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以计算机音乐制作的方式保护传承咸水歌—— 以乐谱制作为例

2016-11-21硕士东莞理工学院音乐学助理研究员

岭南音乐 2016年4期
关键词:咸水歌歌谱乐谱

文|杨 艳 硕士 东莞理工学院音乐学助理研究员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4XYS22】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强校工程”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4WQNCX154】

如何以计算机音乐制作的方式保护传承咸水歌—— 以乐谱制作为例

文|杨艳 硕士 东莞理工学院音乐学助理研究员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4XYS22】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创新强校工程”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4WQNCX154】

笔者经过多年对咸水歌文化的研究发现,对疍民文化和咸水歌的研究偏理论化,几乎都侧重于研究疍民的历史、习俗和对咸水歌作品进行的理论分析,以及历史和发展传承保护等方向,这些研究只能将咸水歌的发展局限于目前的状态,若不对其进行改编,使之往大众化方向靠拢,那它将永远停滞在当下。基于这种现状,本文通过采用现代化技术,利用计算机制作的有利条件,对咸水歌进行适当的改编,并制作出准确规整的五线谱,以此推动咸水歌向大众靠拢,真正起到前进发展和保护的作用,同时构建“新咸水歌”的歌谱资料。

咸水歌 手段 音乐制作 乐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是民族智慧和情感的体现,有效保护非遗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更有利于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如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采取的保护方式多种多样,但多见于博物馆保存的方式,在博物馆中常见的都是些保存下来的歌册、族群曾经用过的生活用品或劳作用具、服饰等物件,这种保护形式则全属于保存形式,保存既不能传承和发展,反而使之逐渐走向濒临绝迹的道路。

如今广大学者专家们所研究的音乐类的非遗,几乎没有歌谱乐谱,所传承下来的音乐都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进而延续。如遍布于珠江三角洲各地的咸水歌有少量后期谱写的文字歌册,没有歌谱,这是因为疍民受限时期没文化所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疍民们的生活逐渐好转,最终几乎上岸居住,但后生们却完全不了解自己族群文化,如此现状,咸水歌传承的道路显得尤为艰辛,加之传承力度受限,导致传承效果不佳,从而增加了消失的风险。现虽然通过专家学者与政府的努力,暂将疍民和咸水歌文化得以保存,但在保存的基础上应如何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使咸水歌得以更长远的发展,是众多学者们值得关注与深思的问题,否则处在“摇摇欲坠”状态下的咸水歌依旧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一、当今咸水歌的“保护”与“保存”定义

“咸水歌”又称“疍家歌”、“蛮歌”或“水上民歌”,其遍布珠江三角洲各地,如今广西北海、梧州、三亚、广州、珠海、阳江、湛江、沙田、江门、中山、斗门、佛山、番禺、深圳、香港、澳门等地都有疍民和咸水歌的踪迹。东莞沙田是咸水歌保存最完整传唱最普遍和最优秀的地方,它是沙田镇地方民族文化的标志与重要遗产,如今已将沙田咸水歌立项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予保护。咸水歌是一种地域性民间歌曲,虽都使用白话歌唱,但不同地区的咸水歌具有当地的浓郁风格。在洛马克斯的抽样调查中得出歌曲的风格则随着社会文化复杂的程度而变化的结论,而这种结论与费希尔的研究结果近似。费希尔的结论中分类出出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第一个是在平等社会中,由于规模小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较小,第二个是在分层社会中则与之相反,组织形成规模较大,人与人之间各方面的差距较大。在这两种不同社会群体现象中体现出了其不同的歌曲风格,首先,歌唱中发音的清晰度和歌词的复杂与他们的文化背景有关,以人类对言语依赖程度的现象来判断其相关性,如果他们的文化背景越复杂,在歌唱时的发音方面就越清晰,这种现象是由于平时他们对言语过多依赖所致,反之,在对言语不产生过多依赖时,其唱出的歌曲中的发音清晰度就不一定高。因此,从这种结论中可以明确体现出咸水歌具有歌曲含义明确清晰,旋律重复较多,发出的音响可以给自己带来较多快乐的特点,所以咸水歌则是疍民们用来抒发情感,体现生活的自娱自乐的民间歌曲。在疍民群体中,他们所唱的咸水歌具有内聚力的特点,在打捞水产和采集等劳作中歌唱的咸水歌则是将曲调、节奏进行融合的方式体现出他们相互友好和保持联系的特性。

如此体现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已呈式微之势,传唱继承者已经寥寥无几,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社会再不介入进行传承与保护,这一极富特色的地方民间音乐将有可能沉寂消失。在多年对咸水歌的调查与研究中发现,如今对咸水歌所采取“保护传承”的形式多为一种“保存”方式,这种保存方式限制了咸水歌的传承与发展,发展受限原因归结如下:

