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水手工丝织浮雕艺术挂毯的工艺特色和图案特征
2016-11-24刘静波
刘静波
(天水新天丝毯有限公司,甘肃天水741600)
论天水手工丝织浮雕艺术挂毯的工艺特色和图案特征
刘静波
(天水新天丝毯有限公司,甘肃天水741600)
手工丝织艺术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美术之一,它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天水丝毯浮雕艺术特色的独特制作工艺与图案设计特征作一分析,探索在其形式背后的审美特征,以启迪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手工丝织;天水丝毯;浮雕艺术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天水丝毯这种手工织造技艺的历史可上溯到汉唐时期,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歌《红线毯》中写道:“一丈毯,千两丝,织作披香殿上毯,百夫同担进宫中。”记述了丝毯的华美,也反映了当时手工编织技艺水平的精良。天水丝毯不但继承了传统编织技艺,而且在图案设计上又从我国古代青铜器文化、雕刻、壁画、绘画、书法中吸取了营养,经过数代传承人的努力,形成了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术品,目前天水丝毯织造技艺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天水丝织浮雕编织技艺是采用手工编织“8”字形抽绞打结栽绒方法,具体是指织作中抽绞时前后两批经线开口打结,同时不变绞,开口过粗纬,抽绞工艺结构的特点为栽绒套先套住前经以绕过后经,双头并行从前经的左侧伸出纬板,是倒“8”字形栽绒方法。抽绞工艺主要特征是纬板薄软,后背露细纬纹路。这种手工打结栽绒方法,有利于浮雕挂毯图案纹样的设计,由于手工编织和丝线质地及工艺的特殊性,保证了浮雕艺术挂毯的质感。
丝织浮雕艺术挂毯系列作品是天水丝毯中最有特色的品种,近年来,通过传承人对传统编织工艺的挖掘、整理、创新,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入了高浮雕与装饰绘画理念。其图案造型独特,夸张传神,装饰性强,色彩谐调,做工精细,图案设计符合手工编织工艺要求;采用优质天然柞绢丝编织,具有独特的工艺特色和艺术魅力,俗称软黄金上的雕刻,其别具一格的新颖姿态为传统工艺美术丝毯的深度挖掘和创新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美学理论依据。丝织浮雕艺术挂毯迎合了现代室内装饰的需要,展现了传统手工编织工艺的精华。在室内不但有装饰性,而且还有保暖吸音、优化室内音质功能,是部分现代室内需求的装饰艺术品。该项浮雕系列作品中的丝织高浮雕艺术挂毯《兽面纹》在第43届全国工艺美术品交易会上获得“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丝织高浮雕框式艺术挂毯《珠联凤祥》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品博览会上获得2008“天工艺苑·百花杯”银奖。丝织高浮雕艺术挂毯《华夏图腾》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品博览会上获得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丝织高浮雕工艺挂毯的制作对丝线的选择相当严格,主要采用60支天然柞绢丝为原料。因为60支柞绢丝有弹性、挺度好,符合浮雕艺术挂毯工艺技术的要求。柞绢丝的加工过程是经过选别、精练、制绵、粗纺、捻丝、合股、烧毛等主要工序纺成。
丝织浮雕艺术挂毯的制作工艺,是采用120~200道手工栽绒“8”字形编织工艺,该工艺技术能充分编织出浮雕工艺需要的厚度效果,非常适用于片剪、雕刻工艺。织毯是挂毯生产的主要工序之一,其任务是织毯工人运用专用的手工工具和机梁设备,使用棉经线、绢丝线等材料,按照一定的图案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及工艺规程和技术操作方法,改变棉线、丝线等材料的形态,织造成型的半成品艺术挂毯。
织毯这道工序在浮雕工艺挂毯生产中的重要性在于:织造的成型半成品挂毯必须达到图案设计和质量要求,因为它影响着后道工序片剪、雕刻、美化加工效果和成品的外观品质。因此,织毯工序是丝织挂毯成型的关键工序,是决定艺术挂毯内在和外观质量的基础工序。手工栽绒浮雕工艺挂毯的内在基本组织结构和其他纺织相仿,是由经纬线交织成网状组织,但浮雕工艺挂毯是双经双纬网状组织,“8”字扣栽绒结栽织在网状空间中,织作时在前后两根经线组成的一个经头上,用丝线打一“8”字形的栽绒结,用刀砍断,叫拴一个头。织毯栽绒头是组成一块工艺挂毯的最小单位,一个头在一幅艺术挂毯上仅仅是一个点,整块艺术挂毯是由成千上万的点组成的面。面的好坏是由点的好坏决定的,要织好一块艺术挂毯,织毯工人必须要按照图案设计工艺图从拴好一个头开始。拴好一个头比较容易,但要始终如一拴好成千上万个头就比较困难了,这就要求必须有过硬的编织基本功和耐心。
