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题咏的地名和风景

2016-11-21谢红生

贵阳文史 2016年5期
关键词:龙场阳明王阳明

谢红生

王阳明即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明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为排斥异已,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20余人下狱。时任兵部主事的王守仁抗章救援,被廷杖四十,谪龙场驿丞。明正德三年(1508年)三月,王阳明赴龙场驿,写有《因雨和杜韵-赴龙场作》:“晚堂疏雨暗柴门,忽入残荷泻石盆。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客途最觉秋先到,荒径谁怜菊尚存。却忆故园耕钓处,短蓑长笛下江村。”在此期间,王阳明不仅创立“知行合一”学说,亦命名住在地名、题咏贵阳乃至贵州山水风光,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王阳明将到贵州后的第一个住处命名为玩易窝,自此成为地名。王阳明所到龙场驿系明代奢香夫人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建“龙场九驿”之第一驿,所在地名幹坝龙场,位于现今修文县城南龙场镇新春村。民国《贵州通志·建置志》记载,龙场驿仅有“驿丞一名,吏一名,马二十三匹,铺陈二十三副。”龙场是水西土司辖地,故驿站经费亦由土司设馆田36亩供给,杂役则由其属下田户自备走供。王阳明到任后因驿站无法住宿,便蜗居在不远处小山的一个天然溶洞里,随后又在洞旁荆棘丛中搭建一间极简陋的草棚,并作《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诗文为记:“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迎风亦潇疏,漏雨易补缉。灵濑响朝湍,深林凝暮色。群僚环聚讯,语庞意颇质。鹿豕且同游,兹类犹人属。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王阳明由于在洞里研究《易经》有所得,因此命名这个山洞为玩易窝,并撰《玩易窝记》曰:“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无名山洞自此得名。岁月沧桑,物是人非,如今仅洞口昔日王阳明讲学处石马遗迹尚存。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玩易窝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阳明更东洞地名为阳明洞,并作《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诗三首:“其一、古洞瑀荒僻,虚设疑相待。披莱历风磴,移居喜幽垲。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穹窒旋薰塞,阿坎仍扫洒。卷帙漫堆列,樽壶动光彩。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其二、童仆自相语,洞居颇不恶。人力免结构,天巧谢雕凿。清泉傍厨下,翠雾还成幕。我辈日嬉偃,主人自愉乐。虽无棨戟荣,且远尘嚣?。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其三、我闻莞尔笑,周虑愧尔言。上古处巢窟,杯饮皆污樽。沍极阳内伏,石穴多冬暄。豹隐文始泽,龙蛰身乃存。岂无数尺榱,轻裘吾不温。邈矣箪瓢子,此心期与论。”1508年秋季,王阳明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移居至龙场驿东北约三里远东山的东洞。东洞洞中有洞,前后三通,虽周围“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但相对玩易窝而言宽敞明亮。王阳明在洞内垒石为床,抓紧时间学习、思考,在洞中写作《五经臆说》等篇章。在龙冈居住三载,王阳明忆历代儒家之道,参悟古今之理、世道人心,终于悟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学术精髓,为后来的王学体系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这就是中华思想史和文化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由于在这里思有所得,王阳明又改东洞名为“阳明小洞天”,阳明洞从此成为地名。康熙《贵州通志》记阳明洞:“在修文县北三里,王文成谪居龙场时游息其中,旧名东洞,改名阳明小洞天,题有碑记。”《黔记》载:“洞有明御史合江冯晋卿崇祯己卯(1639年)所立碑文,颇简直,而字迹多患灭。”自明朝至今,阳明洞题有:“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43幅摩崖和大量碑刻,为咏记此地风景、歌颂王阳明的内容,阳明洞天下闻名。

