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航母是不可击沉的吗

2016-11-23赵一丁

报刊荟萃·非常关注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反舰导弹驱逐舰潜艇

赵一丁

近期,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刊发列举了多个理由,用于证明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几乎不会被击沉,具体包括:1.核动力航母速度快、抗毁性好。2.航母本身有完善的自卫武器。3.航母有护卫舰只,构成多层次的防御网。4.航母编队的战术保证了航母在敌方打击范围之外。5.美军正用先进技术来增强航母打击群的防御力等。

这些理由初看起来颇为充分,但如果仔细推敲,会发现很难站得住脚。

样样精通与样样稀松

美国上一次面对同等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相近的对手,是在冷战时期的苏联。但问题是目前美国需要压制的潜在对手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潜在对手的战术也不尽相同。

例如,如果美国需要对抗伊朗,其航母打击群就要维持对波斯湾水域和伊朗一部分国土的持续监视,从密集的民用船舶和车辆中找到伊朗海军的导弹快艇和机动反舰导弹发射车并加以猎杀。为了加强监视力度和打击强度,缩短舰载机航渡时间,航母和打击群内的其他舰只要尽量贴近伊朗水域,需要加强防空和反小艇,反巡航式反舰导弹的能力。

而如果美国海军希望突破俄罗斯等大国的区域拒止体系,就要尽量避免进入狭小的波罗的海和黑海,利用战斗机和巡航导弹纵深打击俄罗斯军队的关键节点,同时防御俄罗斯从不同方向发射的反舰导弹协同饱和攻击。而且,由于航母部署的最优阵位有限,美军还需要防御俄罗斯潜艇的伏击。俄罗斯等大国海军的核潜艇和常规潜艇完全有能力在地中海和波罗的海之类的边缘海域建立足够强大的潜艇伏击区。就算美国航母能甩开俄罗斯的潜艇,也难以甩开它们发射的潜射反舰导弹。

因此,如果要同时对付如此之多的潜在对手,美国航母的防御重点就需要是全维度的。面对不同潜在对手,需要不同的条令和战术,美国试图编纂出一个万金油条令的唯一结果就是“样样精通,样样稀松”。

防御技术漏洞难补

从技术角度来讲,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无疑代表着世界最高技术水平。航母本身拥有一些防御武器,但无论是近防炮还是“拉姆”导弹,都是在最后时刻拦截外层防御系统的“漏网之鱼”用的。航母对来袭兵力的硬杀伤,依赖于其搭载的舰载机和护卫它的驱逐舰和巡洋舰。航母和其护卫舰只还拥有先进的软杀伤能力,能通过电子干扰手段对抗来袭的导弹。

确实,对于一些军备建设不那么完备的国家,这套软硬结合的拦截体系是难以突破的。但面对具有类似技术水平和经费的同等对手,航母的防御能力就大打折扣。

美国航母打击群的中段反导依赖于“标准-3”导弹,末段反导依赖于“标准-6”导弹。对于攻击方而言,除了使用高精度反舰弹道导弹饱和攻击穿透两者的防御以外,还可使用目前处于测试阶段的超高声速滑翔武器。后者的飞行弹道低于“标准-3”导弹的拦截下限,侧向机动能力又远高于传统弹道导弹。

另外,航母打击群的护卫舰艇本身防空导弹备弹有限,且不能在海上再装填,抗饱和攻击能力也有限。“宙斯盾”系统火力通道再多,“伯克”级驱逐舰备弹再充裕,面对大量导弹艇、驱逐舰、潜艇及岸基航空兵发射的反舰导弹,也有消耗殆尽的一刻。那时候,航母的生存力就成问题了。

如果按照一个航母打击群拥有5艘“宙斯盾”舰来计算,只要有1-2枚反舰导弹重伤一艘驱逐舰,就会导致整个打击群的反导能力损失20%。而在同等对手的对抗中,此类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双方比拼的不仅是谁的火力投射强,还有谁更能承受损失。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航母打击群在大国区域拒止体系面前的生存力是在下降的。

美航母亦需面对财政压力

美军当然也希望建造更多的水面舰艇,一方面能加强航母打击群的防御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反区域拒止任务中遂行侦察、水面战和攻势防空等任务。但美国军舰高昂的建造成本和不能无限攀升的军费,限制了美国海军水面舰艇规模的扩充。

在新计划中,原有的“部署-休整-部署”模式被改为“部署-待命”模式,且待命期长达14个月。在待命期内为了节省经费,整个打击群训练强度都保持在最低限度。这意味着航母打击群在部署周期三分之一的时间段内都处于“省电待机”模式,很难想象打击群的官兵能在这么长时间的待机状态下保持操作熟练度。

为了保护宝贵的主力舰,美军还在积极发展穿透打击能力,准备用隐形飞机、LRASM隐形远程巡航导弹等武器在安全范围内攻击区域拒止系统,待其“软化”后再派遣航母打击群进入。这个思路在理论上确实能增加航母的生存力,但同时也放弃了航母打击群本身的攻击力。而所有美国海军的潜在对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不会主动寻求与美国海军舰队的大洋决战。这种情况下,航母打击群就成了摆设,这就无异于贵而无用的“白象”。

(摘自《国际先驱导报》2016.8.30)

猜你喜欢

反舰导弹驱逐舰潜艇
101舰之雷霆万钧
潜艇的由来
图解军舰 英国45型驱逐舰
潜艇
水面舰艇齐射反舰导弹
中国“最强驱逐舰”下水引热议
潜艇总动员4
海军反舰导弹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