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导入艺术为语文课添彩

2016-11-24福建省尤溪县第五中学肖淑斌

学苑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成语注意力诗词

福建省尤溪县第五中学 肖淑斌

让导入艺术为语文课添彩

福建省尤溪县第五中学肖淑斌

精彩的课堂导入,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以饱满的热情进入学习状态。导入的方法如下:优美的歌曲,感染学生;用直观的影视,导入教学;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用经典的故事,导入课文;用精炼的成语,导入教学;用唯美的诗词,导入教学。

教学导入学生感染注意力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课堂导入逐渐走进了语文课堂。它就像小说中的“序幕”,乐曲中的“引子”,在课堂中起着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而现如今我们很多的老师因为种种原因,要么以一种简单直白的方式导入,要么干脆省去这一环节,直接进入教学主题,这样的课堂,往往是老师教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可以运用课堂导入,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以饱满的热情进入学习状态。在此笔者就语文中几种常见的教学导入作相应探讨:

一、用优美的歌曲,感染学生

音乐是一门感染力极强的艺术,它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大脑,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其意境。现在的高中生大都喜欢听音乐,所以,采用音乐来导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比较容易打开学生的心门。如在上《虞美人》时,课前先让学生听《虞美人》这首乐曲,让学生在哀婉动人的音乐氛围中感受李煜追忆往事,痛不欲生;满腔恨血,喷涌而出的情感。这样,学生在未接触本词前,就对诗人的情感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如我在讲解“赋、比、兴”时,引入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在解释“赋”的含义前我引入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的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之后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比兴”时,我引入周杰伦的《虫儿飞》的歌词:“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之后再概括出比兴的特征:先言它物以引出所咏之辞。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很快就将学生的注意力代入了所学的知识中。

二、用直观的影视,导入教学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直观性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只要有可能,应该用感觉去接受一切东西。”高中生虽然有十六、七岁了,但玩性还是很大,不喜欢接受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课堂导入时,先播放一个视频片段,让学生把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来。如在上《孔雀东南飞》时,可以让学生观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然后说道:“这是封建社会中男女青年的悲剧爱情故事,像这样的故事在封建时代不足为奇,我们今天就来看另一个封建社会中爱情悲剧的故事《孔雀东南飞》。”这样导入,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到教学上来。

三、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经过刺激后的大脑,更容易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学生刚上课时,一下子很难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时通过提问,设置悬念,可以将学生的心收回来,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上《再别康桥》这一课时,我讲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当我们听到这首《再别康桥》时,内心总会涌起莫名的感动,我们也许会想象那个“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诗人,揣摩他当时的心绪:是不屑,是不舍,是洒脱,还是无奈?一首离别诗牵动了多少读者的心。今天我们再读这首诗,走进康桥,领略美景,走进诗人的内心,品读人生。通过这样导入新课,使学生迫切的想知道,作者当时作此诗时到底是什么心绪?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在不知不觉中顺利地迁移到教学中来,很好地完成导入新课的任务,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用精典的故事,导入课文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组织起教学,又能借故事或典故顺利地导入新课,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如在上写作课《写事要有点波澜》前,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献至亲。袁枚在《李觉出身化零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有何可观?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的确,一池春水,风平浪静,纵然有人认为有宁静柔和之美,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游鱼的沉浮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那么,如何让平静的水面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呢?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写事要有点波澜》。这样就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境地。

五、用精炼的成语,导入教学

成语和名言警句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而保留下来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们不仅可以使学生知古鉴今,更能让学生明白汉语文化的魅力,使他们爱上语文。例如在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时,笔者课前说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等,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是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论语》选读中的《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师通过讲解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出处,激起学生对学习孔子文章的兴趣,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顺利迁移到课本中来。

六、用唯美的诗词,导入教学

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创设情境、陶冶情操的有效载体,因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运用诗词,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运用诗词,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而且运用诗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笔者说:“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会有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有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抒写了他们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唐初盛之交的张若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唱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又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教学中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课堂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典故导入、幽默笑话导入等,但不论是何种导入,都要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兴趣爱好及教学相关内容而定,只有这样,课堂导入方能真正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成语注意力诗词
让注意力“飞”回来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拼成语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诗词之页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