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孕产妇:担心可以有,放松更重要

2016-11-24杨放如

大众健康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龄产妇高龄心态

文◎杨放如

高龄孕产妇要积极与医生配合,按时做产前检查,注意孕期营养及锻炼,保持良好心态。孕妇要在孕产期这个过程中保持安定的情绪,顺利完成分娩。

当前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35岁以后才准备当妈妈的职业女性多了起来。一般来说,女性的最佳怀孕年龄为23~28岁,不超过30岁为好。年龄超过35岁的产妇称为高龄产妇。一般来说,高龄产妇在身体的很多方面不及年轻人,年龄越高风险越大,如孕期并发症的风险相应增加;且人到中年后,内科、妇科可能会有一些基础疾病,生产时产妇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大出血、心衰等不良后果,胎儿出现早产、新生儿缺陷的几率也增高。所以高龄怀孕属于高危妊娠范畴,孕前和孕期都要加强检查。

此外,我国剖宫产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初次生产为剖宫产的女性二次怀孕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剖宫产手术留下的疤痕,容易致使二次怀孕的受精卵在疤痕处着床,造成前置胎盘,这对产妇和胎儿来说都有一定的风险。因此要做好高龄产妇的心理护理,使产妇在孕产期这个过程中能有安定的情绪,顺利完成分娩。故35岁以上的妇女如果要怀孕的话,要积极与医生配合,按时做产前检查,注意孕期营养及锻炼,保持良好心态。

本文从高龄产妇的孕前、孕期和产后的心理,来谈谈家人或者周围朋友如何更好地与之相处与沟通。

高龄产妇在准备怀孕前心理准备

许多高龄妇女孕前的担忧一般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年龄会对胎儿有什么影响;二是怀孕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一般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生理功能下降,女性会出现卵子老化、子宫收缩性变差、体质下降等生理变化,容易导致出生的婴儿缺陷率高,更容易产下唐氏综合征婴儿,发生胎盘早期剥离、早产等情况。怀孕从来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会对女性在形体、情绪、饮食、生活、夫妻关系、家庭生活和工作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但只要做好心理准备,以平和、乐观、坦然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切,生育就是一次独一无二的快乐旅程。

因为夫妻之间的情绪很容易互相感染,夫妻双方的情绪、心理和状态,对于受孕质量和孕期母子健康都有着微妙而重要的影响。高龄妇女在计划怀孕前,夫妻双方必须综合考虑受孕时机、怀孕后的工作生活安排,做好规划,共同创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此外,社会和家庭,工作和生活,精神和健康等因素,都是心理情绪变化的诱因。尤其对于高龄妇女来说,怀孕更是一项充满担心、忧虑、惊奇和惊喜的挑战。但值得提醒高龄孕妇们的是,年龄不会是大问题,不要过分担心,只要你身体条件、健康状况良好,保持良好心态,就能安全度过妊娠、分娩、育儿的全过程。

高龄孕妇孕期的心理调适

高龄孕妇在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都有心理状态变化和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孕期早期、中期的心理调整与备孕期相似,只要注意休息,保持心身放松,加强营养,高龄孕妇各类早孕反应是客观存在的,千万不要心浮气躁,要学会接纳和适应孕期的各种不适,不要过分紧张和担心。所以怀孕期间要注意休息,每天最好能保证8小时睡眠,预防感染,避免接触化学物。怀孕期间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会使得低能和畸形儿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妊娠头3个月,应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放射线照射,防止腹部外伤。还要注意避免比较常见的电磁辐射如电脑、手机、微波炉等日常用品。接触化学药物、感染病毒等也很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先天畸形或异常,所以怀孕前3~6个月内尽量不要使用含铅、汞的化妆品。总之,有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是能够克服早孕反应和安全度过妊娠中期的有效手段。

