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译能力培养的翻译测试题型改革研究*

2016-11-21刘淑颖孙丽敏刘岳勤陈艳新

关键词:测试题题型译文

刘淑颖 孙丽敏 刘岳勤 陈艳新

(西科大高新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9)

基于翻译能力培养的翻译测试题型改革研究*

刘淑颖 孙丽敏 刘岳勤 陈艳新

(西科大高新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9)

翻译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教学测试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评估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对独立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测试题现状的调查, 不难发现翻译测试题设计存在的不足,形式单一,句型简单;内容空泛,缺乏语境;缺乏连贯性。翻译教学在其翻译测试方面还需进行更加有效深化地改革。结合本次调查研究,本文现从应用型角度提出两点翻译测试题改革的建议,一是改进完善大纲对翻译能力及素质的要求;二是突破传统的翻译测试题模式。

翻译测试的设计 翻译测试改革 翻译能力培养

测试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许多著名的语言测试专家认为信度、效度和可行性是任何语言测试都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近年来我国翻译学科的建设日趋完善,但关于翻译测试的研究却明显滞后。为解决传统翻译考试中题型单一,主观因素过多等问题,文章从突破翻译测试题模式入手,针对翻译测试研究薄弱,翻译测试题的设计缺乏理论指导的现状,在对现行翻译测试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翻译测试题型为切入点,参考效度、测试题型、语言能力评估、翻译测试的设计,翻译测试方法进行对比性分析,供同仁借鉴。

一、翻译测试的设计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

翻译测试,是对被测试者所掌握的翻译知识、翻译技巧及翻译能力的测量。作为翻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翻译教学的执行情况、评估翻译课程教学质量、促进翻译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也是检测学生翻译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翻译测试不仅被用来测试翻译能力,而且也被用来测试学生对语法、词汇等语言结构的理解和书面表达等语言能力。因此要运用好翻译试题的这种多重测试功能,首先要从理论上了解测试的目的与结构效度,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有效、可信的翻译测试方法及题型,从而起到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良好评估作用,以更好地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

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测试的目的,是考量学生对于翻译课程所学翻译知识、翻译技巧以及翻译能力的掌握及运用情况,是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衡量翻译教学效果、评估翻译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二、翻译测试方法

翻译测试常用的方法有分列式与综合式测试法两种。分列式测试法是指对各项翻译知识与技能分别进行测试的方法,一般采取小题的形式,题型包括多选题、正误判断题、改错题等。综合式测试法指的是对被测者翻译知识与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测试的方法。题型包括译评题、问答题、论述题、篇章翻译等。分列式与综合式测试法各有优点,若能将二者有机融合在翻译测试中,往往能达到测试的最高效度。

1.翻译测试形式(课堂测试&非课堂测试)

传统的翻译测试形式十分单一,大部分为限时闭卷考试,仅有个别开卷翻译考试。但不管是闭卷还是开卷的形式, 如果仅凭一次考试就决定翻译课程的成绩,那么成绩评定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不足的。翻译课程成绩评定可以尝试更加丰富、变化多样的形式。

翻译测试可采用课堂测试与非课堂测试相结合的形式。例如,课堂测试通过“课堂表现+期末考试”来考量,这样的话,学生在翻译课堂的参与度也可作为考评的参照;另外,期末考试也可尝试采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形式,在课程评分中各占一定比例。开卷测试优点在于: 既能使学生更加明确工具书的作用,学会使用并借助工具书翻译习语、专业术语和长难生词汇等,又可以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理解需要翻译的内容,尤其对英译汉的原文,能做到尽量发挥自己 的篇章分析能力。此外,对于翻译出来的语句,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推敲,修改出质量较高的译文。闭卷测试的优点在于能够检查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因此,建议客观常识题、问答题和译文鉴赏题进行闭卷考试,段落篇章翻译可借助工具书的形式。另外,建议期末考试成绩占翻译课程总评成绩的70%以下。