(1)在研究疍民文化和咸水歌的专家学者们,多以怎样对咸水歌进行保护和保存方面为重要研究对象,却在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对咸水歌进行大力的传播与传承方面缺乏关注与深入研究。如今,在沙田镇或广东其他地区,将咸水歌引入课堂作为兴趣班或音乐课程进行培养和传承的人群,均以当地学校教师或文化站机构等组织,然而这些群体并不是采用音乐美学、民间音乐概论等研究手段对其进行研析,他们只想从自身“单纯”的角度去做好保留当地文化的工作,所以,如此现象则造就了“有文化实力”和“扩展文化实力”的民族音乐学的专家学者们的理论性的研究仅局限于他们的“内部”群体。

(2)非疍民和非研究疍民文化的人群,对其文化背景全然不了解,所以当在看到疍民的音乐与文化时出现“看不懂”的现象,所以对其无法产生兴趣。如若再不对咸水歌文化行进宣传和增加歌谱,这种本土音乐文化是无法走进“圈外人”的范围,如此,代表咸水歌将在大部分人群中无法立足。

(3)由于咸水歌地方特色浓郁,使用各地具有一定差别的方言所演唱,并在无任何伴奏的形式下,仅以对唱和独唱的形式进行清唱,加之其旋律缺乏优美动听之特点,所以“外人”难以接受这种原生态的地方性音乐。

现今咸水歌虽在专家学者们的保护中,暂时留存于世,但其资料量还远远不够,由于解放前期,疍民生活凄苦,地位低下,从而导致无人关注他们的一切,新中国成立后,在疍民生活状况得以改善和地位明显提高后,则开始对这个特殊的群体进行关注,才出现了研究疍民与咸水歌文化的现象。如成立咸水歌传承基地、中小学校园开设咸水歌兴趣班、当地开展咸水歌歌会比赛、旅游开发传播咸水歌等形式。但在这些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资料仍然极其缺乏,部分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对咸水歌进行了记谱录音后,编写成书籍出版,但书中的歌谱记录出现了多处不准确现象,这样的资料不仅起不到太大作用,甚至对咸水歌的传播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国内暂没有采取使用计算机对咸水歌进行和声配备和编制器乐谱的手段对其研究和保护,所以在咸水歌资料建设中,要达到其较好的保护和传播效果,则可利用现今的网络优势进行,可通过计算机制作准确的咸水歌歌谱和多种器乐谱、并采用MIDI制作技术将歌曲进行和声编配及配器制作、对采风录制的影像通过后期降低噪音、减少模糊度等的制作处理,刻制成光碟后进行保存等,对咸水歌的资料进行日趋完善的补充,尽量增加咸水歌的资料量,并以多种丰富的形式建立咸水歌资料,以便让学者们作为研究资料的同时,也对咸水歌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保存,让改编过的咸水歌尽量在不失其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让更多“圈外人”接受和喜欢偏于现代风格的咸水歌。

二、计算机在咸水歌中的音乐制作

1、打谱软件的乐谱制作

在实地考察中,则会对当地疍民歌唱的咸水歌进行录制,再将录制的歌曲进行听记和调式分析,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写出旋律,最后采用打谱软件,打出乐谱,同时再次进行修改。

打谱软件的选择是多样的,如今打谱软件的种类繁多,如最常用且功能较全的西贝柳斯(Sibelius)打谱软件,除此以外,还有如NoteWorthy、Composer、Encore、Overture、Finale、Cakewalk等打谱软件。打谱软件的选择需根据个人的喜好与习惯进行选择,Cakewalk软件不仅有打谱功能,且具有较好操作的编辑功能,可对乐谱进行单音符或整体的编辑,本文中对咸水歌歌谱的制作以Cakewalk软件为例。由于咸水歌具有演唱自由,没有固定节奏节拍,歌词自由填词的特点,其在歌唱的旋律中每句结束的尾音随意延长,衬词较多,所以在乐谱制作中则不能完全达到人声演唱效果,从而制作出的歌谱中节奏规整,旋律具有“框定”性的效果,乐谱的制作部分,笔者以沙田咸水歌中《女子自叹》为例,乐谱如谱例1:

2、计算机制作中咸水歌的和声编辑与改编

咸水歌旋律单一,演唱形式传统,如今有一部分学者已将东莞咸水歌歌谱以单旋律的形式记录,并且出版成册,除此以外,其他对咸水歌记录的方式都是将咸水歌歌词记录后,仍然采用咸水歌传统的口头传唱的模式进行教唱,如此形式,咸水歌仍处于是变非变的原始状态,若想使处于濒临绝迹状态的咸水歌的“生命”得以延长,那就必须让大众所接受,所以只能将“土”的咸水歌进行保留其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改编,对单一的旋律加配和声,使之旋律丰富好听。对于和声的编辑,在计算机中可采用TT作曲家软件,该软件功能繁多,并且,是最适合且最简单的民乐谱制作软件,里面指法标记齐全,尤其是民族弹拨乐的指法标记更为全面,所以无论是乐谱的制作,或是作品的编制,TT软件是最好的首选。咸水歌中多处有前后倚音、单倚音、复倚音、连线、延音线等,所以在使用TT软件操作时,不需有过多繁复的操作便可达到其效果,如需添加以上所提及的特殊符号,在“简谱编辑”的窗口中,点击“视图”菜单中的“符号1”到“符号7”,即可现所需的各种特殊符号。如图1:

图1:

TT软件中的伴奏部分,属自动伴奏,此功能亦是TT作曲家软件的其中一大特点。操作时,即可在和声编辑窗口中选择乐曲的伴奏风格,针对以上作品风格,可选择“民歌”风格,若想改编其风格,则可选择“流行歌曲”风格,选择完伴奏风格后,需加入和弦,和弦的输入可在和声编辑窗口中选择,如此就形成了有和声自动伴奏的咸水歌曲,最后再进行试听。如图2:

除此以外,不仅对咸水歌进行歌谱制作,也可对咸水歌进行器乐谱的制作,使得咸水歌不仅传唱还能“传奏”,以此扩大其传播途径,增加其创新手段。器乐谱的制作以琵琶谱为例,所以同样可以使用TT作曲大师软件,软件中拥有琵琶的多种指法技巧,对于创作琵琶谱而言是极其适合的软件。

图2:

以上述同样的方法打开TT软件,然后点击简谱编辑进行旋律制作,旋律完成后需要在音符上方添加琵琶各种指法,则可选择视图中的符号3、4、5、6、7里的所需指法进行添加,如需部分音加配和声,可在根音的位置通过键盘输入的方式增加和声音符。咸水歌琵琶谱如图3所示。

图3:

三、结语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音乐咸水歌,在如今时代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艰难的生存着,它是几乎成为记载沙田沧桑历史和人民生活的一部史书。面对着如此体现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从事民族音乐研究的学者不仅要展开有效地的挖掘、调查、抢救与研究工作,并且应从多种手段与角度中对咸水歌的发展与传承采取有效地措施。现虽研究咸水歌的专家学者在逐渐增多,甚至近期广东省成立了50余人的“广东省疍民研究学会”,由于学会成员中,大多都是文科研究者,研究内容自然就是以疍民和咸水歌的历史、来源等方面较多,音乐专业的学者较少,除笔者外,几位音乐专业学者都是民族音乐理论专业,对其文化的研究范围自然是以音乐形态分析、作品的曲式分析等方向为主,所以在如何使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对咸水歌加以改编和制作器乐谱的研究方面处于空白阶段,由于笔者是琵琶演奏和计算机音乐制作专业的有利条件,则开启了计算机制作与咸水歌相结合的研究先例。

如今水乡文化虽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咸水歌仍处于发展速度缓慢,力度微弱的状态,从而致使从多年前就得重视的咸水歌,至今还不为“外人”所知,仍旧处于研究和演唱它的“内部人”所知晓。咸水歌若要继续生存,就应该不断地适应社会与文化变化的环境,咸水歌为达到一直延续不断传承的目的,出现了新咸水歌形式,这种形式的出现各有利弊,管建华认为音乐具有表演再创造性的特点,正因为人们利用了这一特点,咸水歌的革新才是使它的文化流传于现在的根本。

[1]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李吉提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8月.

[2]文化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文化,洛秦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8月.

[3]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韩钟恩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年6月

[4]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王耀华等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5]电脑音乐制作,张火、卢小旭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6]电子音乐技术,石文化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

[7]音乐声学——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midi·音乐厅声学原理及应用,龚镇雄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年5月.

[8]电脑音乐:MIDI与音频应用技术,陶一陌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7月.

[9]MIDI编曲录音实务,陈俊宇著,好好艺术工作室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

[10]计算机音乐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赵京封,海南大学学报,2002年9月.

猜你喜欢

咸水歌歌谱乐谱
非遗音乐咸水歌融入中小学合唱教学的传承与保护
郭锦生编著《榄核咸水歌》出版
山之高
歌谱十八首
歌谱十二首
歌谱十二首
广西北海疍家咸水歌的价值及其翻译效益探析
歌谱十首
乐谱:放飞梦想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