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忠于党的事业孝对父老乡亲

2016-11-22高阳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修路村干部驻村

高阳

8月24日下午,记者一行在太康县农办副主任袁忠玉的陪同下,来到马厂镇前何村。该村位于太康县东南边陲,至今仍属贫困村。来此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全面了解太康县近年来在不同领域、用不同方式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实际成效,二是“拜会”一下去年8月由周口市国税局派驻前何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韩宇南。之所以用“拜会”一词,是因为韩宇南来前何村任第一书记、帮村民脱贫致富的事迹常见于众多报纸网络,就连本次在太康县进行脱贫攻坚采访期间,他的名字也是常被提起,以至于对他既尊敬又似曾相识。

“我们村下辖前何、后何、肖堂、贾庄、王小楼5个自然村,9个自然村民组,全村453户、1989口人,耕地2362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3户,贫困人口459人……”见到韩宇南,没有太多寒暄,他便开始真诚热情地向记者介绍早已熟记于心的村情。

从谈话中可以看出,韩宇南与前何村有很多故事……

修路:让“路上游鹅”成为历史

初到前何村所看到的一幕,韩宇南至今难以忘怀。“去年8月底入村时,正赶上刚刚下了一场大雨,村里泥土路上一个水坑连着一个水坑,成群的鹅在路上游来游去,村民只能背着孩子上学,我们是沿着墙根进的村。”韩宇南向记者介绍说,“村民说,前何村‘无路的状态持续了几十年,由于村里没有路,外村的女孩都不愿意嫁到这里来。”解决前何村人老几辈出行难问题,成为韩宇南驻村后的第一件事。

为了修路,韩宇南组织召开了前何村10多年来的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当听说市里来了个大官要给村里修路时,村民们的高兴劲溢于言表,他们交口称赞,但是一说到怎么修路、钱从哪儿来等问题时,却没有一个人给建议、出主意了。“我在与村干部的交流和走访村民的过程中了解到,该村之所以长期没有解决修路问题,一是筹资难,二是人心不齐,三是没有领头人。”韩宇南说,“既然是驻村第一书记,就要为村民解决难题。资金短缺,我想办法解决;人心不齐,我通过实际行动凝聚齐;没有领头人,我就当这个领头人带着大家干。”

说干就干。韩宇南通过申报国家扶贫基金项目,争取到扶贫资金70多万元。只不过,在修路前还有一项工作要做,那就是修路基。原来,由于前何村几十年都没有对本村的路进行过任何修缮,路面坑洼不平不说,下水道也早已老化,因此铺路前,还要把这些基础工作做好。“路是国家的扶贫路,但是路基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一方面,我们和邻村达成协议,用他们村大坑里的土来填我们村的路;另一方面,我带领村干部召集本村壮劳力自行挖下水道。”韩宇南说,在他的带领下,村干部们利用一台挖掘机、10辆四轮车,拉了三天三夜共计600多车土,终于填平了村里的道路。接下来,韩宇南又带领村民挖下水道,在他的感召下,全村的大人小孩都出动了,就连在附近务工的村民也回来帮忙。很快,深2米多,贯穿前何、后何、贾庄、王小楼4个村,长达七八公里的下水道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挖好了。

2.5公里的路面平整了,路基垫好了,孩子们都买上溜冰鞋在新路上开心玩耍,瘫痪在床10多年的老人也在家人的搀扶下出门看热闹。用该村78岁的何玉顺老人的话说:“咱们村几辈的百年老路终于垫好了,再也不用晴天一腿泥、雨天淌水了。”从此,以往来前何村探亲都“按坑找家”的人们,现在开始迷路了;从此,一下雨村中道路就成为鸭鹅游水嬉戏天堂的场景也永远成了历史。

据记者了解,今年下半年前何村还要继续对村中道路进行整修,目前,太康县委农办已经为前何村解决了9公里道路项目资金90万元。“县委农办主任孔令亮认为我干得很好,怎么也要‘凑一些资金来支持第一书记的工作,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韩宇南的话里充满了底气与自信。

种植:调整农业结构助村民致富

通过修路,村民心情舒畅了,心也齐了,韩宇南也开始思考帮助村民致富的问题。在走村入户了解村民诉求和困难的过程中韩宇南发现,位置偏僻是制约前何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不假,但更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则是村民思想保守,虽然他们想致富、盼致富,但是却苦于没有门路。针对此情况,韩宇南先是召集村干部,讨论商议本村根据实际情况如何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接着带领村干部到周口的郸城、西华,以及漯河、安徽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去考察。经过多方考察,最终确定了“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的可行性方案——春辣椒与冬小麦套种模式。

方案确定了,模式敲定了,就要付诸实践。韩宇南和村干部一方面挨家挨户向村民推广这种种植模式,一方面与安徽省保银农产品公司签订了“公司+农户”订单合同。即该公司对前何村种植的辣椒按照亩产保底6000多斤、每斤不低于1.2元的价格进行统一收购,消除了村民对产品销售问题的担忧。然而,由于村民思想太过保守,祖辈都种植玉米和小麦,始终没有人敢迈出“第一步”。针对此情况,韩宇南决定通过村干部“以身示范”的方式,引导村民致富。

