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的内涵与实践
2016-11-23林深
林深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福建福州350001)
论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的内涵与实践
林深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作为我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的思想与同时代许多人物比起来都要进步。在晚清统治相当危急、国家民族面临着巨大危急时,经世致用思潮影响了很多人,林则徐则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尝试通过和以往所不同的角度去看西方的世界,并开始积极思考如何救国救民。林则徐关注现实,注重实效性,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改变自己,开启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大门。他做的这些事情有着明确的目的与功利性,也即是壮大自己而“制夷”,并在“制夷”过程中让中华民族能振兴富强。本文从佛学角度对林则徐的经世致用思想进行分析,介绍了林则徐身上佛学思想的体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的内涵,并就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经世致用
林则徐乾隆末年出生,此时“康乾盛世”已经开始走向衰败,政治黑暗,贪污现象严重,军备废弛现象突出。与此同时,还出现了漕政、盐政、农政等多种“时弊”,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特别是以“白莲教”为首的农民反清斗争在北方非常活跃,在海上则是蔡牵等武装商人较为活跃,边疆少数民族也开始对清王朝的民族歧视政策进行反抗。这些都是林则徐所面临的变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实干家,林则徐的经世致用思想有着非常浓厚的佛学印记。他少年时就胸有大志,读书过程中以天下为己任,又因为出身贫寒,使得他对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有着相当特殊的感情,后在其妻子、张师诚以及魏源等人的影响下,开始笃信佛教,并手书三经二咒,平时坚持“行舆课”,将佛法慈悲普度、济世利人的原理在其爱国爱民的执政过程中进行实践。
一、林则徐身上的佛学思想烙印
在林则徐身上有着佛家的悲天悯人,还有着爱国佑民、勇敢抗击侵略者的气概,这些都体现出了佛家入世利生的那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奉献精神。
林则徐在其任内清廉自好、厉行改革、奉公职守、铁面无私。在面对气势汹汹随时都可能发生民变的灾民时,他反对调兵进行镇压,而是尽可能去救灾放赈、为民请命,这对于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在兴修水利的过程中,林则徐认为“河工尤以杜弊为先”、“赋出于田,田资于水,故水利为农田之本,不可失修”。所以,只要是他任职的地方都非常注重开垦荒地,并且积极修建各种水利措施,造福一方民众。例如在新疆时,林则徐在三年的时间里就组织开垦出了近百万亩的荒地,同时大力推广“坎井”来进行灌溉。在虎门销烟之后被调往新疆赴伊犁的路途中,他还时刻不忘国家与民族的安危。这些都反映出了林则徐身上的那种悲天悯人的佛学思想烙印。
在宗教信仰方面,林则徐在处理各种公务的闲暇之时仍然坚持“行舆日课”,不忘诵经念佛。在林则徐的日记中也能够查找到他供佛礼佛、求佛祈雨、忌日持斋等各种事迹。
二、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内涵分析
(一)以民为本,追求众生平等
佛家讲究芸芸众生皆平等。因受到阶级与时代的局限,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的一员,林则徐虽然很难让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在政治以及社会地位上完全划上等号,实现平等,但是他通过秉持佛家的慈悲度人原则,“众生平等”思想远超于同时代其他官僚的视野与见识。林则徐所重视与同情的“民”包括普通的劳苦民众,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偏见。在林则徐看来,“民”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古时候存在自由民,同时也有和官所对应的庶民,其中就囊括了地主阶级。但是在林则徐眼中,“民”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在其奏疏之中所提到的“民”有“小民”、“贫户”、“小户”、“個户”、“业户”等,“民”的内涵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有了巨大变化。
(二)菩萨胸怀铸就大公无私
林则徐在宦海沉浮的过程中,官场上任人唯亲、嫉贤妒能、买官卖爵的陋习都没有能够影响到他。在其为官的过程中积极挖掘各种人才,也正是菩萨般的胸怀让他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能够唯才是举,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人才观。
首先,选拔官吏从严考核。林则徐在对官员进行考核时受到佛法指引,让其在经世的人才思想中闪耀出一种别样的璀璨光辉。面对社会经济萧条、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林则徐生出大公无私的菩萨之心,不仅仅是坚决打击贪官污吏,同时还大力强调“养民裕国,本是守令之事”,希望各级官员都可以将之记在心中。具有菩萨心肠的林则徐素日身居高位,仍然时刻惦记民间疾苦与百姓所需,并将民意向背与替民谋利作为官吏考察与任免的重要条件。他的此项做法正是儒、佛两家相互融合之后的菩萨之道。
