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乾隆与孩儿枕

2016-11-22文/韩

艺术品 2016年9期
关键词:紫檀木御制定窑

文/韩 倩

艺术・生活

乾隆与孩儿枕

文/韩 倩

一位十八世纪的盛世君王,一件憨态可掬的娃娃瓷枕,用一首诗向世人宣告他们相隔六七百年岁月的联系。

在中国历代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里,若论统治集团的汉文明程度,最高的当属清代。满族上层里,不仅有纳兰性德那样卓越的文学家,帝王自身也精通中国传统文化,高宗乾隆可为代表(图1)。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在位60年(1736—1795),文治武功,成就非凡,自号“十全老人”。他一生稽古右文,对书画、陶瓷、青铜、珐琅、玉器、漆器、古籍等,无不雅好,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置起庞大的宫廷典藏。乾隆还热衷写诗,在位期间共刊印《御制诗集》五部(图2),加上即位前的《乐善堂全集》、太上皇时期的《余集》,存世诗作超过四万首。他在揣摸把玩古物之际,每有感而发,吟咏之作六千余首①。这些咏物诗作好后,皇帝会亲自题写或旨令宫廷匠师将其镌刻在古物上,部分流传至今的作品,为了解乾隆朝鉴赏观提供了直接线索。

生活方式的差异令今人少用陶瓷制枕,古人却相信它们能清凉去热,是驱火明目、延年益寿的理想夏令寝具。孩儿枕是北宋(960—1127)定窑名品,故宫博物院(图3)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图4)的两件藏品最负盛誉。两者造型相似、体量相当,均作孩童形象,双臂交叉环抱,头枕其上,双腿相叠上翘,伏卧于榻上,以背为枕面。孩儿清眉秀目,梳娃娃髻,身穿长袍,外罩坎肩,下穿长裤,手持绣球,足蹬软靴,体态丰腴,逼真可爱。榻呈椭圆形,四面各有一海棠式开光,开光内模印蟠螭纹。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黄,底素胎无釉,内部中空,底面开两个通气孔。两件不同之处仅在于故宫博物院藏品孩儿坎肩为光素,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则满饰花纹;台北“故宫博物院”那件底部还后刻了御制诗一首,末署“乾隆癸巳(三十八年,1773)春闰御题”,并落“会心不远”“德充符”两印。

一位十八世纪的盛世君王,一件憨态可掬的娃娃瓷枕,用一首诗向世人宣告他们相隔六七百年岁月的联系。

御制诗中孩儿枕

在乾隆近二百首咏瓷诗中②,写瓷枕的计二十一首③,竟有十一首与孩儿枕相关。六首题名“睡孩儿枕”或“娃娃枕”,两首吟咏“定窑娃娃”,另有三首虽未点题,内容也在描摹孩儿形象。依成诗年代为序摘举如下:

图1 清人画乾隆古装像轴 故宫博物院藏

图2 清 高宗乾隆 御制诗初集乾隆十四年(1749)武英殿刻本 故宫博物院藏

1.三十七年(1772)《再咏定窑瓷枕》:“哇哇如有声,曲尽小儿情。入井匍匐异,覆荷妥贴平。高濂评雅合,苏轼譬尤精。梦旦吾何敢,宵衣置五更。”(《御制诗四集》卷二)

2.三十八年(1773)《定窑瓷枕》:“冶成邵局几百年,火色尽冺秘色全。是谁佳儿峥嵘然,曲肱跽肱伏卧便。背披荷叶垂朵莲,枕之而乐曾孰焉。昼寝有戒宣尼言,丙夜亦岂每晏眠。于余此在应弃捐,藉因望古置座边,武丁遥企能梦贤。”(《御制诗四集》卷十一)

3.三十八年(1773)《咏定窑睡孩儿枕》:“北定出精陶,曲肱代枕高。锦绷围处妥,绣榻卧还牢。彼此同一梦,蝶庄且自豪。警眠常送响,底用掷籖劳。”(《御制诗四集》卷十三)

4.三十九年(1774)《咏定窑瓷枕》:“头角峥嵘嶷,曲肱乐意真。已赢珊作枕,堪与锦为茵。沕若无火器,睟然见古神。如因成吉梦,良弼定何人。”(《御制诗四集》卷十九)

