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腔混用 传承出新—— 西秦戏新编历史剧《留取丹心照汗青》唱腔设计浅析

2016-11-21钟训成

岭南音乐 2016年4期
关键词:间奏声腔文天祥

文|钟训成

声腔混用 传承出新—— 西秦戏新编历史剧《留取丹心照汗青》唱腔设计浅析

文|钟训成

大气磅礴,雄浑委婉,刚柔相济,古雅飘逸。这是由西秦戏活宝严木田先生作唱腔设计的新编历史剧《留取丹心照汗青》(下面简称《留取》),唱腔音乐的总体特点。

当时,闻海丰西秦戏剧团排此剧,我这个西秦戏迷心里高兴,但也不无担心。及至看了彩排,方觉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是因为西秦戏曲的改革与发展历来很不顺利,不是将其弄得面目全非,就是实行简单粗暴的拼凑,令其声腔劣变。引致作为戏剧之乡的绝大多数观众纷纷质疑:这是西秦戏吗?而《留取》的声腔设计,有效地紧紧抓住了声腔本色,将西秦戏的本腔正线与二黄这两个调式有异、基调相似的声腔进行有机的结合。令其交映生辉,相得益彰。难怪该剧在广东省第11届艺术节上获唱腔音乐设计一等奖。

声腔混用 相得益彰

毋容讳言,西秦戏曲虽有正线、二黄、西皮3个声腔,共36个板式,男女分腔有62种唱法,旋律丰富优美,但还是存在着节奏拖沓、凄婉有余、声腔较难混用等等不足。然而,作为从艺60余年的西秦戏通台老倌严木田先生,却凭着对戏剧艺术的深沉挚爱,以及经年潜心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仅巧妙地将正线、二黄两个声腔用在同一出戏里,而且出现了同一重点唱段也由两个声腔混合完成的状况。令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西秦戏世家传人陈金桃和侯劳惜、陈玉童等七十多岁的老艺人都说,《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声腔混合运用,不仅听起来感觉是西秦戏,而且更古雅、更动听、更紧靠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的需要。

悠扬且极富水味的旋律过后,恰到好处地将引子过渡到沉浑婉转的二黄〔慢板〕介头中来。这是《夜巡丽江》这一唱段的开段音乐。就是这么一小段引子,在演员尚未开唱的情况下,就让观众感受到水面上虽是微波荡漾,但文天祥的心境却是沉闷、抑郁、不平的。从而达到未闻其唱,先知其心的音乐效果。紧接着,音乐原素经过适当调整的二黄〔慢板〕,以其抒情、沉浑的格调,而又行云流水般让文天祥对长沙湾“江海连天,渔火点点”,和“归帆涌动”的景致,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感受和强烈的挚爱之情,唱得淋漓酣畅。从而使文天祥的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紧接着,严木田又根据唱词和表演需要,将旋律转为二黄〔左撇慢板〕(武生曲)给“沉浑”的格调略为加点温。让具备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略快特点的旋律,给文天祥抒发对“敌军铁骑逞凶狂”的愤慨之情。可谓声声委婉、句句含情。至此,严木田先生运用快叠结合的手法,将旋律巧妙地过渡到正线〔二方〕中来,使文天祥得以用激昂雄浑的旋律来表达其“屯兵积粮”、“勤王护驾”的决心,并再转二黄[叠板]让其表达自己“力砥中流”、“驱元敌,匡扶社稷”的钢铁意志。整个唱段浑然一体,起伏跌宕,自然流畅。既利于演员表演,又利于体现“歌情曲意”,塑造人物形象,更解决了二黄单一声腔因旋律单薄而不得不运用重复手法,让同一旋律反复出现的不良状况。这个唱段,可谓成功实现两个声腔的完美结合,更有效强调了西秦戏曲的风格、特点。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许。

“音乐是戏剧的灵魂”。戏曲声腔,则应该是灵魂的核心。《留取》的声腔形体便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留取》整台戏声腔唱段的旋律,均或多或少都有所调整,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但听起来,都是西秦戏曲,同时,其声腔板式特点也十分明确,还解决了一些板式拖沓、松散和旋律重复等问题。真是功夫独到。