其次,注重对优秀贫寒士子的选拔。林则徐出任江西乡试副主考官时毫不懈怠,录取了很多贫寒士子。他在处理乡试事宜时认真评卷,努力发现具有真才实学的士子,同时非常注重选拔出“有志于学,求付实用”、“文理优长”的清贫士子,这和其“民本”、“重民”思想是相辅相成的。长期以来,林则徐深受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影响,将渡天下苍生出苦海作为己任,大力改革闱务,在科举之中大力选拔有能力的清贫士子。
三、林则徐对经世佛学思想的实践
(一)了解民情,做到保民恤民
林则徐的经世佛学思想反映到现实中就是救灾办赈与为民请命。道光二十四年(1844),林则徐任江苏按察使署布政使,主要负责的就是综合处理全省的赈灾事务。在面对大灾之后所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大量流离失所、急需要救援的民众时,林则徐满怀着同情与慈悲之心对官吏、地主进行劝谕,让他们踊跃捐款捐物赈灾,还警告他们不能出现“拥一己之厚资,而听万人之饿浮已耳”的情况。同时,他通过行政手段严厉禁止那些囤米的商人借机对粮食价格进行哄抬,希望他们可以及时售卖,不让市场价格出现不正常的增长;告诫那些还存有米粮的殷富之家“须乘时出粜,不容观望迁延”。林则徐的这种做法,在清朝那种腐败推诿的官场之上是非常罕见的。
(二)积极发展生产,做到足食安民
林则徐通过办赈、缓征等多种行政手段来实现“保民”、“恤民”,而其大力发展生产的“足食”之法,则是为了普渡救世、慈悲济人以实现“安民”的目的。当时清政府腐败,各级官员渎职,一遇到荒灾之年就会出现百姓“道瑾相望”、“流徒四出”的情况,百姓的生活非常悲惨。在大灾后的善后处理上,林则徐认为应该将发展生产与兴修水利作为助赈的重要手段,这体现了他的足食、安民思想。在对赈灾事务进行办理时,政府力量毕竟有限,因此最为高明的方法就是让政府救济和加强生产进行结合,形成一个“在官不可不尽心,而在民不可不尽力”的局面,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来加强推行生产救援。同时,林则徐为了避免灾民中出现杀牛充饥的情况,实施了“当牛”的政策,“耕牛之无力豢养者,别设当牛局以处之,至春耕发还”。在大灾之后,保护好畜力就是为农业生产力提供了保障,这个举动可以帮助灾民做好来年的耕作与生产自救,可以帮助灾民在来年恢复正常的生活。
(三)在反侵略战争中坚持民心可用
帝国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让进入迟暮之年的清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了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原本风平浪静的庙堂之上出现了投降派与抵抗派之分,虽然双方都承认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差距,但是作为抵抗派代表的林则徐则没有因为畏惧现实而无所作为。他的思想意识之中通过佛家学说所熏陶出来的淳朴的“民本”理念让其认为“民心可用”。因为阶级与时代的局限,虽然身为地主统治阶级集团中的重要一员,林则徐对民众难免会存在一些偏见,但是普通百姓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爱国热忱以及不屈不挠的气魄却对林则徐的内心产生了触动,让他具备了积极抵抗西方帝国主义入侵、捍卫国家民族尊严的信心与勇气,也让他对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有了正确的认识。此时的他与普通士大夫不同,不蔑视、打压百姓,坚信“民心可恃”、“民力可用”,其“重民”思想在那个时代是那么闪耀。早在湖广总督任上,林则徐就依靠百姓来抓捕“开馆兴贩之人”,通过群众的大力配合,成功“收缴烟枪烟斗,及一切器具、余烟”,还为那些真心悔改的吸食者配制断瘾药丸,让两湖地区的禁烟运动取得了巨大成效。在两湖人民的心中,林则徐是真正的“活菩萨”。
同时,林则徐在抗英策略方面也提出了以人民为依托的“以守为战”之策。林则徐承认清政府在军器方面的弱势,但是也敏锐地认识到英军长途奔袭“粮饱军火安能持久”,清政府作为本土作战的一方,拥有地利与人和,正是以逸待劳。深受佛法熏陶的林则徐也深知“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在当时他能感觉到如果能够广泛动员百姓,共赴国难,和殖民者进行持久战,定可以无往而不胜、驱敌于国门之外。
总之,集儒、佛两家之大成的林则徐,在其经世致用思想之中离不开儒家与佛家两者思想的支持。通过对林则徐经世致用思想中的佛家思想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完整的认识到林则徐的经世致用思想,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林则徐本人。
[参考文献]
[1]曾霆.林则徐学佛的渊源探微[J].金田,2013,(2):106~107.
[2]朱云斌.从农田水利看林则徐的民本思想[J].福建文博,2015,(2):8~10.
[3]赖洪波.论林则徐谪戍伊犁爱国亲民思想与实践的新发展——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4~38.
[4]田田叶.传统文化对林则徐“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J].世纪桥,2012,(11):28~29.
[5]李兵.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的转变[D].安徽师范大学,2011.
[中图分类号]K2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