5.三十九年(1774)《咏定窑娃娃枕》:“荷叶荷花紧贴身,峥嵘头角嶷精神。梦羲皇者将谁待,开眼看他熟寐人。”(《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三)

图3 定窑白釉孩儿枕 高18.3厘米 长30厘米 宽11.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6.四十年(1775)《咏定窑娃娃磁枕》:“争不枣梨闹,嬉辞保傅严。锦绷曲肱卧,玉筍举头瞻。巧制传白定,晏眠资黑甜。繄予夙兴者,却置祇吟拈。”(《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七)

7.四十年(1775)《咏定瓷娃娃枕》“定州陶穴精,总角已峥嵘。阅古无火气,葆光有玉英。伏犹曲四体,醒自瞪双睛。怜尔供人寐,已恒寐不成。”(《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一)

8.四十一年(1776)《咏定窑娃娃》:“粉定写娃娃,曲肱双手义。半暝态如活,一睡乐无加。藏照意堪寓,忘怀道岂赊。蘧蘧与栩栩,饶语笑南华。”(《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四)

9.四十一年(1776)《咏定窑娃娃枕》:“白定宋犹嫌有芒,于今火气久消亡。故宜入品称珎玩,便以摛吟著勾赏。荷叶不离身作被,檀材新与卧为床,曲肱却复待人枕,乐在其中意岂忘。”(《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七)

10.四十一年(1776)《咏定窑娃娃》:“饥思食与困思眠,赤子之心无别牵。祇有大人能不失,子舆著语信昭然。”(《御制诗四集》卷四十)

11.四十七年(1782)《咏定瓷娃娃枕》:“荷花荷叶贴腰馣,跪股曲肱睡正酣。作枕却供他人寐,前三三即后三三。”(《御制诗四集》卷八十七)

样式两种

从这些诗作看,乾隆当年看到的孩儿枕应不只一种造型,除却镌刻诗3的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诗1、2、5、9、11中“覆荷妥贴平”“背披荷叶垂朵莲”“荷叶荷花紧贴身”“荷叶不离身作被”“荷花荷叶贴腰馣”等写实性描述,无不指示着枕中的荷叶形象。诗1“高濓评雅合”句有乾隆自注“濓著《遵生八笺》自言得定窑哇哇枕,与此形制悉合”,对比高濂原著“有孩儿捧荷偃卧,用花卷叶为枕者,此制精绝”④,这类枕的造型应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品相类(图5、图6)。孩童侧身卧于榻上作枕座,双手执一片大可覆身的荷叶或灵芝,荷叶翻卷成弧形作枕面。至于故宫博物院藏的一件带元祐元年(1086)纪年的残枕(图7),也曾被认为是童子荷叶式,不过,一则枕面缺失无法指实,二则与双手持荷孩童相比,此枕人物形象似乎缺少了活泼之气。

婴戏荷花形象来源于七夕的节令玩具“摩睺罗”。宋人有每逢七夕供养摩睺罗的习俗。它本是梵语的音译,为佛经中的神名。至宋代,化身为可爱的泥塑童子形象,俗称“泥孩儿”。七夕时,北宋汴京城里的主要市场都会贩卖摩睺罗,市井儿童也要穿荷叶半臂,手执新荷叶,效仿摩睺罗。⑦这一风俗延续到南宋,临安宫中的摩睺罗大者可至三尺。⑥或许正是源于这种习俗,被用作装饰的童子往往都会攀附花枝,或者手执荷叶。女性用具上出现这样的题材,取意宜男,寄托的是古人多子多福的愿望。

鉴赏品评

毋庸置疑,风雅的皇帝本人拥有很高的艺术品位,不过,这些御制诗中对陶瓷的考订与品评背后,聚集了多少博学鸿儒的智慧与心力,则是无法估算的。借由乾隆御笔题写的诗句,我们可以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精英群体对定窑的鉴赏观。

从咏孩儿枕诗征引的内容看,乾隆朝对定窑的认识深受宋明古董著述的影响。如上引“高濓评雅合”句借《遵生八笺》

图4 定窑白釉孩儿枕及底部题诗等细节 高18.5厘米长27.7厘米 底径31厘米×1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注释:

图5 定窑白釉童子擎荷枕 高15.6厘米 长20.8厘米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图6 定窑白釉酱地剔花牡丹纹童子擎荷枕 高17厘米 宽22.5厘米 长18.5厘米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

讲枕之造型,其后又接“苏轼譬尤精”,若结合乾隆四十年(1775)御制诗《咏定窑凫莲盘》中“斐若暗花蔚,东坡盖谓斯”自注:“东坡诗定州花瓷琢红玉,今定窑艳无红色者,故俗谓之粉定,而暗花者多,则亦合花瓷之称矣。”(《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一)大约亦是以“花瓷”句讲枕上装饰。与清人《南窑笔记》提到定窑装饰工艺有印花、拱花、堆花三种,通称“定州花瓷”的理解一致。又诗9“白定宋犹嫌有芒”,参照乾隆五十九年(1794)《咏定窑碗》诗中“尔时犹厌芒”一句自注:“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云: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盖其时新陶初出,火气未除,是以不贵。今则已阅七八百年,古泽幽光,且以罕觏称珍,自不同当日矣。”(《御制诗五集》卷八十六)显然,乾隆认为放翁所言“有芒”指“光芒”,即新烧陶瓷的火气,今日学者多相信它是指无釉毛涩的“芒口”。不过,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今见的定窑瓷器已远超过清代宫廷收藏,以新近的资料苛责古人研究,本就有失公允,加之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今人的认识若不高出古人反该遭受谴责。

图7 定窑白釉枕(残) 残高11厘米 长15.2厘米 宽9.2厘米底部墨书“元祐元年八月十七日置,□□谨记此” 故宫博物院藏

图8 -1 养心殿内景

以枕言志

“摩挲钟鼎,亲见商周”道出了历代古物收藏者的情怀。乾隆也反复强调鉴赏陶瓷绝非玩物丧志,而是以古鉴今,并借此塑造个人勤勉自律的圣君形象。诗1中说“梦旦吾何敢,宵衣置五更”,可见皇帝勤于朝政,晚睡早起。诗3“警眠常送响,底用掷籖劳”句自注云:“《吴越备史》载武肃王钱镠在军未尝睡,每用圆木作枕,熟睡则欹,名曰警枕。而陈武帝尝敕鸡人投铜籖阶石之上,令枪然有声,以警宵眠。此枕动摇,则内有声,或亦警枕之类欤。”引用两则典故暗含居安思危,效法先贤楷模的用意。当然,今天我们知道瓷枕在制作过程中,为避免烧窑时枕内密闭空气热涨爆裂,两侧或底部要开通气孔,装烧过程中如有胎土等杂质不慎入内,烧结后无法取出,就会“动摇有声”。

此种勾勒自强不息圣王形象的诗句屡屡出现在乾隆笔下,而以吟咏瓷枕诗最为集中。乾隆以枕为明志的载体,大抵还因为可以假托梦境神交于先贤圣王,以获得启示。诗8、5“饶语笑南华”“梦羲皇者将谁待”,直接表露了与南华仙人(庄子)、伏羲梦中相见的渴望。诗1后有跋文:“孔子之叹,盖以不能行周公之道而已。程朱之注,乃以为盛時,果于梦寐之间曾见之,及老而衰遂不复见,其然岂其然哉。夫梦由心想,其实幻境,至人无梦,且不必言怪力乱神。夫子所不语梦而常见周公,岂不近于四者乎?今人于难行之事,未逢之人,率云不曾梦见夫子之叹,亦如是而已。语本平易,何必穿凿为奇?且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是夫子诚欲浮海乎。若以为果常梦见是子路之喜,其不识圣人之意远矣,因用其事故并识之。”乾隆对孔子“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程朱注文⑦的批判之辞,已言明与圣人梦中相会乃为虚指,实则是行圣人之道的决心。