王阳明在当地少数民族的帮助下,在阳明洞旁修建了一间作为居室和书斋的茅屋,起名何陋轩,并专门作《何陋轩记》说明:“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龙场之民老稚,日不视予,喜不予陋,益予比。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题何陋轩联:“何陋辟仙居,山水有情皆入赏;其文延圣位,烟霞无恙任追思。”此外,王阳明亦作《龙冈新构》二首:“其一、谪居聊假息,荒秽亦须治。凿惸杂林条,小构自成趣。开窗入远峰,架扉出深树。墟寨俯逶迤,竹木互蒙翳。畦蔬稍溉锄,花药颇薙莳。宴适岂专予,来者得同憩。轮奂匪致美,毋令易倾敝。其二、营茅乘田隙,洽旬称苟完。初心待风雨,落成还美观。锄荒既开径,拓樊亦理园。低檐避松偃,疏土行竹根。勿剪墙下棘,束列因可藩。莫撷林间萝,蒙茏覆云轩素昧农圃学,因兹得深论。毋为轻鄙事,吾道固斯存。”《黔南识略》载:“洞中爽朗轩豁,可坐百余人,旁有何陋轩、君子亭旧址。”

在龙场担任驿丞期间, 王阳明以所居为龙场驿旁山冈为名,在东山上创建龙冈书院,招收“诸夷子弟”,以“知行合一”学说、《五经忆说》开导启发。王阳明创立的“心性”之学独树一帜,名声不胫而走,甚至有人从中原远道而来追随。随着学生日益增加,何陋轩显得狭小难容。于是,乡民又帮王阳明建了一栋更为宽敞的房子,也就是龙岗书院。阳明书院门口题联:“池边小屋低于艇;江上青山峭似诗。”《教条示龙场诸生》等篇章就是王阳明在书院写成的。书院内建有一堂,王阳明取《尧典》“寅宾出日”之意起名为宾阳堂,明、清时期多次维修、改建。遗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贵州粮储道孙起端录王阳明《宾阳堂记》石碑和明对联“朝南服文饰,居驿而起;有西园胜慨,此堂增辉。”“天为西南兴绝学;道从洙泗得真传。”可惜宾阳堂在1991年1月毁于火灾。王阳明离开龙场后,当地苗彝诸乡民把东山奉为圣地,大家相约从此不在山上放牧采樵,东山因此至今郁郁葱葱,风景独好。日久天长,龙岗书院逐渐废圮。至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知县秦睿复建于察院山顶。乾隆五十三年知县宋铎与邑人喻彦圣于原址捐修阳明祠16间及围墙甬壁。道光八年(1828年)知县觉罗崇兴补修书院,知府色卜星拨寺田收谷十石、银八十余两以增束修资。咸、同间频遭战火,半就倾圮。同治十年(1871年)知县刘侣鹤变卖绝产修葺,借作公署。光绪元年(1875年)恢复书院,光绪十一年(1885年)学政杨文莹题匾“读书立志”,光绪二十年(1894年)知县李崇峻题“阳明学舍”匾于讲堂。龙岗书院影响深远,后人题咏甚多。清代同知余则春题:“何地无才,愿诸君努力纯修,须造到母敛儒林,山湘忠烈;此邦不陋,惟及时扫除旧俗,直上规武乡经济,新建勋猷。”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举人,曾任贵州按察使的易佩绅题:“榛莽忆初开,曾经偃武修文,非犹八万军民府;菁莪欣再造,自此升堂入室,勉侧三千弟子班。”李崇峻题:“书院此开先,合全黔学校如林,仰溯龙冈崇正脉;贤关今在望,看四壁云山结彩,旧题鸿笔振斯文。”“修邑曾来大理学;文坛定有飞将军。”清代袁杏村题:“旧典纪咸平,讲席曾传朴长史;新疆仗经略,登台重见武乡侯。”清代杨佩芬题:“地号符南阳,学舍宏开,但愿育才追葛相;版图入北宋,史书多漏,谁知阐教始杨公。”此外,在龙岗书院还有许多题联:“居近识远处今知古;研经赏理敷文奏怀。”“蓄得奇书且勤读;忽逢佳士喜同游。”“清坐使人无俗气;读书何计策新功。”“能令水石常在眼;任有闲忙不负诗。”“楼台四望云烟合;草木一溪文字香。”“有威可畏,有仪可象;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画桥碧阴,明漪绝底;绿杉野屋,好风相从。”“句里江山随指顾;城南钟鼓斗清新。”“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王阳明昔日在龙冈山顶建有一亭,是其观景、言道、抒情的去处。当时,亭周围竹影摇曳,王阳明以竹有君子的“德、操、时、容”四德,取名君子亭。君子亭题联有:“别开小径连松路;忽有朱栏出竹间。”“聊开禊席临流水;又与风光作主人。”现今君子亭为清光绪年间所建,为底层回廊、二重檐六角攒尖顶木构建筑。亭左竖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贺长龄书录王阳明《君子亭记》。蒋介石曾于1935、1943、1946年三游阳明洞,最后一次在君子亭下石壁手书留下“知行合一”摩崖;亭南岩壁有张学良幽居于阳明洞时题“静静纯一”刻石。