2.翻译测试题型

对于翻译测试题型的设置,全国各高校又呈现出“百花齐放”、参差不齐的现状。据穆雷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中对我国部分高校翻译测试题型的调查统计显示,只选择短文翻译一种题型的高校占调查学校总数的20%;短文翻译之外另有句子翻译,回答问题或改错等题型,但一般不超过三种题型的占50%;出题时有五种以上的题型,包括单词、单句翻译,短语、成语翻译,短文翻译,回答问题,选择填空或改正错误及译评等内容的仅占 30%。测试方式简单化,测试范围覆盖面窄,测试目的不明确,不但无法有效检测学生对于翻译知识、技巧及翻译能力的掌握,同时对教学质量评估与反馈也将造成障碍。

基于上述现状,在本课题的第一阶段,每位参与者展开了材料收集和调查研究。

三、选择翻译测试题的目的及其实用性

为了能够真实准确把握陕西省独立院校(11所,详见附表一)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测试题的现状,并对其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改进措施,笔者从我省各三本独立院校搜集了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测试题若干套,并从中挑选出10套较有代表性和对比性的翻译试题。挑选这些学校的翻译测试题,旨在通过不同形式的对比分析,了解陕西省独立院校英语本科专业翻译教学的测试情况及现状,找出存在的优缺点,更多是发现存在问题,同时通过进一步的调研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所挑选出的翻译测试题均为各个高校翻译课程所用试题,均具有代表性,同时各有差异,能从不同角度体现出现有高校在翻译测试题型设置上的侧重与特点,具备有效性及实用性。

1.选取前5套翻译测试题对比分析

(1)题型设置对比及主客观题分值比重

所选出的前5套试题在题型设置上,有相似也有差异,具体见表一:

如表所示,通过对比观察所取样的5套翻译测试题,可以发现:在翻译测试的题型设置上,三大主流题型分别为“选择题”、“单句英汉互译”及“段落英汉互译”,几乎每套翻译测试题都离不开这三种题型。然而,也有一些较为特色的题目形式,如句子改译题、是非判断题、景点名称翻译、根据语境意义匹配题等。在翻译测试题中,选择题、词汇匹配题、是非判断题等,一般采取小题的形式,通常属客观性试题,评分客观、信度高;而诸如问答题、译评题、论述题、改译题、短语/单句/段落/篇章翻译题等,这类试题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其评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卷人的主观判断,因此属于主观性试题。前者覆盖面宽,评分客观;后者深度广,侧重于考查被测者的综合能力。

2.套翻译测试题的客观主观题比重如下

表一

由上图可知,绝大部分翻译测试题在题目分值比重分配上都是偏重主观、轻客观,其特点就是:客观题,小题多、分值轻;主观题,答题量大、分值重。

通过对以上试题的分析,其中翻译理论技巧测试题的平均比重为15.6%,翻译实践能力测试题的平均比重为84.4%。实践能力的测试明显高于翻译理论技巧的测试。以上试卷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改译题、句子翻译及段落篇章翻译五种题型。从题型的测试功能角度来看,填空题及问答题多用于翻译理论技巧的测试,选择题、改译题、句子翻译及段落篇章翻译多用于翻译实践能力的测试。

从以上试题分析得出:翻译测试题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培养型试题,另一类是理论测试型试题。

从题目角度来看,纵观取样试题中的题型及考点内容,可以发现,客观题(如选择题、判断题)大都属于理论测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翻译的定义、性质、类型、标准,某翻译家的翻译理念、对某一翻译观点的解释以及对译者素养的要求等,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熟记相关知识点即可完成测试题的作答。相比之下,主观题(如问答题、译评题、论述题、改译题、短语/单句/段落/篇章翻译题等),大都属于能力培养型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两种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转换能力及鉴赏能力等,是学生通过理论学习阶段之后的一种消化提升,与学生个人的判断力和语言处理能力紧密相关。

从试卷角度来看,前四套取样翻译测试题均属于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课程的相关测试,因此属于学业测试的范畴。测试目的是对被测对象(英语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对于翻译课程所学翻译知识、翻译技巧以及翻译能力的掌握及运用的考量,以期检查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评估翻译教学质量并获得教学信息反馈,故可以从宏观角度视其为理论测试型试题。而第5套取样翻译测试题是其中一所学校的校级翻译大赛题,不属于学业测试,而应属于能力测试的范畴,测试对象是具有浓厚翻译兴趣的希望通过参加比赛取得翻译能力认可的学生,故可从宏观角度视其为能力培养型试题。