但随着预产期的临近,盼望孩子出世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像购买婴儿服装及玩具,挑选婴儿床……等等,等待未来宝宝来临,都会给孕妇带来好心情。但在兴奋、期待的同时,焦虑与恐惧也会伴随而来,孕妇经常会担心的问题包括:分娩会出意外吗?孩子生下来后会有畸形或其他问题吗?我能忍受分娩时的阵痛吗?为了能够正常分娩,孕妇需要学习妊娠营养、母乳喂养、分娩姿势、放松技巧和麻醉法的选择等相关知识,还要了解一些外科手术知识,如:外阴切开术、产钳分娩和剖宫产等。

孕妇需要选定的保健医生、医院、分娩培训班、分娩时的陪伴人及拟定的生育计划,为安全分娩尽可能做好一系列准备,有备无患。不要认为超过35岁就一定会难产或必须剖宫产,因为这种假设会带来不必要的恐惧与焦虑,反而会增加难产的可能。

无论分娩的过程是长是短、顺利还是困难,孕妇的心态对能否正常分娩起重要作用。因此,在分娩时可以要家人陪伴或请同伴来支持你,保持乐观心态,有利于顺利分娩。

产后的心理问题及调适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与人们普遍推迟生育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特别是高龄初产妇常常会过度担心因高龄发生不测,临产时可出现情绪的剧烈波动。从临床来看,初产妇年龄越大,会越紧张、恐惧,抑郁和焦虑的比例和程度越高。再加上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以及产后合并症发生率高,剖宫产率高,都会增加她们的心理压力。有研究显示,孕妇心理压力可影响到婴儿健康,使得不良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产妇分娩后,不仅身体各项器官都需要一段时间恢复,而且还要承担分娩时的痛苦与疲劳,并且在此期间,产后妈妈们还要承担起照顾宝宝的责任,因而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据报道50%~57%产妇在产后第一周都会出现没有明显理由的悲伤和焦虑,且常常哭泣,这种情况开始于产后第一周(1~4天),正常情况两周内自动减缓。但如果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则应考虑可能患产后抑郁症。对孕妇做产前、产后抑郁及婴幼儿发育追踪研究,发现产前抑郁者占17.4%,产后抑郁者占14.6%。而且,越是学历高的女性,越容易发生产后抑郁。当发现自己情绪低落时,除需要及时看心理医生外,还可以采取下述自我调整方法:

1.调整生活节奏,适应家庭新成员的到来

宝宝到来,会打乱你原有的生活节奏,你就应该有计划地调整你的生活饮食起居,让自己适应孩子的生活习惯,为自己和宝宝创造一个安静、闲适、健康的休养环境,远离太吵闹的空间。

2.清淡饮食加强营养

吃营养丰富而又清淡的食物,比如,多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性温和的食物,而诸如茶、酒、烟、咖啡以及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食品都尽量减少摄取。

3.适度运动,注意休息

不要沉溺于传统的养月子方式——不能下地、不能出门、不能干活、连电视也不能看,这些都会使产妇更感觉生活单调乏味,加剧抑郁情绪,故要注意做适量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另外要学会创造各种条件,让自己睡个好觉。

4.心理调适,换位思考

因为新添了小宝贝,新爸爸会感到压力很大,他们会更勤奋地工作,要理解丈夫的辛苦和对家庭的奉献,不要认为只有自己“劳苦功高”,要降低对自己、对丈夫、对宝贝的期望值,坦然接受周围环境与人事的变化。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看杂志、听音乐等,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5.早期治疗,早期康复

如果出现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建议要及时看医生,进行药物与心理综合治疗。产后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疗和康复的,不要过度恐慌。总之,我们要明白产后不仅有乐观、幸福的时光,也伴随有悲哀、沮丧、痛苦的时刻,关键是我们能否以乐观、健康的心态去走过这段特殊的旅程。

猜你喜欢

高龄产妇高龄心态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还是“看掐架”心态
高龄产妇能否生二孩,最好查查卵巢功能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