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匠谷”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
2016-11-21
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位于唐山湾生态城,东临溯河,西接通海路,北临华北理工大学,南至滨海大道。项目占地总面积19.7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3.7平方公里,内湖水域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80亿元,建设周期为6年。计划通过新建、迁建、改建等方式引进国际、国内教育资源,建立国际化职业院校17所。通过校企融合、教城融合、产城融合,集聚约20万人口,形成曹妃甸城市教育功能板块,着力打造“‘职教胜地、工匠摇篮—— 中国匠谷”,为宏大的曹妃甸现代工业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与科技支撑。
“中国匠谷”引入“美国硅谷”、“中国硅谷”概念,在中国新型工业聚焦带上的某一点,密集布局应用型职业教育院校,源源不断地供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劳动力,形成人才谷地,从教育供给侧支撑经济结构转型的发展现象。中国保信意图在曹妃甸这个工业节点上,打造“职教胜地,工匠摇篮”,为中国工业的百年基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从而最终形成享誉全球的“中国匠谷”。
项目建设周期为六年,分三个阶段实施。首期计划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完成3所院校建设;第二阶段为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再完成3所院校建设,形成总占地3300亩,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的职教城起步区;第三阶段为2017年10月至2022年12月,以市场为导向,承接11所京津冀教育产业转移院校,并通过产城配套,发展商务居住、创新创业、总部经济、旅游观光等服务类产业链,最终形成约20万人口的中国第一海港职教城。
曹妃甸是正在崛起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大格局中,曹妃甸处在极为重要的战略支点位置上。国家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京津冀铁通发展示范区、国家级石化基地和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于一身。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曹妃甸的发展,殷切希望把曹妃甸建成“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窗口,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曹妃甸也是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桥头堡,拥有我国北方得天独厚的深水大港(目前世界排名第五),是国家级、世界级的新型工业化基地。这里集中了石化、矿石、能源、钢铁、建材、汽车、装备制造等多家大型企业,和上千家中小企业。除传统产业外,高新技术、新能源、环保、物流、科技、文化、教育、电子信息、旅游观光等新兴产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聚集。
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以“筑城兴教、兴教聚产、聚产旺港”为目标,致力把职教城建设成为“宜业、宜学、宜居、宜游的滨海新城”,创建以应用技术大学为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为骨干、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试验区,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智慧化的中国第一“海港职教城”,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
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立足曹妃甸、服务新唐山、融入京津冀、面向东北亚”的办学定位,基于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合作、共享”发展理念,着力建设五个特区,达到三个第一(五个特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混合制办学创新区、京津冀现代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引领区、生态智慧型职业教育先行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实验区;三个第一:中国第一海港职教城、中国第一所混合制应用大学、中国第一个京津冀现代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改革试验区)。以“产教融合、教城互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规划概念,以“建城引人、引人造市、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为发展理念,形成办学、发展、开发的新模式,即:政企校研一体的办学模式,政府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服务社会;港产教城一体的发展模式,港口、产业、教育和城市融为一体共同发展,完成筑城兴教,兴教聚产、聚产旺港的目标;居业学游的开发模式,把职教城建成宜业、宜学、宜居、宜游的现代滨海城市;工学创评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高起点谋划、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运营,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业。
借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之机,顺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势,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应运而生,破壁而出,临海崛起。目前,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正在以“夙兴夜寐、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紧张开展规划建设,让蓝色梦想植根在这片热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