3.取样翻译测试题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学大纲中对于对于翻译测试的目的及要求有所提及,但对翻译测试的其它方面, 如翻译材料的难度、题材、译文质量等的要求却十分抽象。由于没有对翻译技能各方面做具体的要求,翻译教学实践缺乏明确的目标, 这使得很多高校英语专业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测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翻译题型从选材上来看缺乏科学性,随意性很大,译例分散在阅读短文之中,又由于考试时间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考生阅读文本连贯性的测试, 考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从而也受到了限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大方面:

(1)翻译测试内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

大部分院校都是在高年级开设翻译这门课程,授课学时数安排差别较大。而目前在国内,有关翻译课程的测试并无统一的考纲,各院校使用的翻译课程教材也是千差万别,还有相当一部分院校使用自编教材。这样一来,在测试内容的选择上,任课教师的客观依据几乎没有,多是主观选择,随意性很大。

(2)翻译测试形式单一

传统的翻译课程测试方法就是单一的闭卷考试,学生多是在90分钟或120分钟的有限时间里,就单句、段落或篇章给出英文或中文译文,或描述材料的修辞手段等。学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不够充分,所完成的译文也很容易出现“中式英文”或“英式中文”现象。形式单调的测试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翻译水平的发挥,也不利于挖掘他们的翻译潜能。 另外,不适的考试过程和不理想的考试结果还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自身翻译水平发展的信心,甚至失去语言学习的兴趣。

四、翻译测试题改革的两点建议

通过对取样的翻译测试题的对比分析,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不难发现,翻译教学在其翻译测试方面还需进行更加有效深化地改革。结合本次调查研究,现从应用型角度提出两点翻译测试题改革的建议,具体如下:

1.改进完善大纲对翻译能力及素质的要求《英语本科专业教学大纲》应该在翻译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上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例如,可以通过考虑生词量、文章的篇幅、题材等几个方面来规定翻译材料。同时,应增加对翻译技巧掌握的要求,如常用的翻译技能如分句法、合句法、增译法、略译法、正反法、反正法等等。这样,才能对翻译教材的编写、教学的安排和测试的组织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使翻译教学走上正轨有序的道路,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

2.突破传统的翻译测试模式

要想突破沿用数十年的传统翻译测试模式,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变革:

(1)翻译测试题型

在翻译测试的题型设置上,应尽量避免只单一使用常见的三大主流翻译必考题(单选、单句翻译、段落翻译),而应当更加体现多样性,能够综合地多方面地考量学生的翻译能力。在题型选择上,可以加入一些新题型,如:

① 语序订正题。这类题设置的出发点在于,很多学生易受母语影响而翻译出“中式英语”或“英式汉语”等不符合目标语言表达习惯的译语,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双语转换时语序调整以及中西思维转换的能力;

② 译文改进题(样题4、5中有涉及)。这类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翻译不当的译文进行处理完善,使其意义表达及句子结构更加有神韵、有风采的能力;

③ 给出篇章,对划线部分翻译题(样题5中有涉及)。不同于以往单一的句子或段落翻译,对所给篇章中的某个划线部分进行翻译,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背景和语境,这对于学生把握译文整体性及连贯性有着很好的帮助,考查的能力也就更全面;

④ 译文赏析题。这类题目主观性较强,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对于同一原文不同译文的辨别鉴赏能力,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考查了学生翻译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在比较与对比中识别一篇好的译文应具备的要素及要避免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升个人的翻译水平;

另外,鉴于应用型转型的大趋势,翻译测试在题型设置上还应适当参考并加入一些常见的翻译等级资格证书(如CATTI三级笔译、二级笔译)真题或MTI翻译硕士考研试题中的一些翻译题型,以便于学生尽早熟悉和掌握这类考试常见翻译题型,为其考试准备奠定基础。

[1]张翠玲;中国翻译考试现状分析及反思[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2]白莹;应用翻译: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1期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翻译能力培养的翻译测试题型改革研究》

猜你喜欢

测试题题型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高一化学期末测试题(一)
高一化学期末测试题(二)
译文摘要
《一次函数》测试题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必修1、必修2第二轮复习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