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2016-11-22武颖静

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就业问题对策分析

武颖静

摘 要: 社會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工作的开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受教育群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就现阶段来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式依旧十分严峻,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只有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观念,才能提高就业率。文章主要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毕业就业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 就业问题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60-01

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发展过程中首要关注的问题,对于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也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积极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职院校的的持续发展。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

1.毕业人数持续增加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高招人数也在逐渐上升,相应的招生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2015年夏季毕业生已经达到750万,其中高职学生大约为350万左右,上升数值较大。虽然我国的经济在持续增长,相应的就业岗位也在逐渐增加,但是,我国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依旧存在。

2.经济的增长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增长缓慢

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具有直接影响。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正在进行变革,传统产业的比重在逐渐降低,一定程度上增加 了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二、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包括了:

1.毕业生的自身状况不能满足社会现阶段的需求

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对于学科的设置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于相应的专业设置过程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导致专业培养和实际的社会需求不符合,校企合作不够紧密、广泛;并且,对于相应的就业信息不够通畅,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内容较为落后,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另外,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相应的信息较为闭塞,不能及时依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对相应的专业进行调整, 造成人才和市场出现需求出现严重脱节,使得许多学生毕业之后不能找到相应的工作,严重影响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2.高职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

就现阶段而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是以人才为中心,开展相应的经营活动,但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并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不能满足企业一线生产发展的需求,导致其不能胜任相关工作,从而形成就业难的局面。

3.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

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让人才保障。但是,在学生毕业以后,一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对自身进行定位,好高骛远,放不下架子,不能跻身到基层工作中,对于一些基层岗位不屑一顾,但是又不能和一些本科以及研究生进行竞争,并且还会形成一定的自卑心理,因此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另外,一些人在就业以后不能静下心,较为浮躁,严重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4.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完善

据相关数据统计发现,在高职学生毕业以后,只有40%的人具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自身的个性、特点等,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开拓自身的职业生涯。就现阶段来说,一些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力不够, 专业水平较低,相应的指导教师自身素质以及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不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不能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导致就业指导工作质量低下,并且,相应的教学形式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达到就业指导效果。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

1.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只有积极的对相应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有效缓解现阶段我国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高职院校只有积极依据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积极的对相应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选择一些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积极开展特色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实际训练,使其在不断的训练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另外,高职院校还有积极对相应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不仅能够满足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需求,还有满足我国教育工作开展的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有积极鼓励学生动手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2.督促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良好的就业指导观念是提高就业效率的根本,高职学生应该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为自身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还有树立正确的就业指导观念,脚踏实地,积极的从实际做起,积跬步致千里,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的需找机会;还应该从长远出发,依据自身地方实际能力选择相应的薪酬,调整好自身的心态,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保证自己有可能被录取。

3.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师资力量建设

在实际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所涉及到的知识较多,只有一些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才能胜任此项工作。高职院校要有足够的人力投入,必须组建一支专业化的高水平就业指导师队伍。因此高职院校要鼓励相关从业人员报考“职业指导师”,扩大指导师队伍,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使就业指导工作实现“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低效率向高效率转移”从而能够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四、总结

综上所述,积极的对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推动我国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还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高职院校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赞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李林阳.珠三角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珠海市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党鸿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阻滞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D

[4]孔令声,王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7):74-76.

猜你喜欢

就业问题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