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初探

2016-11-22张晓丽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阅读初中语文教学

张晓丽

[摘 要]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上有了很多的变化,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提高学习效率是面临的教学问题。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主课,搞好教学关系到学生以后的中考、高考。我们要让学生在初中阶段有良好的学习素质,在教学中探究实效性的教法来搞好语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兴趣为导;阅读;教学

一、兴趣为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学生而言,什么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呢?除了考试的压力或者未来的思考,最主要的就是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只有喜欢语文才能学好语文。很多学生都表示以前很喜欢语文,但是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尤其语文背诵的知识较多,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情况并不是少数。尤其是一些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单纯的知识灌输式教学,甚至直接照本宣科,讲课的时候面面俱到,生怕给学生漏掉一个知识点。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下,学生不过成了机械的重复者或者简单的脑力劳动者。长此下去,学生怎么会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即使曾经有的爱好也被题山题海给消灭掉了。一些教师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创新教学方法,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更新教学方式,但是这种尝试过于带有个人色彩。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作为教师的个人色彩,而没有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角度出发,这种极具个人色彩的教学只会成为少数学生喜欢的东西,绝大多数学生会成为试验品。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生动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针对初中生特有的身心特质设计的教学过程或者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让他们真正爱上语文。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起来自然就会事半功倍。其实说到底就是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转被动为主动。一堂让学生充满兴趣的课程应该是知识含量丰富而充满欢乐的,学生能在其中快乐地学习,而教师在其中也可以快乐地授课。笔者曾经尝试在一篇课文的导语中使用了悲伤和快乐两种情绪,收到了截然不同的反映。这个案例就说明快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其次,要有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师也有足够的功底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法。有的教师认为某个教学方式或者教学方法好就长期使用,从开学到学期结束都是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这绝对会影响学习的兴趣。也许在第一次接触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时候感觉很好,但是如果总是这种教学方式,甚至学生都能猜到你之后要做什么想要表达什么,那么即使你的教学设计再精彩,你的教学功底再深厚,都不能在后半学期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对于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时期,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二、教师要有自我提升的意识

密切关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新成果,使认识和实践及时跟进。新的课改成果凝结着众多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潜心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我们要及时了解、及时吸收,使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少走弯路,而且如果能将我们自身的探索与他人的成果有机结合,还可望生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更为适用的教学策略、教学路径等。我们关注的渠道主要有相关的专业期刊、专业网站、专家博客、有关专著、各层级的研讨会、培训班等。不仅要看、要听、要学,还要深入思考,及时归纳梳理,弄清楚各路成果的来龙去脉,内化成自我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很快也能成为专家学者,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树立团队意识、攻坚意识,整体提高语文教育水平。试想如果没有全国范围的自上而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氛围,靠一个个教师的个人努力在数年内要把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水平提高到现在的程度是多么困难。在一个相对关联密切的单位区域内,比如一所学校或校内的一个年级组,能真诚地联合起来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肯定比个人单枪匹马奋斗其成效要显著得多。在一个真诚合作的团队中,不仅能使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还能使个人的潜在能量得到充分的发挥,成员间优势互补的效应得以充分的显现。

三、重视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是学习的有效手段,与作品对话、与作者交流、与自然交友、与别人沟通的活动,可以采用朗读、泛读、默读、研读、背诵等方式,不同方式的读,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比如,课文朗读,通过反复的有感情地朗读学习,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情操;课文研读,是对内容深层次的把握,逐字逐句的阅读,弄懂字、词、句的意思,把握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略读,对课文内容不求甚解,做大致的了解,阅读速度较快;赏读,突出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保证学生宽松、自由、开放的阅读时空,让学生有时间读、有心境读,追求一种读书的无扰与无我,一种从容与自在,读出感觉来,融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心灵放飞于语言的天空里,从而产生或喜或悲,或敬或憎的情感体验,为人生的未来发展构筑起一座精神的家园。

阅读是广义的,不只是书本的文章,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思维,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来自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如果课内阅读是点的话,课外阅读就是面,点面结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互相促进和提升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自由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小说、散文、神话等。另外,学生可以订阅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报纸杂志,如《语文报》《读者》《微型小说选刊》《中学生阅读》等。教师应把教学大纲中指定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的篇目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用节约的零花钱买书,以备自由阅读时人人都有书可读。这种阅读方式给学生开放了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深受学生的欢迎。

教师要营造一种大的语文学习氛围,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外阅读指导很重要。首先强调读,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而让学生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能进行思考:我究竟需要什么?什么东西对我最有用?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不是教师把书本知识讲给学生那么简单的,我们要按照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进行实践,按照教学的规律来教育学生,这样的教学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教学顺利开展,达到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阅读初中语文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