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的政治风险考量及主要成因分析

2016-11-22于海洋

2016年31期
关键词:对外投资中国印度

于海洋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掀起新的一轮印度投资热潮,但是中印作为两个相邻大国,彼此之间的投资额度并不大,受政治因素影响明显,通过研究发现印度属于高风险高机遇的国家,其国内腐败严重、战争和内乱风险高,政府办事效率低,并经常以”安全审查”为名阻挠中国企业的投资,此外“中国威胁论”的盛行,中印历史边界问题和美日战略对印的影响也会加深中国投资印度的政治风险。

关键词:中国;印度;对外投资;政治风险

中国和印度不仅是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2015年印度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中国达到7.3%,高出中国4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迅速。中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两国互补性进一步增强,贸易额不断上升,现在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样,在南亚印度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2015年在全球贸易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印双边贸易却同比增长1%左右,超过了700亿美元。即便如此,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额却不大,与印度作为亚洲的第三大经济体和金砖国家之一的地位不匹配,中国在2014年对其的投资流量仅为3.17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0.26%(1231.2亿美元),发展中经济体投资总额的0.32%(976.8亿美元)。①造成这种结果不仅仅是因为印度本身基础设施差,投资环境不佳,更多的是两国政治因素的影响,政治风险成为中国对印度投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印度投资的政治风险考量

(一)政治风险的定义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的经济开始恢复发展,国际投资尤其是美国的对外投资开始增加,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进行跨国投资的政治风险也开始逐渐受到学者重视,经过多年发展,对政治风险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至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学者斯特芬·罗伯克(StefanH.Robock,1971)认为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出现一些不连续性事件,而它们多由政治变化所诱发,并且难以预料;但只有这些不连续事件在对企业利润或是投资目标产生显著影响才能被认定是政治风险。②杰夫利·西蒙(Jeffreg D.Sinmon,1982)丰富并细化了政治风险的分析内容,认为政治风险可以分为内部政治风险和外部政治风险,突破了仅从东道国研究政治风险的传统,强调政治风险为政府的亦或社会的行动与政策,它既可以来源于东道国内部,也可以来自于外部,并且只有在它会对跨国企业经营与投资产生不利影响时,才应被视为政治风险。③尽管国内对政治风险研究起步较晚,但也有明显发展,聂名华和颜晓晖指出政治风险是指在国际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国政治、社会、法律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而给外国投资者造成投资财产及其权益的损害或损失。④陈菲琼和钟芳芳认为政治风险是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产物,政治层面主要是政府的政策和一些不可控的政治事件有关,经济层面主要受到经济结构的改变和经济的波动增长影响,文化层面则主要是说非政府机构的行为,如社会规范、文化习俗和信仰等的引起的政治风险。⑤此外,学者也会从国别、影响、预警措施甚至是量化的角度进行政治风险的分析。结合学者研究以及政治风险难以预见性和损失性巨大的特点,笔者认为,政治风险是企业在对外经营过程中受到不确定的源于东道国或源于其外的政治因素影响,从而对企业目标和利润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内涵:1、经营环境具有不连续性。2、不确定性,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3、风险可能源于内部也可能源于外部,可能是东道国内部原因,也可能是受国际因素的影响。4、政治因素的作用,必须是受政治事件的影响发生。5、对企业的利润和经营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对印投资政治风险的总体评估

政治风险对企业的对外经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并难以预测,一旦发生就可能损失巨大,越来越多的对外投资企业开始重视对政治风险的评估与研究,做好预警与应对,希望增加投资成功的可能性,减少损失。目前主要的评估方式有定性与定量分析;宏观、微观、宏微观结合等评估方式。宏观主要有霍华德·约翰逊(Howard C.Johnson,1981)提出的失衡发展与国家实力模型和哈罗德·克鲁德森(Harald Knudsen,1974)提出的国家征收倾向模型(The National Propensity to Expropriate Model),以及政治制度稳定指数评估及政治风险指数评估四类。微观分析侧重一些具体国家的具体投资项目,需要区别对待,而宏微观则是从投资国和投资企业相互结合的角度分析,更加全面具体。文章为了提高分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选取经济学人对针对中国的一个投资指数和中国社科院的国家风险评级作为对印度政治风险的评估依据。