图8 -2 养心殿外景

图9 景阳宫位置示意图

图10 寿安宫匾额

图11 咸福宫匾额

《活计档》中孩儿枕

乾隆咏孩儿枕诗的写作年代集中于三十七至四十一年,其后四十七年又一首。这与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简称《活计档》) “广木作”在三十六、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年多次提及“定瓷娃娃凉枕”的时间大体吻合⑧。因内容大同小异,仅详录一则,下节略:

1.(三十六年五月)初三日库掌四德五德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定磁娃娃凉枕一件(随红木莲花水座,王际华进,肘膝有缺釉,耳有磕,耳后、脑后、发髻、足掌俱有火裂)。传旨:着配文雅座先呈样,钦此。于本月初十日库掌四德五德将磁娃娃一件配得锦袱万卷书式合牌座样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照样准做,钦此。于七月初八日库掌四德将定磁娃娃凉枕一件配得紫檀木座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进,交懋勤殿刻字。于十月初八日库掌四德将定磁娃娃一件随紫檀木座懋勤殿刻得字持进,安在奉三无私呈进交淳化轩讫。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卷34,页637

2.(三十六年十一月)初三日……太监胡世杰交磁娃娃一件(随紫檀木座)。传旨:将磁娃娃转过安设另下槽安稳,其旧槽补平……初八日……将现做未完定磁凉枕木座……呈览。奉旨:座上配白绫垫,按木座落槽处,用整绫盔,钦此。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卷34,页657

3.(三十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太监胡世杰交定磁娃娃凉枕一件(热河带来)。传旨:着配紫檀木罗汉床、宋锦垫,钦此。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卷36,页496

4.(三十九年五月)初三日……太监胡世杰交定磁娃娃一件(于敏中进)。传旨:照从前做过紫檀木罗汉床一样成做一件,得时配宋锦垫……本月十五日……配得罗汉床木样……呈览。奉旨:照样准做……九月二十二日……持进安在奉三无私呈进交景阳宫讫。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卷37,页350

5.(三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太监胡世杰交定磁娃娃一件(随紫檀木罗汉床锦垫)、定磁娃娃一件(随紫檀木座)。传旨:将紫檀木罗汉床上中间背板转过安设,将素面向里,周围起线,堂内刻诗,另配宋锦垫,先挑锦呈览。其余定磁娃娃一件,木座做材料用,亦照样配做罗汉床、宋锦垫,钦此。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卷37,页360

6.(四十年十一月)初二日……太监胡世杰交定磁娃娃一件(随罗汗床、锦褥,系畅春园库贮)。传旨:着照先前做过紫檀木罗汉床、宋锦垫一样配做,先呈样……本月初十日……画得罗汉床纸样一张……呈览。奉旨:照样准做……四十一年正月十一日……呈览。奉旨:磁娃娃随床垫交懋勤殿刻诗,其旧罗汗床锦褥做材料用,钦此。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卷38,页567

7.(四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员……太监王忠交定磁娃娃一件(随木座,蒋赐棨进)。传旨:着另配紫檀木罗汉床、宋锦垫,其旧座做材料用……四月二十九日……呈进原处讫。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卷38,页602

另,“土定”

8.(三十八年五月)初三……太监胡世杰交土定娃娃一件(随紫檀木座)。传旨:着配紫檀木罗汉床、锦垫,其旧座做材料用……本月初六日……配得罗汉床木样并配得黄布褥子样……呈览,随交出宋锦一块。传旨:俱照样准做,其褥子用交出宋锦成做……九月二十三日……将定磁娃娃一件配得紫檀木罗汉床宋锦垫……呈览。奉旨:交景阳宫……十月初十日……呈进讫。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卷36,页492

图12 彭城窑仿定窑白釉孩儿枕高22厘米 长36厘米 宽1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图13 白釉珍珠地划花枕高12.6厘米 面径33.4厘米×29.9厘米 底径29.9×25.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由上可知,乾隆对孩儿枕的典藏非常用心,从臣工持进、配置架座、锦垫,到选择精品镌刻御制诗,再决定陈设和收藏地点,无不按时、依序地进行。尽管,档案与传世文物已难一一对应,但透过器物上种种刻意加工的痕迹,我们依然能够体会乾隆皇帝建置宫廷陶瓷收藏的宏图大志。