王阳明在担任龙场驿丞期间,行走于贵州山水之间,记、题多处黔域风光。因龙场属水西土司辖地,土司首领安贵荣屡赠财物,而王阳明只收驿丞应得部分,并表示感谢。后二人相知熟悉,王阳明便应安贵荣之请,为水西的象祠撰写《象祠记》并亲笔草书。西园为臬署花园,风景独好,王阳明游览后作《西园》诗咏:“方园不盈亩,蔬卉颇成列。分溪免瓮灌,补篱防豕蹢。芜草稍焚薙,清雨夜来歇。濯濯新叶敷,荧荧夜花发。放锄息重阴,旧书漫披阅。倦枕竹下石,醒望松间月。起来步闲谣,晚酌檐间设。酣时藉草眠,忘与邻翁别。”西园在民国时期建成中山公园,现在是恒峰步行街,西园已是昔园;正德三年(1508年),王阳明至兴隆卫(即今黄平县),于《兴隆卫书壁》:“山城高下见楼台,野戍参差暮角催。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莺花夹道惊春老,雉堞连云向晚开。尺素屡题还屡掷,衡阳那有雁飞回。”王阳明游黄平飞云崖,亦作《月潭寺公馆记》碑刻于圣果亭,言其胜概:“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极天无际,往来之人,日攀援于重岩绝壑之间,虽素有泉石之癖者,一陟云贵之途,皆踣困烦厌,非复夙好,至此,即傭俦俗侣宿不知有山水之观者,亦徘徊顾盼,相与延恋而不忍去。”市府路原市政府驻地,明代是文明书院,庭院风景怡人,王阳明1509年在此讲学时作有《书书院四亭蕉》:“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但得雨声连夜静,不妨月色半床阴。新诗旧叶题将满,老芰疏梧佷共深。莫笑郑人谈讼鹿,至今醒梦两难寻。”市政府搬迁后,这里建成住宅小区,昔日景致成为过去。王阳明游览贵阳小车河,作《太子桥》诗曰:“乍寒乍暧早春天,随意寻芳到水边,树里芳亭藏小景,竹间石溜引清泉,汀花照日犹含雨,岸柳垂阴渐满川,欲把桥名寻野老,凄凉空说建文年。”王阳明到贵阳仙人洞游览,作《来仙洞》诗:“古洞生寒客到稀,绿苔荒径草菲菲。书悬绝壁留僧偈,花发层萝绣佛衣。壶口远从童冠集,枝藜随处宦情微。石门遥锁阳明鹤,应笑山入久不归。”此外,王阳明还作《游来仙洞早发道中》“霜风清木叶,秋意生萧疏。冲星策晓骑,幽事将有徂。股虫乱飞掷,道狭草露濡。倾暑特晨发,征夫已先途。淅米石间溜,炊火岩中庐。烟峰上初日,林鸟相嘤呼。意欣物情适,战胜癯色腴。行乐信宇宙,富贵非吾图。”王阳明也曾去过修文天生桥,作有《过天生桥》诗记:“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徒闻鹊架横秋夕,漫说秦鞭到海东。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王阳明出行经六广河,作《陆广晓发》诗记:“初日曈曈似晓霞,雨痕新霁渡头沙。溪深几曲云藏峡,树老千年雪作花。白鸟去边回驿路,青崖缺处见人家。遍行奇胜才经此,江上无劳羡九华。”王阳明经过修文县与白云区交界处的木阁箐,作《木阁道中雪》:“瘦马支离缘绝壁,连峰窅宨入层云。山村树暝惊鸦阵,涧道雪深逢鹿群。冻合衡茅炊火断,望迷孤戍暮笳闻。正思讲席诸贤在,绎蜡清醅坐夜分。”《元夕木阁山火》:“荒村灯夕偶逢晴,野烧峰头处处明。内苑但知鳌作岭,九门空说火为城。天应为我开奇观,地有兹山不世情。却恐炎威被松柏,休教玉石遂同頳。”王阳明游筑城南霁云祠,作《忠烈庙》诗:“死矣中丞莫漫疑,孤此援绝久知危。贺兰未灭空遗恨,南八如生定有为。风雨长廊嘶铁马,松杉阴雾卷灵旗。英魂千载知何处,岁岁边翁赛旅祠。”王阳明游南明河畔南庵(即现今翠微阁)时,作《南庵次韵》二首:“其一、隔水渔樵亦几家,缘冈石路入溪斜。松林晚映千峰雨,枫叶秋连万树霞。渐觉形骸逃物外,未妨游乐在天涯。频来不用劳僧榻,已借汀鸥一席沙。其二、斜日江波动客衣,水南深竹见岩扉。渔人收网舟初集,野老忘机坐未归。渐觉云间栖翼乱,愁看天北暮云飞。年年岁晚长为客,闲杀西湖旧钓矶。”王阳明在南明河览景有伴,亦作《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岩寺藏春长不夏,江花映日艳于桃。山阴入户川光暮,林影浮空暑气高。树老岂能知岁月,溪清真可鉴秋毫。但逢佳景须行乐,莫遣风霜着鬓毛。”离开贵州前,王阳明还行书作《镇远旅邸书札》。正德五年(1510年)春,王阳明结束贬谪,离别贵州,行至镇远时写给弟子《镇远旅邸书札》:“别时不胜凄惘,梦寐中尚在西麓,醒来却在数百里外也。相见未期,努力进修,以俟后会。即日已抵镇远,须臾舟行矣。相去益远,言之惨然。”难舍之情,跃然纸上。