美国经济学人自2013年起,开始制定中国海外投资指数,指数在确定排名时,“风险”占比三分一,“机遇”占比三分之二,风险包括社会冲突,军事冲突数量,EIU发布的经营环境排名等,机遇包括GDP,EIU的经济预测,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等因素。指数总共确立53个指标并分别赋以比重,经过标准化处理,最终以1到100为分值区间,对67个国家存在的投资机遇和风险加以排名。2014年,印度排名第33位,与2013年持平,属于中间水平,但是在投资风险前十强(100=风险最大),得分63.2,排名第七;在政治关系前十强(100=双边关系最差),得分为29.4,排名第六位;进而,我们关注的经济关系得分前十强(100=双边经济关系最差)得分52.7,排名仅次于第一的美国(53.8)。⑥尽管2015印度投资风险排名第28位,但仍属于高机会高风险的国家。⑦

中国社科院从2013年起也开始发布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经济基础、偿债能力、社会弹性、政治风险和对华关系等5个方面的37项指标,并将评级结果分为九级,由高至低分别为AAA、AA、A、BBB、BB、B、CCC、CC、C,其中AAA-AA为低风险级别,A-BBB为中等风险级别,BB及以下为高风险级别,样本数量也在不断丰富,2016年为57个国家,与2014年相比,总共增加了21个国家,且所增加国家中19个为“一带一路”国家。报告中政治风险部分包含8个指标,政府稳定状况主要关注执政时间、政府稳定性即宣布政策的能力以及保持政权的能力,以及军事干预政治程度三个指标;政治体系的腐败程度、政府对民众诉求的回应、政府有效性即公共服务和行政部门的质量三个指标反映政府的治理质量;法制水平水平越高,外部冲突越少对外投资的政治风险也就越小。良好的对华关系也能有效的缓解政治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该报告主要考虑的对外关系因素主要有是否签订BIT、投资受阻程度、双边政治关系、贸易依存度、投资依存度、免签情况六个指标。根据2016年最新报告,印度国家风险级别由BB上升为BBB,但政治风险在57个国家中排名第31位,与2014年持平,风险较高。而对华关系方面印度排名第53位,风险很高。⑧

结合国内外风险评估的数据可以看出,印度的政治风险还是很高的,需要警惕和关注,提前做好预警措施,以减少损失。

二、中国企业对印度投资的政治风险的原因分析

政治风险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但是政治事件是主导因素,政治风险分为对所有投资国都有影响的宏观政治风险和针对特定行业、企业、项目的微观政治风险。宏观政治风险又可以从内外因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其成因。从政治风险形成的内因来看,它更多的是东道国政治行为作用的结果,为了保护本国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出于国家安全、国家战略方面的需要,限制国外企业到本国的发展;还有因为政治不稳定因素如民族、宗教、工人罢工、战乱、恐怖主义等原因,导致的投资经营风险上升,这些这会增大政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外因分析来看,首先,主要是受投资母国与东道国之间关系的影响,有因为文化、宗教、信仰差异的原因导致彼此之间相互理解,或是军事、战略、领土等方面存在分歧;其次也就是大国因素的作用,大国出于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会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到其他国家的行为,尤其是盟国的态度和行为。微观政治风险更多的涉及到企业主体,它的抗政治风险能力一般与其所投资行业、性质和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有关,比如石油、交通等行业因为涉及到国家基础设施及战略性资源,因此发生政治风险的可能性相对于其他行业会更大。

