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统计教学策略
——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为例

2016-11-21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新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条形统计表统计图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顾 婷

探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统计教学策略
——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为例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顾 婷

一、统计学基本认识

1.统计学的发源。“统计学”一词源于拉丁语的“国情学”,原本是收集和分析国家管理中需要的各种数据,比如国民收入、各种税收。为了直观,人们才发明了各种报表、直方图、扇形图等等。后来到了14世纪左右,随着航海业在欧洲兴起,航海保险业开始出现。为了合理地确定保险金与赔偿金,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这是近代统计学的发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把概率论的有关知识引入到统计学,构建了统计学的基础。

二、统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层面。

(1)目标定位不清晰。统计教学最为核心的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对于统计教学的目标把握不清晰、不明确,主要将能够获取统计结果作为教学目标,往往忽视了学生对于信息收集以及数据处理的全过程的经历,很少关注学生对数据调查的体验以及根据这些调查的数据进行决策分析的科学性培养。

(2)课堂形式难把握。统计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所以在教学时要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可以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一个相对完整的统计过程往往包括收集数据、数据整理以及分析数据这三个主要过程。在具体的统计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经历了整个的统计全过程才能真正了解统计的意义以及价值。在组织学生进行统计学的实验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总结。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统计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较为复杂,课堂中组织活动时间与教师点拨、总结、加以指导和反馈检测的时间比例应相当。

(3)教学趣味性不强。有时教师的授课方式不当,教学方法欠缺,对于教学技巧的应用较少,或者教学目标不清晰,课堂中特别注重技巧与程序的学习,注重统计量的计算,设置的情境远离学生生活,出现的数据虚假等。这些现象都会使学生很容易对这部分内容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倦情绪。

2.学生层面。“统计”是在数量上对事物属性的整体把握。统计思想的本质是从局部观察到的资料的统计特征来推断整个系统的状态,或去判定某一论断能以多大的概率来保证其准确性。它是一种由局部推断整体的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知某个系统的规律性的科学。儿童的统计思想是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在儿童的经验里,往往是通过对一组单一数据的比较,来作出简单的且具有唯一性的判断。儿童主要是从“大、小”开始认识数的。因而,对低年级的儿童说,他们往往对数据的“最大”或“最小”比较敏感,当他们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的时候,最关注的是“谁大”或“谁小”这样的数据特征。

三、中小学统计学的教育价值

史宁中教授指出,中小学统计的教育价值主要有三点。首先,养成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习惯。其实质是通过事实来分析问题,当遇到问题时,应当去调查研究,应当去收集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推断才可能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其次,建立随机的概念。有些事情可能发生,有些事情可能不发生,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即便如此,只要我们掌握的信息多了,也能够合理地推断实际背景。第三,学习如何去判断事情的主要因素。

四、借助翻转课堂模式,探讨统计教学策略

当下“微博”、“微信”、“微视频”……盛行,早已经被打上了“微时代”的标签。以可汗学院和TEDEd为代表的在线微视频学习资源的出现与流行,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以及诸如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中使用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触发了教育工作者将微视频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探索。笔者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为例,谈谈翻转课堂模式对于小学统计教学的有效帮助。

1.制作微视频,直观体验统计全过程。微视频不是传统的辅助教师讲课的资源,而是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资源。是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达成目标,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学习任务,即学习需求来开发的。统计教学相对容易把握的显性教学重点大致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我们教学中的“正”字统计法等属于收集数据内容;统计表、统计图等属于整理数据的方法;而分析数据相对隐性一些,更加体现一个人的能力。

在微视频中,笔者创设情境:学校图书馆,打算购进一批图书。为了使图书更受孩子们的欢迎引发统计“最喜欢图书种类”的必要性。在用“正字法”收集得到数据之后,采购员根据记录表绘制出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视频中重点展示绘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与方法,从条形统计图中直观的看到喜欢科普类的人数最多,喜欢哲学类的人数最少。经过数据的简单分析,可以建议采购员叔叔多购进科普类的书,少购进一些哲学类的书。微视频作为视频资源,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和形象直观的方式,用短短的几分钟让学生直观体验从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全过程,并将学生所需自主学习的重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做了详尽的介绍。

2.设计学习单,辅助自学统计技能。“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是自主学习单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与方法,把“任务单”本身创设成一个目标明确的学习情境,通过把教学重难点,和其他知识点转化成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就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达到主动的逐步建构知识的目标。

笔者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分为四个问题。第一题:要求根据调查的结果完成相应的不完整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自学到的统计技能,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够绘制不完整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第二题: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想到几点就写几点)。本题的设计遵从统计的基本思想,统计学不存在绝对的正误,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可以整理数据,并清晰的表达数据。但是由于其各自独有的特点,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整理数据的方式。例如统计表绘制起来方便快捷,如果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整理数据,那就可以选择统计表。如果想直观地看到数量间的大小关系,那就可以选择条形统计表。基于此,笔者设计了第三题: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中,你更喜欢哪种形式?请你说说理由。让学生主动思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自的优势,从而在不同的情境下能够选择更好的统计方式。但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的效果不一,笔者继续设计了第四题:关于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你还存在哪些困惑?或者你还想知道关于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什么知识?通过这简单的几个问题,帮助学生顺利达成自主学习的目标。

2.变革课堂学习,巩固技能发展观念。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中,教学目标基本已经达到。在有效的自主学习之后,课堂上学生只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内化知识、拓展能力。

(1)检测进阶,巩固统计技能。课堂前半部分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进行深入探究。为了巩固统计技能,笔者在课堂检测和进阶作业环节主要设计了两个版块,①会看;②会画。会看版块:笔者出示了一系列的统计图表,让学生从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名称上来看统计的内容;从制表日期上看出绘制表格的日期;能从项目栏和数据中看懂各个数据表达的含义。会画版块:笔者创设情境,出示用“正”字记录的记录表,让学生在课始交流反馈的基础上,再次巩固绘制不完整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课堂内这两个版块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统计技能。

(2)情景模拟,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本课的后半部分笔者设计了会分析环节。

情境一:学生熟悉的某公园一周旅游人数的统计图

此情境中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a.如果没有数据,你还能知道这一星期旅游的人数,哪天最多,哪天最少吗?b.哪些天的旅游人数都比较多?你能推测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吗?c.星期一、二、三旅游的人数大约都是多少?可是为什么星期四旅游的人数会最少呢?你能推测一下吗?这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推测数据背后的原因,明白形象直观的统计图能帮助我们做出推测。

情境二:开心水果店这天水果的销量

此情境中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1从统计图表中你知道了什么?2如果你是老板,第二天准备怎样进货?从上面的统计图表中学生既能看到这六种这天的具体销量,而且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西瓜的销量最多,枇杷的销量最少。知道了这样的情况,作为老板为了提高利润,可以做出决策第二天应该多进一些西瓜,少进一些枇杷。让学生体会认真分析数据,还能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情境三:苏州全年空气优良的天数统计

此情境中笔者提出问题:分析数据,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直观地发现从2013、2014年空气质量明显不如前三年,接着笔者给学生提供平台,要求小组合作:上网查询资料、寻找原因、为提高空气质量提一些意见。

通过三个情境的设置,从扶到放,让学生体会分析数据的角度与方法,并感受认真分析数据的好处:推测、决策、建议,一方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数据,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分析数据的积极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猜你喜欢

条形统计表统计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条形铁皮自动折边机构设计
各式各样的条形统计图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神奇的统计表
某沿海电厂全封闭条形煤场和圆形煤场的技术和经济性比较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