

非那根又称异丙嗪,是吩噻嗪类抗组胺药,也可用于镇吐、抗晕动以及镇静催眠。小剂量时无明显副作用,但大量和长时间应用会出现副作用。较常见的有嗜睡,较少见的有视物模糊或色盲、头晕目眩、口鼻干燥、耳鸣、胃痛或胃部不适感、反应迟钝(儿童多见),亦可出现兴奋、易激动、烦躁、幻觉、震颤、昏迷或惊厥。儿童服用此类药物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甚至猝死。此外,非那根的镇静作用有可能误导家长,误将不良反应当做疗效好的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警告:非那根禁用于两岁以下儿童,禁止作为镇咳药物来使用。所以,两岁以下小儿应慎用含有非那根的止咳药。此外,盐酸麻黄碱服用过多,宝宝会出现头昏、呕吐、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烦躁不安甚至休克等中毒反应。

很多止咳糖浆中含有一种叫可待因的成瘾性成分。可待因是从罂粟植物里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临床上有镇痛、镇咳作用,可使人产生兴奋感,长期使用会产生药物依赖,也就是说,孩子在吃药过程中不知不觉“上瘾”了。止咳药水成瘾会危害身心健康,引起食欲不振、眩晕、神志不清、便秘、失忆等;而且会造成一些精神心理问题,会让人变得缄默、孤僻、脾气暴躁等。

当然,不是所有的止咳药水都会成瘾。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中枢性镇咳药是右美沙芬,它属于非依赖性镇咳药,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无镇痛和催眠作用,不会成瘾。除了右美沙芬之外,还有喷多维林、右啡烷等非依赖性镇咳药。外周性镇咳药包括苯丙派林、莫吉司坦。

需要提醒的是,服用糖浆时不要用水稀释,喝完糖浆后5分钟内最好不要喝水。因为止咳糖浆为复方制剂,即将止咳药溶解在糖浆中。一方面,糖浆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薄膜,能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而缓解咳嗽;另一方面,止咳药吸收后直接发挥镇咳作用。若用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而降低黏稠度,使黏附在黏膜上的糖浆减少,不能形成保护性薄膜,从而使止咳糖浆药效大打折扣。

更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止咳祛痰糖浆时应先查清咳嗽咳痰的原因,区别咳嗽的性质,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选服止咳祛痰糖浆。一般对频繁的干咳,或痰液不多的刺激性咳嗽,可选用以止咳为主的糖浆。对于痰多的咳嗽应选用以祛痰为主的止咳祛痰糖浆。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反复咳嗽,经过治疗未见效超过8周以上,那么孩子很可能是变异性哮喘引起的慢性咳嗽,接诊医生或父母就必须根据病因给孩子对症下药,而不能以服用糖浆来控制咳嗽。

猜你喜欢

镇咳药止咳药可待因
服用镇咳药会上瘾吗?
服用镇咳药会上瘾吗
祛痰药、镇咳药不宜同服
痰多不宜吃止咳药
跟踪导练(3)
分清止咳药和祛痰药
如何选用止咳药
镇咳药能随意服用吗?
跟踪导练(三)2
可待因致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