(一)宏观政治风险原因分析

1、东道国原因

印度的腐败严重影响了外国投资者对其的投资热情,印度是世界公认的全球最腐败的国家之一,腐败甚至已经根植在印度社会的各个角落,《印度时报》曾做过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印度98%的政治家,97%的警察,88%的公务员都存在腐败行为;世界银行也曾在其发布的《腐败控制指数报告》中指出,印度的清廉状况比全球65%的国家都差;致力于反贪污腐败的国际组织“透明国际”发布“2015年度全球清廉指数”,该报告对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的腐败程度进行评分,评级从0到100,其中0表示最腐败,100代表最清廉,根据报告显示,印度得分38,属于高度腐败地区。“国大党体制”本身的缺陷、新闻媒体的不自由、家族政治和个人集权的发展,⑨使印度腐败愈演愈烈。

印度会经常以“安全审查”为名对中国企业进行限制,并且在2006年将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地区在内)、孟加拉国、阿富汗等国列为“存在威胁印度安全的敏感国家”名单,并会对港口、互联网和电信等领域进行严格的排查。⑩印度曾以国家安全为借口阻止李嘉诚对尼赫鲁信托港口(下文简称“尼港”)集装箱码头开发项目的竞标;中兴通讯也曾想在印度扩大市场份额,进入印度电信设备的售后服务市场和批发领域,但也是因为安全审查而受到阻挠;华为和中兴还提出过加入印度国内电信制造商名单的要求,也因为安全问题被拒绝。

印度劳工法较复杂,条文众多,如涉及到工作条件的就有《1948年工厂法》、《1951年农场劳工法》、《1952年采矿法》、《1970合同发(监管和废除)》四部法律,B11其他方面法律更多,不仅如此,印度劳工法对于企业员工的过于保护,不仅破坏了劳动力市场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海外投资。根据现有法律,在印度需要雇佣超过100名员工的公司必须获得政府批准,B12并且不能随意解雇工人,随意降低工资;雇佣关系超过3个月就必须签订合同,此外,企业工会的力量也十分强大,工会组织数量多,企业内、区域内、全国性的罢工频繁,必须予以重视,2014年博世因为薪资问题,导致3000人的罢工,2015年因抵制Uber及Ola等打车软件,出租车协会组织罢工一天。

印度税收制度繁琐,降低企业效率,增加经营成本。印度税收体系大体分为中央政府、邦政府和城乡政府三级,征收税种有国家增值税、中央消费税、服务税、过境税等各种繁杂的间接税种。比较特殊的是,印度27个邦都有权力根据实际需要对自己所管辖的商品、服务实施不同的税率和税法。因此,这就会造成重复征税现象严重,复杂而混乱的地方税制,严重阻碍了商品的流通与统一市场的形成,例如,不同邦对天杜叶(一种烟草)所征收的增值税,会在在4%至25.3%之间波动,企业在那些征收高增值税的邦内几乎无利可图,这会极大影响投资者的热情。尽管最近印度通过一项法案,对该国复杂的税收制度进行彻底改革。现有的混乱的邦内和邦际销售税将被统一的商品服务税(GST)所取代,但是具体实施的程度和效果还有待观察。

印度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很大,加上宗教矛盾尖锐,导致国内的恐怖活动频繁,从2006年孟买火车爆炸案和2008年“11·26”袭击以来,印度国内没有出现大的恐怖袭击事件,但这并不代表印度就是安全的,根据经济与和平研究所发布的《2015年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印度得分7.747,排名第六,仅次于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叙利亚,依然是恐怖活动的温床,不仅如此,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M·K·纳拉亚南的也在《伊斯兰国”的威胁与印度》的署名文章里指出,IS可能也在图谋控制印度,并通过互联网积极扶植“圣战主义”,通过社交媒体招募新人,这些都对印度的国内稳定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困扰,威胁印度的国家稳定与安全。

