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2016-11-22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0期
关键词:卡压收治传导

王  德

(抚顺市第二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0)

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王 德

(抚顺市第二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0)

目的 对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共92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将92例患者通过抽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其中一组患者使用手术的治疗方式,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注射液,称为观察组。然后对比两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观察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运动神经末梢的传导速度为(44.87±2.88)m/s,感觉神经末梢的传导速度为(47.56±5.72)m/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P<0.05)。结论 针对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甲钴胺注射液,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升神经传导速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神经卡压综合征;甲钴胺;手术治疗

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某些周围组织对周围神经造成了压迫,从而引发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以及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对于此类病症,以往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共92例,对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共92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将92例患者通过抽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

对照组:该组共26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为(43.25±0.75)岁。经过超声诊断,尺神经卡压和正中神经卡压各有15例(32.61%),16例(34.78%)为桡神经卡压。观察组:该组共25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为(43.24±0.74)岁。经过超声诊断,14例(30.43%)为尺神经卡压,17例(36.96%)为正中神经卡压,15例(32.61%)为桡神经卡压。两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性别分布以及平均年龄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计算,能判定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对照组:该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实施神经松解手术,确定手术切口后,将皮肤和皮下组织筋膜逐层切开,针对不同病变,将神经周围粘连松解,切除囊肿和增生机化组织,沿着神经走行彻底松解,直到外膜色泽正常处。对于肘管综合征患者,需同时使用尺神经肌内前置。观察组:该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方式和对照组相同。在手术过程中将0.50 mL的甲钴胺注射液注入受损神经周围,然后缝合手术切口。隔日再次注射,需持续注射1个月[2]。

1.3 评价指标:对两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进行统计对比,当上述评价指标的数值更高时,可确认手术治疗的效果越显著。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治疗对比数据,均需接受统计学软件SPSS16.0的计算,均数±标准差用以表示神经传导速度,组间通过t检验对比,当有P<0.05时,可确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运动神经末梢的传导速度为(44.87± 2.88)m/s,感觉神经末梢的传导速度为(47.56±5.72)m/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

3  讨 论

神经卡压综合征作为骨-纤维管、室压迫综合征的一种,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交感神经受累症、休息痛、放射痛以及Vallex现象[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超声仪器的发展,高频超声可以将神经的形态、结构以及卡压的位置和病因清晰地显示出来。能够在手术前进行准确定位,为临床诊断和手术的实施提供了直观有效的依据,是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式。

早期患者可实施保守的治疗方式,若此治疗方式无效,则需采用手术的方式对神经进行松解,在手术中将受压的神经充分显露出来,检查并且消除一切引起压迫的因素。至于肘管综合征患者,通常采用尺神经前置术进行治疗,旨在将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因素完全解除[4]。

据相关临床实践表明,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更佳。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辅酶B12,这种注射液可以促进磷脂的合成,以及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对受损的神经细胞进行修复,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在局部封闭的环境注射甲钴胺,可以使甲钴胺保持较高的浓度,使神经组织易于吸收。此外还可以通过甲基转移,刺激神经膜细胞蛋白质合成,减少神经传递物质[5]。

经过本次的调查研究,观察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运动神经末梢的传导速度为(44.87±2.88)m/s,感觉神经末梢的传导速度为(47.56 ±5.72)m/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P<0.05)。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甲钴胺注射液,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升神经传导速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1] 秦大平,张晓刚,宋敏,等.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J].西部中医药,2011,24(11):75-77.

[2] 林军,蓝利东.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43例[J].中国药业,2011,20(3):63-64.

[3] 顾力军,常德有,沈红强,等.铍针与毫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对照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30(2):125-127.

[4] 崔婷婷,王辉,陈丽浓,等.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影像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5):949-950.

[5] 孙建华,刘翠法,韩森东,等.手术治疗肘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J].中国骨伤,2010,23(5):392-393.

R741

B

1671-8194(2016)30-0091-02

猜你喜欢

卡压收治传导
医院跨科收治患者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关于公安机关对特殊涉毒人员收治管理问题的研究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紫铜管卡压连接施工技术分析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卡压性神经损害的另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