“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一年见成效,建立长效发展机制”,这是韩宇南对前何村调整种植结构、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所做的总结,如今这个规划基本实现了。因为春辣椒种植良好、收益可观,韩宇南又自筹资金3.12万元,买了130亩地的夏辣椒种子,这次他要召集的种植对象是村里的贫困村民。

站在辣椒地里,村妇联主任陈永丽难掩收获的喜悦:“自从韩书记来了以后,带着我们村干部外出看了好多地方,最终选择了种辣椒,我现在种了2亩8分地的春辣椒,目前共卖了1万多元,按照现在的长势,一亩地可以收6000多斤,合同定价是每斤一块二,现在已经卖到一块三四了。现在有公司订单,我们销售起来既放心又方便。以前我种的都是麦子、玉米,现在一亩地的收益顶过去的好几亩。”村民何富金种了一亩地的夏辣椒,夏辣椒的产量虽然没有春辣椒高(因为地里已经种过一季麦子了),但亩产还是可以达到4000斤。“夏辣椒才开始成熟,我边摘边卖,已经卖500多元了,而且价格还比春辣椒略高一些,每斤在一块五以上。”何富金说。

“现在,我们村至少一半村民都后悔没有听韩书记的话按照春辣椒与冬小麦套种的模式搞种植,他们纷纷表示,今年再也不能错过这个来之不易的致富机会了。”陈永丽如是说。

一年时间,50亩春辣椒、130亩夏辣椒,自掏腰包5.12万元,鼓励村干部引导示范……韩宇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其“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一年见成效,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预见,明年的前何村,会有更多村民摆脱贫困。

爱心:对待村民如孝顺父母一样

除了给村里修路以解决几辈人行路难问题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外,韩宇南对村民的亲切关爱、所表现的善良与孝顺的高尚品德,给予了前何村村民精神上和心理上无尽的温暖。

韩宇南在与村民朝夕相处的一年多时间里,倾听百姓心声,体察百姓冷暖,他时刻铭记自己入村的职责,村里的贫困户和孤寡老人是他最牵挂于心的。“社会力量是条川流不息的大河,我们的贫困村民就是一棵棵干涸的禾苗,在大河和禾苗之间,如果精准扶贫是滴灌,我就是连接水源的管道。”韩宇南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使村里的特困村民和孤寡老人感受到党的温暖,韩宇南先后筹措资金18万多元,为村民兴建了一座农民文体广场,丰富了村民文化体育生活;筹措资金4万多元,兴建了儿童之家,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积极协调市国税局的领导和同志们与驻村贫困村民“手拉手”“一对一”或“多对一”进行帮扶;积极倡导市国税局、川汇局、开发区局、稽查局、车购局、驻村工作队员全体共产党员奉献爱心捐款3.4万元,为前何村40户特困村民和孤寡老人购买了棉被、轮椅、助听器等,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还为147名留守小学生和67名幼儿园小朋友买来了新书包、文具盒。

在采访中村民告诉记者,有一次,乡民政所来村里进行养老金登记造册,200多位老人把村委会挤得水泄不通,甚至有些中风偏瘫的老人也让用车拉着赶来。因为人多,行动不便的老人进不了屋,韩宇南看到这种情况,就一个一个地把他们抱到屋里,登记好以后,又一个一个把他们抱回到车上。特别是有几个老人,鼻涕口水拉拉淌,大小便失禁,尿湿了棉裤,但韩宇南抱着他们的时候,一点也不嫌弃,就像儿子抱着父母一样,既亲切又自然。

记者问起这件事,韩宇南动情地说:“20多年前,我的母亲因胃癌来周口做手术,当时正值我给全市税务稽查学员上课,一边是受病痛折磨的母亲,一边是求知若渴的学员。最终我选择了学员,手术那天,母亲被推上手术台,我却走上了讲台,生死两茫茫……”韩宇南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当时,我就是因为工作太忙,对母亲照顾太少,没有尽到儿子的责任。现在,母亲不在了,我觉得应该把这份对母亲的爱传递给村民。”

俗语说得好:“忠孝不能两全”。但是,韩宇南在驻村以后就立下誓言,要做到“忠孝两全”。他把对母亲的遗憾,倾注在了驻村村民身上,视村民为亲人,把驻地当故乡,在真真切切做到忠诚于党的扶贫事业的同时,也做到了对村民孝顺。

韩宇南对村民的关爱以及与村民结下的鱼水情,体现在村里三岁孩童都亲切地叫他韩书记的话语里,体现在农历腊月二十八周大娘给他端来的炸好的鱼、何金忠老人给他端来的炸好的丸子里,体现在无论谁提到韩宇南这个名字都称赞其“忠孝”的评价中。

猜你喜欢

修路村干部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前郭县严抓善管强保障促村干部担当作为
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
驻村第一书记
《修路》教学设计
驻村干部切勿“喧宾夺主”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要想富先修路”先富了谁
南京一修路工人给他娘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