2、国际因素影响

“中国威胁论”影响着中印两国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东盟各国关系改善,经济合作健康快速发展,这让印度十分担忧,担心中国快速崛起会打破地区战略平衡,率先实现发展目标后对印度实施围堵。B13因此,在印度实行全面务实外交,推进“东进政策”的过程中,制衡中国也成为其重要目标之一。此外,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后,印度表现的也是消极,甚至制定了相应的反制计划,如“季风计划”、“香料之路”之类等,即便是中国提出拟为印度“1万亿美元的‘十二五基础设施建设”进行30%的投资(总额3000亿美元),印度也是多次予以回绝,“中国威胁论”严重影响了中印之间的政治互信和交流合作。

中印两国边境问题一直都是阻挠中印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因素,这些年来,尽管两国已经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实现了正常化,但边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实质的解决,在特定背景下,很可能会阻扰并恶化两国关系发展,近年来,中印边界较为稳定,但不时会有印度征兵边界的报道,《印度时报》2011年11月曾发表文章称,印度计划未来5年招募近10万士兵,部署在中印边界以增强印军实力,印度国防部已批准了这项耗资近130亿美元的军事现代化及扩张计划。一旦这项计划获内阁批准,这将是印军有史以来进行的最大的一次军事现代化扩张计划,也是自1962年中印战争以来印度在中印边界的最大规模部署。B14不仅如此,印方领导人频频造访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地区),企图通过人为制造“既成事实”的策略让中国让步,这些无疑会加大中印边境问题的处理难度,造成两国关系的恶化,进而对中印的经济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大国关系,尤其是印度与美国、日本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奥巴马上台以后,开始积极推进重返亚太战略,认为亚太地区对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家利益至关重要,发布《2012年国防战略评估报告》正式提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需要说明的是报告着重强调印度的作用,报告指出,印度能够促进亚太地区的长期和平与安全,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需要与印度建立长远的伙伴关系,使印度成为亚洲经济的支柱与安全提供者”。B15尽管印度对美国的报告回应十分谨慎,但是双方的战略互动明显增强,印度希望通过美国增强亚太地区影响力,拓展战略空间,美国希望通过印度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在美国确定把印度打造成“亚洲再平衡”战略的背景下,日本紧随其步伐,加强与印度的交往,双方高层互访增多,政治、经济、军事等互动频繁,2011年2月16日,两国正式签署《印日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至此,印度与日本实现在政治、安全、经济等合作领域的全面机制构建,两国确立了战略与全球伙伴关系的基本框架。日本之所以积极改善与印度的关系,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之外,也想借印度进一步扩大政治上的影响力,并且在亚洲起到遏制中国的目的;而印度的发展也需要日本的技术和资金,并借机抑制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有印度学者曾毫不讳言地说:“印度在西,日本在东,可以遏制中国的冒险主义”B16。

日本和美国的这样的大国干预无疑会加大对印投资的政治风险,有时可能会直接导致投资失败。2015年印度进行高铁项目的招标,中国和日本成为主要竞争对手,但最终印度与日本签署了价值120亿美元的高铁协议,究其原因,除了日本提供的贷款优惠条件外,印度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安全方面的考虑,担心中国修建高铁会威胁到本国的国家安全。