丝织浮雕艺术挂毯按照图案设计和毯面艺术表现效果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高浮雕艺术挂毯,是按照挂毯的图案设计要求和艺术装饰表现内容来编织雕刻,在编织工序成型时,编织工人按照挂毯的图案设计要求,在一幅挂毯画面中编织出有不同高度,不同层次的毯面效果,才能够雕刻出多层次的精美画面;二是浅浮雕艺术挂毯,在编织成型时纹样和大地都是一个厚度,编织成型后再经过三次平毯工艺的平毛,使毯面茬顺均匀一致,平整光亮。达到以上毯面效果后,再开荒片剪雕刻。浅浮雕艺术挂毯主要体现在150~200道丝织艺术挂毯中。
浮雕丝织艺术挂毯的片剪雕刻,是一道需要一丝不苟、精心制作的工艺。特别是高浮雕工艺,首先雕刻艺人要按照图案设计和前道工序的编织纹样的主次来平毯,平出三到四个不同高度的层次,再按照图案纹样主次开荒片剪雕刻出挂毯的整体效果图后再雕刻局部纹样,每一处纹样需要雕刻艺人精心去雕刻。如果一剪刀下去剪错,修复工作是非常麻烦、困难的。所以需要雕刻艺人们一丝不苟地按照图案设计进行片剪雕刻,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开荒片剪主要有以下几项技艺要求:一是开荒剪沟的深浅、宽窄要按照图案设计内容要求和毯面的不同高度来剪,大纹样剪口剪沟要深宽,小纹样剪沟要浅小,要按照图案设计要求酌情增减,开荒剪口要有坡度,不能太立,剪口太立会分不清纹样与纹样之间的纹路关系。二是开荒也是一个校正毯面纹样造型的工艺,能够对编织时走样的纹样进行取舍校正处理,通过合理取舍,使纹样造型线条流畅美观,达到图案设计要求。三是浮雕艺术挂毯的片口深度和宽度可按照挂毯纹样中不同的毯面厚度来确定,一条浮雕艺术挂毯有三四个不同高度的毯面,片口深度和宽度可按照图案设计和纹样的主次、太小来片剪雕刻。四是纹样经过开荒片毯,层次分明,主体明确。强调弧形片法,纹样根底下要比大地薄,要达到片口光平、坡度适宜、无剪涡、无明显剪痕等。五是雕刻剪口要上齐下光,剪口清晰、饱满,纹样造型准确,线条流畅美观、婉转柔顺,部分边饰纹样要对称,圆形要圆,方形要正,直线要直,毯面线条要粗细明确,符合图案设计要求。
天水手工丝织浮雕艺术挂毯部分图案设计主要是在中国传统纹样的基础上进行了再设计美化及变形夸张。高浮雕丝织艺术挂毯《华夏图腾》《兽面纹》是根据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龙纹、凤纹、云纹、雷纹等,经过设计师的再创作设计对纹样进行了完美刻画。图案主体纹样的背景以凤纹和云雷纹衬托,整幅背景纹饰以雷纹和凤纹为底纹,一阴一阳,一刚一柔,节奏明快,这种以头尾相接的纹饰,顺序反复构成带状图案,有鲜明的规律性,在装饰中起到了贯穿、统一的作用,给人一种稳重、整齐、匀称的装饰美感。中心主体纹样兽面纹抽象夸张,颇有威慑力和神秘感,色彩明快典雅,装饰性强,是现代室内需求的装饰艺术品。丝织高浮雕框式艺术挂毯《珠联凤祥》中心主体纹样为两只变形夸张凤鸟和联珠纹样组成,圆形外围以变形的蝙蝠纹样组成四角对称的适合纹样。凤凰在原始社会是人们想象中的保护神,寓意吉祥,象征美好和平。此壁挂采用木框装饰,打破了以往传统挂毯穗子的格式,色彩喜庆,用红色点缀主体凤鸟纹样,迎合了现代室内装饰的需求,以新的面孔展现了传统手工编织工艺的精美。浅浮雕艺术挂毯图案设计主要是表现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等,部分移植历代名人字画,还有以战国秦、汉瓦当纹创作设计的艺术挂毯。反映佛教题材的艺术挂毯主要有以甘肃境内的麦积山石窟、莫高窟、榆林窟内著名的佛经故事绘画、飞天、藻井图案等,也有部分以藏传佛教中文殊菩萨、白度母、绿度母、金刚菩萨等为主题的丝织艺术挂毯。图案大多以唐卡艺术的特征来设计,由于工艺和天然丝织材料的因素,效果大不同于唐卡,毯面光泽明亮,质感高贵典雅。这些挂毯在图案设计中按照编织工艺进行了再设计,特别是敦煌壁画系列的艺术挂毯,因年代久远,壁画有些地方纹样已经残缺不全,设计师对残缺的纹样进行了绘制修复,并对部分纹样进行美化。如莫高窟3号洞窟千手千眼观音,二位护法神和观音菩萨脚底下踩的莲花台等纹样残缺严重,经过设计师的修复再设计,在原壁画的基础上对色彩进行了协调处理,以完美的画面,用挂毯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敦煌壁画美。
浅浮雕工艺雕刻是用在丝织挂毯主要纹样上,因为在一个平面的挂毯上雕刻,是按照挂毯的内容选主要画面纹样雕刻。如《乘龙观音》艺术挂毯,不是每个地方都要进行片剪雕刻,只是选择了观音菩萨头部、背光、胳膊、手的动态,龙头、龙瓜等主要地方进行了片剪雕刻。这样结合挂毯画面有层次的雕刻,才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浅浮雕艺术挂毯中,以秦汉瓦当设计的丝织艺术挂毯更具特色。瓦当是古代中国筒瓦顶端下垂部分,是古代中国建筑构建上的艺术典范。在这一小小的图形空间内,古代中国匠师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图案纹样。采用秦汉瓦当设计的浅浮雕丝织艺术挂毯图案纹样,主要有云头纹、几何形纹、兽面纹、文字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还有以“延年益寿”、“长生无极”等吉祥语作为装饰内容的。瓦当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天水丝毯的编织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瓦当纹样设计制作的浮雕艺术挂毯,典雅大方,文化内涵丰富,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是艺术性极强的室内装饰作品,是文人雅士喜爱的题材。
J523.3
A
1005-3115(2016)18-0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