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2015年医师多点执业现况分析及对策

2016-11-23张煜杨微蓉杨凌刘艳

上海预防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浦东新区执业医师

张煜+杨微蓉+杨凌+刘艳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2009年9月,原卫生部发布《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广东、云南、北京等地相继试点医师多点执业,2011年7月,原卫生部发布《关于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试点范围的通知》,上海市卫生局根据要求制定下发《关于在本市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的通知》,自2011年12月15日起,上海市正式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允许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在取得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同意后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开展多点执业,医师执业地点总数不超过3个。笔者分析2012-2015年浦东新区医师多点执业注册现况,提出更好地开展医师多点执业相关对策和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①从上海市卫生监督系统使用的核心业务系统,导出2012-2015年浦东新区医师多点执业注册数据。②对浦东新区公立医疗机构194名多点执业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2份。

1.2数据处理方法

上述数据用Excel表格录入,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多点执业医师数量

2012-2015年在浦东新区办理多点执业的医师共计747人次(涉及667人),其中2012年164人次、2013年152人次、2014年211人次、2015年220人次;其中第二执业点610人次,占81.66%,第三执业点137人次,占18.34%。

2.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单从人次数分析,男、女多点执业医师基本持平,前者略多于后者,退休者占一半,本科学历、中级职称者仍为主力军,均超过半数(资料来源所限,无法统计人数)。详见表1。

2.3 多点执业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情况

多点执业医师执业范围包括内、外、妇、儿、耳鼻喉科、皮肤科、医学影像等十多个专业,其中中医、口腔、内科、外科、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依次位居前五位; 最多的是中医专业200人次,占总人次的26.77%;最少的公卫专业1人次,占0.13%。详见表2

2.4 医师多点执业机构情况

多点执业医师占半数以上人次均系医师在民营医疗机构间兼职流动,其次是来自三级医院,第三是二级医院。主要去向是民营医疗机构,其次是一级医院,第三是其他医疗机构。除去民营之间医师相互流动的因素,多点执业医师基本还是遵循了从二、三级医院流向基层医疗机构的规律。详见表3

2.5 医师多点执业期限情况

医师多点执业期限不足2年的有289人次,占38.67%;2~4年的有312人次,占41.78%;5年及以上的有146人次,占19.55%。尚未发现有违规于3点以上执业者。

2.6 多点执业医师问卷调查情况

经对浦东新区公立医院的194名多点执业医师问卷调查,大部分医师认为医师多点执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医疗资源整合和充分利用,上海的政策环境比较成熟,多点执业具有积极的作用,如调动医师积极性、提高收入、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解决看病难问题,有利于医疗资源充分利用,其中尤以“多点执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法最为集中一致。持有多点执业会部分影响医疗质量、增加医疗风险、增加政府的监督难度看法者均不足半数。大家认为制约多点执业发展的因素按比重依次为现有的人事制度、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第一执业点不同意、薪酬支付不统一、医疗事故职责分担不清等,多数认为医疗机构和医师的信息公开能促进多点执业工作的开展。详见表4

3 讨论

本研究虽然在浦东新区开展,但浦东新区的医疗服务量占全市的1/4~1/5,选取问卷调查的医师虽在浦东新区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但部分主执业点在外区医疗机构,所以本研究具有全市代表性。研究显示上海实施多点执业政策5年来,申请开展多点执业的医师占极少数,此结果与北京、广东、深圳、昆明等地一致,医师多点执业总的局面没有打开,还有诸多问题存在[1]。已申请多点执业的医师退休人员居多跟现行的人事制度有关,增加了在职的医师外出执业的困难和顾虑。调查显示多点执业医师认为“多点执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北京、深圳等地研究者曾对三级医院医师和患者分别开展调查,医师对多点执业政策都持支持态度 [2-3],患者愿意在基层医院接受大医院来的多点执业医师诊治[4]。

许多发达国家实行医师多点执业,但在发达国家医师属于社会人,国际上允许多点执业的国家对医师多点执业时间、地址、收入等均有相关约束。如:英国、日本的“4+1”模式允许医生每周5个工作日中1天可以到其他医院行医。在美国,医生以州为地域进行合法注册,但需按规定每周到社区医院坐诊1次。法国公立医院雇员在院外的收入不能超过总收入的30%[5]。医师协会负责多点执业的监督管理职能。

结合课题调查研究结果,借鉴国外多点执业的管理经验,为医师多点执业工作更好地开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逐步推进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使医师由“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其中包括实现医院法人化改革、改变由医院为职工提供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方式、改变医师培养方式等多环节 [5]。二是完善医师多点执业的相关政策,明确多点执业的时间、地点和收入等,避免医师因工作过度影响身体健康、业务发展和医疗质量,采取限制每周1个工作日出外行医、多点执业机构离主执业机构的交通时间不超过5小时 [6]、限制多点执业的收入等措施。三是加强宣传和正确引导,支持与鼓励有多点执业意向医生的合理流动,促进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7];利用媒体做好信息公开,公布多点执业医师和医院的信息,让患者有足够的信息进行就医选择,防止由于信息不通畅而造成优质医疗资源的闲置和浪费[8]。四是加强监督和管理,发挥行政机关、行业组织、执业机构和个人自律作用。医师协会对多点执业医师开展定期考评,取消不合格人员多点执业资格以保证医疗质量[9]。多点执业机构对聘请多点执业医师建立执业档案并定期向主执业机构反馈信息。医师依靠执业自律与职业道德发挥“自我监管”作用,不符合多点执业规定时及时主动申请取消多点执业注册[10]。

参考文献

[1]颜明金,严莎.医师多点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05:8-9.

[2]徐芳,刘建.三级医院医师多点执业意愿调查与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8:1519-1520.

[3]胡梦含,方鹏骞,李群芳,等.深圳市推行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制约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02:53-55.

[4]杨国胜,李惠君,李志远,等.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患者认知与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志,2014,08:20-21.

[5]谢宇,杨顺心,陈瑶,等.我国医师多点执业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01:8-13.

[6]孙凌.医师多点执业意愿调查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1,09:15-16.

[7]王琼,刘娅,孙雪,等.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实施的现状调查及相关建议——以成都市为例[J].医学与哲学(A),2014,05:50-53.

[8]孙树学,刘海燕,赵冠宏.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利益相关集团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2,31:156-158.

[9]邓娅,邓世雄.医师多点执业的研究和探索[J].重庆医学,2011,09:922-923.

[10]陈秉喆.医师多点执业监管体系的构想[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04:246-248.

(收稿日期:2016-3-16)

猜你喜欢

浦东新区执业医师
临床实习医师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
为“浦东新区法规”开启众筹模式
三缺一
中国医师节
多点执业:亟待多点助力
浦东新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建议
乡村医生执业考试辅导
行业协会在科技创新中的政策选择
对上海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定量评价
农业部解释执业兽医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