(二)微观风险原因分析

微观分析主要强调企业的作用。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并不顺利,在准入环节,国家安全问题和基础性行业方面频频遇到投资受阻的问题,B17除了有印度政府的限制原因之外,企业自身也有许多原因,如对当地的法律法规了解不够透彻,尤其是对外资准入制度的研究不够深入,对自动审批渠道和政府审批渠道的分析不够详细具体,对印度的税收和劳工法不够足够重视;还有企业自身没有很好的进行本地化生产,没有尽到应有的企业责任,企业没有得到当地的认可;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在印度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海尔电器(印度)公司的总裁兼CEO班那吉表示,海尔集团不会刻意强调其原产国,在印度,很少有人知道海尔是一家中国企业。不仅是海尔,联想也是如此,印度联想公司网站也并没有特别指出它是一家中国企业,事实上,该网站声称“联想的行政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的帕切斯市”,可能这会让人感到耻辱,但这确实是中国企业在印度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通过文章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国际层面、双边关系、国内三个层次进行政治风险的防范和预防。政府方面,首先,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律,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法律服务;并建立健全投资投资担保体系,虽然国内已经有投资促进局的《国别投资指南》和中国出口信保公司的《国别风险报告》,但这还不够,应该有更多的保障和激励措施,减少企业的顾虑,增强信心,促使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其次,增强与印度的政治互信,增强对话,减少摩擦,可以借助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了解。最后,积极利用中印参与的多边合作机制与对话平台,增进交流与合作。企业方面,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海外经营与管理能力,并且要重视政治风险的评估、预测和防范。对当地法律法规自觉学习并遵守,妥善处理与政府和工会的关系,密切与当地居民的关系,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中印之间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对印度投资动力和机会也相应增多,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可以增强应对政治风险的能力,提高对投资印度成功的可能性。(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注释:

① 中国商务部.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② Stefan H.Robock,”Political Risk: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July-August 1971,p.7.

③ Jeffrey.S.D.Political risk assessment:past trends and fumre prospects[J].Columbia Journal of the world Business,1982,(62):24

④ 聂名华,颜晓晖.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其法律防范[J].当代亚太,2007

⑤ 陈菲琼,钟芳芳.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政治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⑥ 经济学家情报单位.中国海外投资指数报告,2014.

⑦ 经济学家情报单位.中国海外投资指数报告,2015.

⑧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16.

⑨ 张树焕.“国大党体制”与印度政治腐败的兴起[J].南亚研究季刊,2014.

⑩ 李晓.“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印度困局”——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的困境与对策[J].国际经济评论,2015

B11 商务部国际经贸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印度,2015.

12 左连村.印度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愿望及前景[J].南亚研究季刊,2006

13 葛成.“一带一路”的中印共识:机遇与困局[J].山东社会科学,2015

14 印度耗资130亿美元增兵10万部署中印边界,http://news.cntv.cn/military/20111111/101926.shtml

15 张力.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与印度的角色选择[J].南亚研究季刊,2012

16 Subhash Kapila,“Japan—India Strategic Co-operation:A Perspective Analysis,”June 6,2000.http://www.Southasiaanalysis.org/paperl26

17 王宏军.印度外资准入制度研究——以我国企业对印度的投资为例[J].法商研究,2008

参考文献:

[1] 中国商务部.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 经济学家情报单位.中国海外投资指数报告,2014.

[3] 经济学家情报单位.中国海外投资指数报告,2014.

[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16.

[5] 商务部国际经贸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印度,2015.

[6] 张树焕.“国大党体制”与印度政治腐败的兴起[J].南亚研究季刊,2014.

[7] 葛成.“一带一路”的中印共识:机遇与困局[J].山东社会科学,2015.

[8] 聂名华,颜晓晖.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其法律防范[J].当代亚太,2007.

[9] 陈菲琼,钟芳芳.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政治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10] 王宏军.印度外资准入制度研究——以我国企业对印度的投资为例[J].法商研究,2008.

[11] 李晓.“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印度困局”——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的困境与对策[J].国际经济评论,2015.

[12] 左连村.印度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愿望及前景[J].南亚研究季刊,2006.

[13]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与印度的角色选择[J].南亚研究季刊,2012.

[14] 印度耗资130亿美元增兵10万部署中印边界,http://news.cntv.cn/military/20111111/101926.shtml.

[15] Stefan H.Robock,”Political Risk: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July-August 1971,p.7.

[16] Jeffrey.S.D.Political risk assessment:past trends and fumre prospects[J].Columbia Journal of the world Business,1982,(62):24.

[17] Subhash Kapila,“Japan—India Strategic Co-operation:A Perspective Analysis,”June 6,2000.http://www.Southasiaanalysis.org/paperl26.

猜你喜欢

对外投资中国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当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探究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企业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问题研究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