寓黔3年后,王阳明调任江西吉安府卢陵县知县离开龙场驿,时任贵州宣慰使安国亨在阳明洞口亲笔题“阳明先生遗爱处”刻于崖壁;明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汝芳也在洞壁题“阳明别洞”。在王阳明去世23年之后的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巡抚贵州监察御史赵锦将龙岗书院改建为“王文成公祠”,俗称阳明祠。明隆庆六年(1572年)任贵州提学副使的吴国伦作《谒阳明祠》:“想象居夷日,蛮王半执经。泽宫虚俎豆,麟阁俨丹青。终古悲长夜,遗书炳列星。残碑堪堕泪,风雨过群灵。”清雍正八年(1730年)担任贵州提督学政的晏斯盛题《王文成公祠》:“孟氏学有源,龙门观禹迹;公独得径途,良知自开辟。当年谪龙场,真几兹勃发;讲学来贵阳,知君无歧陌。时复重一言,大方消虺蝎。经济遽峥嵘,有明资干擘。煌煌著事功,的的原心宅;中稍异程朱,亦自沛津筏。夜来读要书,钱王未窥摘。至善在人心,此知奚假易?夏游思念庵,记言在细绎。安得祈滥觞,相与存余泽?世世事春秋,庸敢漫骚屑。”阳明祠题联:“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先忧后乐存心先在秀才时。”《贵阳府志》记载:“洞之巅有阳明祠,乾隆十年(1745年),布政使陈家言、学政邹一桂、知县王肯毂建。乾隆三十年(1765年),知县张凤池重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巡抚乔用迁令知县许大纶刻文成公著作于石,嵌之祠内。”

作为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王阳明在贵州时间不长,但是,他在地名文化、旅游文化方面的成就亦十分显著,为多彩贵州书写了大量绚丽篇章。

猜你喜欢

龙场阳明王阳明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在精神层面上对禅学超越境界的融会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威宁小黄姜带富一方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