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在他们的口里、脚下和心中

2016-11-23陈薇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41期
关键词:三轮车夫蹬车五爷

陈薇

封面反馈

@周看:世界远比你想象的真诚、好玩和多样,还是少不拿自己当外人的好。在跟世界打交道上,才开放三十年多年的中国不过刚刚起步,还是别急于忙着当“教师爷”,先谦虚点当好学生吧。说起外交,确实有很多理论和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读者来信

就爱老北京这股劲儿,甭管干什么工作,活的就是那种时代传承下来的精气神儿:局气,大方,善良,洒脱。骨子里带着皇城根儿的傲气,带着历史活在当下。不论什么职业,其实都有热爱他们的人。对于后海八爷们来说,能让他们看到蹬三轮一直在老北京延续,这才是他们更加期待的吧。(那些年&麦麦)

记者手记

初识后海八爷,是在一张图片上。六位英伦范儿的老大哥,烟斗、礼帽、墨镜,简直帅呆了。仔细一看,这些爷们其实是后海边蹬三轮车的车夫、胡同游从业者。特别是,他们是三轮车夫中仅剩的老北京了。他们参加了一场与年轻人的互动,讲老胡同历史和文化。

几乎是出于私心,我很快向编辑部报题。我家就住在西海附近,饭后遛弯经常走到后海,与朋友相约也多在此处。三轮车夫们用一口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向我揽活儿,而我不希望老人家为我蹬车,从来没有坐过。老北京人蹬车的,确实不多见。

开始采访时,情况与我设想的相似。他们对于后海的熟悉和热爱真的是发自骨子里的。我们是好奇,他们是亲历。北京拆西直门城墙时,文大爷见到梁思成在马路牙子上哭;松五爷和小伙伴们,还会在叶剑英元帅住所的后夹道里踢球。

这位松五爷,带着我转胡同,一路如数家珍。这一家有葡萄树,平时用报纸包起来;这一家有位罗锅老人,特别会捕虾米;另一家老太太,丈夫很能耐,是北京第一批做买卖赚大钱的……

当然,他们对现在的后海是又爱又恨,想离开又舍不得。他们都在回忆过往爬墙、捞鱼、滑冰的快乐时光,回忆菜场变成商场的变迁,回忆酒吧街兴起前的宁静和安祥。言语间,他们感慨着“老北京就快没有了”,满是遗憾。

他们其实代表着被时代裹挟、又偏偏没有赶上时代这趟班车的普通人们。有几位爷经历相似,中学时文革、插队下乡、回城进国企做工人、四五十岁时下岗,不得已蹬车。其中不乏身世显赫的,父辈曾经非富即贵,拥有一整套四合院,却不得不因各场运动与变故,家道中落、七零八散。

好在,他们的生活,没有大钱却有小乐趣,没有大官位却有小自豪。养狗、逗鸟、玩核桃,挣挣钱、喝喝酒、吹吹牛,再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聊会儿天,顺便蹬车保持身体健康。“小姑娘,工作不要那么辛苦。”一位爷还这么劝我。

他们都五六十岁了,还不知道下一拨蹬车的老北京人在哪里。下一次,我会邀请他们为来京的亲朋好友介绍后海。在荷花市场牌坊往东一百米、北京旅游咨询中心门口,你也能找到穿着中式马褂、戴几串菩提的他们。

猜你喜欢

三轮车夫蹬车五爷
“蹬车少年”
特殊自行车(环球360°)
白五爷
土豆和五爷
五爷
五爷
不平凡的日子
从《三轮车夫》看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三轮车夫父子
德国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