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小馆撬动科普传播大作用

2016-11-23陈栋

现代苏州 2016年26期
关键词:科普馆科普活动姑苏

记者 陈栋

社区小馆撬动科普传播大作用

记者陈栋

好酒不怕巷子深在时下正悄然转变成好酒也怕巷子深,借用到那些日常生活中偶尔一现的大咖科普馆身上,似乎道理也能说的通。

对于科普场馆,不少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蕴含高科技的航天知识、机器人等小众人群喜欢的玩意。更让人觉得高冷的是,这些馆似乎距离日常生活较远,或者身处城外的景点景区中。

这样的印象呢?大声告诉你,对于原先科普馆的现在可以转变啦!

一项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苏州全市累计达200多家科普场馆之多,这些场馆遍布苏州大市范围。梳理显示,一部分为企业和科研院所场馆,另一部分多分布于社区里的特色主题场馆。

近期,本刊展开了调查,侧重围绕原先似乎是“藏在深闺”的科普馆为主题,选择了众多在居民家庭身边的社区科普场馆为样本,展开了走访。

苏州市科协负责人调研姑苏区科普场馆建设

社区里有百宝箱

通过走访、让人意外的是,在我们居住的家庭周围、在我们似乎有些陌生的社区服务中心里,就有着众多特色鲜明的科普馆,能让我们的衣食住行乃至心头小爱好都可以更为便捷的实现。

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这座城市的基层——社区里,犹如有一个“百宝箱”,待有缘人去挖掘、去“探宝”——深入了解到这些“宝贝”后,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味。

确实,怎么让已经建成的科普场馆更好满足基层民众的实际需求?走访中,记者也不乏听到了专家、居民的谏言:城市的基层在社区,社区的基础是居民,做好科普工作,实现“面向群众、服务基层”的初衷,就一定要引导社区成为科普活动的主阵地,让广大居民的需求得到满足。

恰恰,在采访姑苏区科协主席薛海云时,他结合姑苏区科协成立以来的工作实践,向记者介绍了古城区内众多的科普场馆正成为居民、学生朋友的“乐园”实践。

基层科协在于围绕中心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创新驱动助力,为居民的幸福生活添彩。四年多来,姑苏区科协针对古城区文化底蕴深厚,社区建设需求多样的特点,着力推进居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场馆建设、科普活动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工作思路的“三个转变”。实现原先单纯的重场馆建设逐渐转变为重场馆建设加上运作管理,合理引导社区科普场馆更好地服务居民;实现以往的依托社区开展科普活动转变为依托社区加上社会组织共同承担,从单一行政化到社区与社会组织的有机结合;实现广泛性社区化科普转变为针对性精准化的科普,研究提供适合各人群需求的科普公共服务产品,与其对应的是姑苏区近几年来新建的小型化专业性参与性强的社区主题科普馆。“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思考,不为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更是研究基层科普对象,精准科普。”

据了解,姑苏区先后在区内的一些社区建设了盆栽蔬菜馆、疯狂的木头科普馆、百草堂科普馆、城市农庄体验站、硕房庄植物科普馆、虎丘茶文化科普馆等能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特色科普场馆。

如以金筑社区内的盆栽蔬菜科普馆为例,社区内居住的大多是动迁的农民,相对古城区居民重视书画歌舞等兴趣,这些进了城、上了楼的居民更怀念以往的农村生活,社区就顺时而谋,在市、区科协部门的支持下,建设了盆栽蔬菜科普馆,不仅赢得了居民的点赞,而且吸引到了众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科普馆的活动中来,形成了良好的共振效应。

小馆助阵,绘出幸福生活图

确实,在记者走访中,我们也了解到,随着一批社区主题鲜明,彰显特色的科普场馆投入运营,增强了基层社区与居民们的互动,有的社区因为有了一处科普馆,更是形成了一支骨干科普志愿者队伍,共同推进社区工作,成为社区居委会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助力。

结合实践,姑苏区科协不断创新发展,着力实现新的提升:主动转变思路,着力提升科普活动在整个社区建设中的融入度,原先部分处于“闲置状态”的科普馆也活跃了起来。

姑苏区一些基层社区正依托科普馆,开展活动是如火如荼。润达社区的生活科普馆除了做好常规科普活动推广的同时,还依托市、区主管部门提供的科普菜单,结合居民关注的热点,请来原先难以碰面的专家请进社区,为居民们讲解养生等生活知识,不仅居民们连连称赞,一有活动,场馆内常常满员,叫好又叫座。今年内,街道还在社区露天阳台建起了200多平米的盆栽蔬菜生态园。硕房庄社区因为有了植物科普馆,请来了植物医生团队坐诊。不少社区居民乃至周边社区居民时常慕名前来,有力地增强了科普工作、社区工作与居民的互动。

“社区科普体验馆”是扎根社区、面向公众、服务居民的基层科普场馆,突出小型化和特色化,强调互动性与实用性。科普是社区建设的一部分,现在很多社区的活动都借助科普活动来吸引居民。从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希望有更多的人参加科普活动和参与社区的活动,使科普活动有持久的生命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区内众多居民日益剧增的服务需求,姑苏区科协他们也在努力尝试,着力提升科普工作新的推广手段,走科普信息化的道路,改变传统的建展示式场馆、建科普画廊的陈旧单一手段。如一项规划是,依托省、市科协建设的科普信息化工作平台,实现社区科普大屏全覆盖。让居民们走进社区就可以了解到科普知识、科普活动、科技企业的发展等内容,同时,借力新媒体传播手段,居民们只要扫一扫,就可以把科普微信,科普书籍装进手机,随时了解自己关心的知识。“我们同时也在思考,通过整合社会面的资源,让更多的科普场馆、科普达人们发挥出更多的能量,通过巡回讲演、科普体验游等各种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跨社区、跨行业的科普交流,让社会组织在科普资源整合中发挥作用,让更多人受益。”

采访中,姑苏区科协对于引导基层科普馆继续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发挥出作用,进而让更多居民享受到精彩生活有着更多自己的思索。

姑苏区委领导调研社区科普馆建设

猜你喜欢

科普馆科普活动姑苏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是谁帮汽车停下来
汽车的大动脉
来势汹汹的肺炎
飞机“长脚”只是为了站在地上吗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我是天文演说家——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二小星云社科普活动
姑苏好时光
姑苏城外寄乡愁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