来源与加工

乾隆收藏的前代文物,一是承继历代宫廷旧藏,二是宫廷外部官员的进奉或籍没财产。档3、6记录的孩儿枕分别为“热河带来”“畅春园库贮”,档1、4、7则为王际华、于敏中、蒋赐棨进奉。在乾隆时期贡单中,也可检索到臣工进奉的定窑孩儿枕,如“二十五年八月初四日淮安关监普福进‘定窑枕式磁娃’,交养心殿内”(图8)⑨“三十八年三月十六日淮安关监督伊龄阿进‘定窑孩枕’,交郑玉柱”⑩“四十年八月初四日内务府大臣金简云南进‘定磁娃娃’,交郑玉柱”。 养心殿自雍正开始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郑玉柱是乾隆时期的总管太监,这些臣工进奉孩儿枕的去处揭示了与乾隆密切的关系。

对于入藏宫廷的前代遗物进行加工改制,是乾隆皇帝赏鉴古器物的重要内容之一。配木座和锦垫是对孩儿枕最常见的改动,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器物,无可厚非。乾隆对其颇有要求,不但旧有附件均换新做,样式设计也需呈览决策。一般为紫檀罗汉床式座、宋锦垫,偶用过白绫。具有破坏性的加工是刻字,若如档5那种刻在木座上倒也无妨,但乾隆更常做的如档1、6记述直接命人在文物上刻字,刻字地点在懋勤殿。台北“故宫博物院”那件刻御制诗的孩儿枕,是否即为档6记载,至少从时间上讲不排除此可能,因为孩儿枕上诗作于三十八年,刻诗档案是在四十年。这类带有乾隆御制诗的文物为后世收藏界视如拱璧,民国时就出现过为抬高价格而伪造御制诗刻于古瓷上的行为。

陈设与流传

观察上述档案中孩儿枕的去向,明确记载的有档1淳化轩、档4、8景阳宫。淳化轩位于长春园中宫中路偏北,建于乾隆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1768—1770)间,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三园之际。乾隆在四十八年(1783)《新正乐寿堂》诗注中说:“长春园之淳化轩先已落成,原为归政后园亭憩息之所。宁寿宫之乐寿堂乃仿其规制为之。”(《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三)景阳宫(图9)为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清代为收贮图书之地。后院正殿为御书房,面阔五间,明间开门,乾隆时因藏宋高宗书《毛诗》及马和之绘《诗经图》卷于此,御题匾额“学诗堂”。

图14 白釉印花天禄流云纹花口方洗高4.6厘米 口径14.8厘米 足径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图15 白釉印花天禄流云纹花口方洗高4.6厘米 口径14.8厘米 足径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宫旧藏文物上有一种特殊的参考号,是清室善后委员会1924年—1930年全面清点故宫文物时的编目。当时以宫殿为单位,用《千字文》中“天地元(玄)黄,宇宙洪荒”代表每个宫殿进行编号,如乾清宫为“天”、坤宁宫为“地”等。其下设总号、分号:橱柜箱架各为一总号,以汉字书写;放置其内物品则属总号之下分号,以阿拉伯数字标记 。以器物的参考号为依据对照《故宫物品点查报告》,即可得知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时,这些物品的存放位置。如故宫博物院孩儿枕(参考号:阙七二一)放置于寿安宫(图10)一木箱内,内盛“金漆碗盒及磁人料器不计数”,详细品种未登记 。台北“故宫博物院”孩儿枕(参考号:为五二六)存放于咸福宫(图11),账上名称为“白瓷枕头(底有乾隆御制诗)” 。据清室善后委员会记录,他们进入这两座宫殿时,室内堆满桌椅箱柜等物,显然在清末已作为库房使用,乾隆皇帝曾经的案头珍玩亦在此蒙尘。

猜你喜欢

紫檀木御制定窑
紫檀木边嵌玉 石楼阁图挂屏
南宋《太宗皇帝御制戒石铭》碑(梧州本)
青玉雕御制诗描金长方形插屏
定窑剔花技艺浅析
唐代定窑“装饰纹”探秘
定窑
乾隆御制“湘江秋碧”
乾隆御制嘎巴拉式盖盒
现代红木家具鉴赏
——话说紫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