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

2016-11-22李海臣

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新管理人力资源事业单位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逐渐体现出其重要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人力资源是社会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社会的进步,我国国内大多数事业单位开始就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促进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升事业单位在岗员工的整体工作效率。然而部分单位仍受传统管理理念的约束,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仍在日常应用中面临不同困难与不足。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国内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现状,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问题,诸如:奖惩机制落后、管理理念陈旧等,提出事业单位需注重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与改革,优化管理方式,引进优秀人才,建立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关键词:人力资源 创新管理 事业单位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087-01

对于我国国内事业单位而言,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主要体现为全方位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提升单位员工的综合素质与工作效率[1]。普遍而言,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涉及:员工的招聘、薪酬管理、上岗培训、人才晋升规划等。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有助于充分挖掘在岗员工的工作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自主能动性,从而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助员工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最终为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层次奠定良好的基础[2-3]。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核心地位注定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消除较为传统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措施,并通过实时总结管理经验,改进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运用现代化管理办法,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出现问题的概率,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提升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组织效率。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综述

1.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受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影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明显,而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国家形象代表,完善事业单位自身的管理体制,提高其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4]。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充分利用现有的优秀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发挥优秀人才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并采用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从根本上带动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及保证社会的和谐进步。

2.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体现其社会行政、文化、经济等职能的重中之重。现阶段,我国国内事业单位的存在在财政支出方面占据十分可观的地位。相关调查显示,事业单位的开销占据全国财政总支出的80%,同时,事业单位退休员工福利金、退休金的增长也无疑增加了事业单位支出额。正是因为我国国内事业单位在林业、农业、商业、工业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调节与主导职能,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完美展现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职能。

3.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助于事业单位开发本单位人力资源的潜力,而事业单位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目的主要体现为:通过挖掘人才的潜在工作能力,科学优化人才配置,有效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实现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创新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培养现有员工素质、挖掘外来人才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1.开发培训与奖惩机制落后

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国内事业单位对在岗员工的培训工作较少,且无明确的奖惩制度作为激励员工进步的工具[5]。对于事业单位在岗在编员工而言,他们往往是通过国家、地方组织的考试进入单位工作,由于该类考试只单纯的分为面试与笔试,因此,考官在考试过程中无法全方位考评考员的综合水平。这就表示事业单位所采用的现有招聘体制存在弊端與不足,在这种传统的招聘体制中,单位会统一安排老员工对新进员工进行工作方法的传授,即“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该种方式缺乏系统、全面的培训内容。除此之外,因大多数事业单位自建立以来都没有专业的培训日程,导致在岗老员工亦没有经历过岗位培训,所以其知识水平与新进员工对比并无优势可言,致使其能够教授给“徒弟”的技能比较简单、陈旧。上述情况则为事业单位内部的“恶性循环”现象,这种现象往往会造成在岗员工长期无进步,与社会发展步伐不统一,最终降低事业单位的综合水平与整体效率。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缺失明确的员工绩效奖惩制度,极易引起劳动量考核标准与薪资水平不相符等问题。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缺乏

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国内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尚未真正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作用,没有认识到创新化管理人力资源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完整、合理的系统性工作,而只是将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当成是发放薪资福利、管理人事档案类简单任务。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往往受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仍保留陈旧的管理理念,将主要工作用于处理单位内部的日常琐事上,无力估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实效作用,缺乏对人才的关注程度。除此之外,在事业单位中,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自主性与创新性较差,则其便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管理优势,同时,管理人员亦无法建立一支具备专业精神、管理水平较高的管理团队,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我国相关部门强调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需加大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也无法从根本上激发事业单位的创新力与内在职能。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1.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受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国内事业单位必须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及时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开始重视管理人员的领导作用,引导人力资管管理者搞好自身工作。同时,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还需向特定工作人员提供相关信息资料,为其指明单位的未来发展轨迹,明确单位需要引进、培养何种人才。事业单位还需加大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力度,加快管理改革进度,从而调动全体员工的内在潜力与工作认真度,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随着信息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逐渐进入历史舞台,这就表明公众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软件来实现信息资源管理、商务交易的相关工作。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亦需要紧跟时代脚步,开始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创新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增强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与智能化。而事业单位要想真正实现创新化人力资源管理,则其必须培养具备熟识现代化技术软件的人才,以便能够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本单位人力资源进行高效管理。

3.结合岗位的需要来进行人员的引进和管理

受传统经济模式与事业单位自身特性的影响,部分员工通过“找关系、靠门路”的方法进入工作岗位,这种影响事业单位形象的行为往往会导致事业单位出现臃肿、不合理的组织机构,大大减弱了事业单位现有高能力工作人员的自主性积极性,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4.創新人力资源管理内容

从本质上讲,创新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具体主要体现为:①确定未来发展走向,明确岗位责任,规划管理轨迹,从而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内容与事业单位的综合发展目标相一致。②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招聘制度,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扩大人才招聘范围,为优秀人才顺利进入事业单位作出铺垫。同时,事业单位还需坚持透明、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原则,并在岗位配置中满足员工的发展需求与个人素养,以便最大限度的挖掘在岗员工的工作能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度。③通过培训宣传手段,刺激事业单位的创新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④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需重视员工绩效考核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变传统的“走过场”绩效考核形式。这就要求事业单位需了解绩效考核的现实意义,建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明确考核标准,激发岗位员工积极性,发挥内部系统的潜在作用,建立组织与个之间的联动体系,并通过全程的绩效培训工作,科学规范绩效考核与评估的管理制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创新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业单位的综合水平与发展方向。人才竞争逐渐在市场竞争、社会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就表明我国国内事业单位需要确定人才的核心力量,即事业单位需要通过创新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树立人才管理理念,建立高水准人才管理模式,并将其运用于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从而挖掘单位在岗人员的潜力,激发其工作热忱,带动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中、美、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差异与中国本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研究[J].管理学报,2012,09(3):380-387.

[2]赵文红,周密.R&D团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4):61-70.

[3]胡颂.支撑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循环体系设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7):18-20.

[4]刘立云,王广立.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煤炭技术,2013,(7):293-295.

[5]芦春媛.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12(12):201-202.

作者简介:李海臣,(1968.8-),男,河南范县人,在濮阳市华龙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创新管理人力资源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