阴调转阳 零的突破

第六场的《岭海丹心》唱段,唱词首句虽用了“心随潮涌”,但已被俘的文天祥此刻的心境却是悲中带愤,且以悲的成份为主。可能是鉴于这一特点,严木田先生别出心裁地选择了阴调二黄(反线二黄)作为这个唱段的主要旋律。这是因为二黄声腔高吭雄浑,其[导板]更是激扬高昂,而阴调二黄却具备凄楚深沉的特点,故用其来表现文天祥此刻的心境恰到好处。在整个二黄声腔中,再也没有一个板式比这一板式更合适的了。经过精心摆布、调整和大胆取舍之后,凄楚深沉的阴调二黄形成了低而不沉、高而不昂、悲而不号、险而不惊的特点,不卑不亢地帮文天祥成功地完成了“心随潮涌故国望,沧海横流水茫茫”的心态交代后,又通过[慢板]追溯“昔年单舸走维扬,万死逃生护宋王”和“驱驰岭海为勤王”的经历。使这段戏达到词为曲作,曲为词垫,曲、词融汇,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

接下来,严木田先生通过铺垫音乐和人物特性音乐的过渡之后,自然得体地将旋律引入雄浑高吭的阳调二黄[紧慢板],成功实现阴调转阳调即前5后2零的突破。这时,音乐由沉转扬,速度由慢转快,音调由低转高。整个旋律氛围焕然一新。这样一来,文天祥便在痛苦的无尽追忆之后,得以用阳调二黄[紧慢板]的激扬高昂和加快的音乐时值,将自己对“二帝从海求隅安”、“军民激奋付流水,孤臣血泪空流淌”等失望、怜悯的强烈思想感情就着刚柔相济、悲愤交加、叹息连连的音乐旋律,深沉婉转而又尽情地抒发出来。然后又通过3个小节的过渡之后,将旋律还原到二黄[流水]中来,用进一步加快速度的手法,将文天祥“国破家亡恨满腔”,并将“忠烈气寄予山河万年长”的怨恨、感叹和对朝廷主和派的不满,通通诉说出来。这段〔流水〕,用一声更比一声快、高音低音互交替的方法,唱出一个忠臣的真情实感,并刻意突出“万年长”的音乐衬托,让其进行复唱,从而强调了忠烈正气永留人间的必然。在结尾音乐中,则再次强调人物特性音乐,从而令整个唱段的主旋律十分明确。更令表演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说严木田先生阴调转阳调的编曲手法是实现零的突破,绝不是哗众取宠或耸人听闻。因为据我所知,西秦戏在此之前,还没有过阴调二黄转阳调二黄的先例。更重要的是,观众一听,便知道这确实是西秦曲,而且轻易便能辨出板式。这种尊重传统,锐意创新的创编,犹如聚魂强魄,令原来就古雅动听的西秦戏曲更显超凡魅力。对一些舍本逐末,胡乱“创新”、硬性拼奏,把声腔弄得面目全非,可谓数典忘宗的做法,犹如当头棒喝:戏曲改革有正路可走!

牌子唱段 观众共鸣

《哭崖山》是文天祥被元兵押至崖山之后,目睹陆秀夫抱着宋帝赵昺跳入大海,崖山上“宋”字旗缓缓飘落之后,有感而发的唱段。文天祥这个时候的心境是苦痛、悲哀又带有痛恨,同时,还显出其更为从容大度,视死如归的胸怀。在西秦戏曲的板式之中,凄楚悲切的板式有的是,但都很难适应此时的剧情需要,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果用〔哭板〕让文天祥哭个翻天覆地,悲痛欲绝,肯定是败笔。严木田先生这位出身于西秦戏世家的西秦戏项目国家级传承人,以其对声腔的了解和对传统的尊重,选择了西秦戏的传统昆曲牌子〔宫娥怨〕来作为该唱段的旋律,从而创编出极具感染力和震憾力的唱段音乐,准确而又生动地表达了文天祥的思想境界、情操定位,和吻合了当今观众审美标准的格调需要。在每场演出中,此唱段都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台下每每掌声如雷。这个唱段的旋律,与传统曲牌比照是有所调整,有所取舍,并根据唱词和情绪的实际需要,在一些关键乐段,用引子或间奏音乐唱曲,让原来该唱的乐段作间奏。这样,整个唱段旋律的音乐效果更贴近剧情、唱词所需要的音乐氛围,更利于演员在从容表演中去刻划人物性格、树立人物形象,表现唱段主题,创造优秀艺术效果。同时,这一唱段自始至终由大唢呐伴奏。这更增添了剧情的悲壮而又激越的豪气,体现了文天祥悲戚婉惜的心理特点。在雄浑悲壮而又激越的大唢呐声中,文天祥的饰演者吕维平先生伴着起伏较大的旋律,运用下滑音和平音、子喉结合等特性唱法,如泣如诉般发出“诸老丹心付流水,孤臣血泪洒南风”的感叹,以及此时此刻,他“始悟人间万法空”的深刻体会。听起来,悲而又壮,泣而有度,叹而含情,怨而带愤。随着吕维平脚步的移动、水袖的收甩、身段的变化,和一声声悲凄哀怨旋律的催化,舞台上的文天祥活了。从此,吕维平有了活文天祥的美誉。这个唱段,一句话,恰到好处。

有人说,[宫娥怨]是正字戏昆曲牌子,将其作为西秦唱段似不妥当。其实,在某些戏出里唱昆腔是西秦戏的传统。[宫娥怨]也是西秦戏一些戏出的某种特定环境中所应用的套曲牌子。比如西秦戏《六国封相》中苏秦唱的就有昆腔唱段。在同一屋檐下,兄弟剧种互相交流学习,互为取长补短,应该无可厚非。而且,这还是巧思如泉的先辈艺人的智慧结晶。严木田先生将[宫娥怨]套曲牌子用于《留取》剧中,是完全可以的,是对西秦戏传统的发扬光大。再者,全中国共有的吹打牌子、套曲牌子应该只要适用就谁都可以用。

传承发展 推陈出新

其实,在西秦戏剧团奋斗了一辈子,唱念做打俱佳、吹拉弹唱尽精的严木田先生,早在1974年为样板戏《杜鹃山》设计唱腔时,就成功地对板式进行发展、改革,创编出《乱云飞》、《铁窗训子》等优秀唱段。初时,由于传统唱法的影响根深蒂固,我曾将严木田的声腔改革斥之为“四不象”。后来,经反复哼唱,方体味出其旋律,基调不仅句句是货真价实的西秦曲,而且比原板式均有所发展、提高。然后经过对人物、唱词进行分析之后,觉得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剧情和人物性格的需要。或许,这应该是海丰西秦戏《杜鹃山》当年得以在汕头地区脱颖而出,在省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出好长一段时间的原因所在。于是,几年前我刻意写了一篇《杜鹃山》唱段《乱云飞》的音乐剖析,发表在《汕尾日报》和多家杂志、刊物上。强调了《杜鹃山》的唱腔设计,应该是西秦戏曲发展创新的路子。《杜鹃山》中还有少数唱段很难一听便能听出属何板式,而《留取》中的所有板式,音乐风格十分明确,都是一听便明。这究竟是当年艺术创作上的诸多限制令严木田先生不得不作出迁就,还是如今严木田先生的艺术造诣有了新的提高?我认为两者都是存在的。如果说《杜鹃山》唱腔设计的路子还存在不少坑洼的话,那么《留取》的唱腔设计已将这条路子铺平了、拓宽了。这不仅对西秦戏改革是一种贡献,而且对于其它剧种的声腔改革也是一种有益的启发。

我看了《留取》的彩排,看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播出,并反复看了录像光碟。对里面的唱段跟着反复哼唱,越来越觉得西秦戏的新编、移植剧目中,唯有此剧和《杜鹃山》、《棋盘会》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对板式进行必要的改造,犹以此剧的发展最为成功。其成功之处主要是,去伪存真,把被演员唱偏了的音乐原素矫正过来,将松散、拖沓的旋律去掉,收到去粗存精的效果;对板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令板式为我所用、适我所用,达到推陈出新。

我认为,为戏剧设计唱腔,首先自身应全面掌握和熟悉本剧种的所有声腔和牌子、击乐、介头等,还必须了解表演排场、导演手法、表演程式和演员音高状况等,创编中还必须坚持科学地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才不致数典忘宗,才能收到推陈出新、传承出新的效果。近年来,看了不少戏,也听了不少曲,虽所见所闻非同一剧种,但所感受的却有共同点:移植剧目就间奏,创编剧目抄间奏,改革剧目搞拼奏,传统剧目胡乱奏。就间奏就是为了省事,将兄弟剧种音乐本中的间奏照搬过来,闹出苦音曲奏欢音间奏的笑话;抄间奏就是不论剧情如何,不问青红皂白,把传统弦曲一字不漏地抄下来,弄得舞台氛围欠佳;搞拼奏就是将若干首传统曲牌、板式中的乐句抄摘拼凑起来,弄得勉勉强强,旋律破碎支离,极不协调;胡乱奏就是对传统曲牌或板式去头砍尾挖心肝,谓之曰改革。这些,都应该坚决杜绝。严木田先生《留取》的唱腔设计,从主角到配角唱段的音乐氛围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令剧目增色。确实难能可贵。

猜你喜欢

间奏声腔文天祥
除夜①
间奏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黄梅戏声腔研究》出版发行
关于敦煌琵琶谱的深入探析
戏曲声腔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豫剧俚谚中的声腔表演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