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与书

2016-11-21林登豪

散文诗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关窗哲人散文诗

林登豪

城与书

林登豪

躲进水泥垒起的书房,如跳入深潭。

我坐在桌前,只感到窗外有众多手臂在挥动,巨树般的手在召唤自己独守的房子。我岿然不动,拥有天生的着魔——

在太阳的散射光中,我心平气静地与书本交谈,从低调到高调,吞吐量惊人,许多元素纷呈万象,一缕又一缕的喜悦照亮自己的脸庞,许多思絮枕在哲人的臂上,抖擞精神,顺利地通过没有驼铃声的沙漠。

推窗,吸气;喧嚣挤进来了,呛了我的脑门。

急忙端起案头的茶杯,喝下的却是柳永的情绪,苏东坡的月色,李清照的寻寻觅觅的节奏,滔滔的言说四处流溢。巨石在水滴中洞穿,唯有文字筑成的伟岸,顽强地抗拒时间的锈蚀,在人世间的辞海中自如地游刃,觉醒的神性重放光芒。

关窗,是谁给了一种逃离感?

一本本残缺的线装书,似陶罐的一圈圈纹路,在不倦的眼神中荡起远古的泉水,虽然甲骨文,漾着隐晦的光,哲人的手一触,失去的言语又归来了。在一册册的新书、旧书中,留下崭新的指纹,产生了盈盈的喜色。

雪白的桌灯折射商品经济的潮汐,我却看到某些精神的拯救者沉沦成精神的逃亡者,而我却把都市缩成书签。

(选自《散文诗世界》2012年11期)

[陈志泽 赏析]

林登豪先生以写城市题材的散文诗著称,《城与书》似可划入这一类散文诗,只不过作品正面抒写的是读书,以读书逃避城市生活的喧嚣。作者把读书放置于一个不适合读书的环境中来抒写,效果独特。

作者着力创造了三个意境:“着魔”读书的意境、被喧嚣挤进窗读书的意境、关窗读书的意境,这“三部曲”把城市中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读书体验抒写得淋漓尽致。

三个意境皆由叙事、抒情、想象水乳交融地创造,作者对于读书的体验富有新意,细致入微,创造的意象丰满、准确,富有诗美,这就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与引领更多人进入读书境界的力量。

笔者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在城市环境中读书的精神状态与心灵律动的捕捉所展开的艺术想象与表达的高超。

第一个意境,写经受住“窗外有众多手臂在挥动”的诱惑“天生的着魔”,这是一种物我两忘的潜心的阅读。

“心平气静地与书本交谈”写出了深入读书的情景,竟然到了与书本交谈的程度,这样的表达格外动人,因了艺术想象的独到。

“许多思絮枕在哲人的臂上”,一个“枕”字涵盖了丰富的思想,精准而生动地表达出读书的专注而心得丰厚的状态。

“通过没有驼铃声的沙漠”则形象地概括出攻坚克难的读书的心境。

第二个意境创造的是被喧嚣挤进窗读书的意境,传达出无奈而烦躁却因了意志的调控而静下心来专心致志读书的滋味。一个“挤”字用的妙。

“喝下的却是柳永的情绪,苏东坡的月色,李清照的寻寻觅觅的节奏”的诗意就不足为奇了,这里运用了化实为虚的手法,将读书的感受抒写得有滋有味、诗意盎然。这里的“喝”同前面的“枕”、“挤”一样,体现作者炼字的功夫。

“巨石在水滴中洞穿,唯有文字筑成的伟岸,顽强地抗拒时间的锈蚀”,丰满的意象准确地刻画与表达出读书另一种精神状态,神形兼备、惟妙惟肖。

第三个意境描写的是关窗读书的体验。

“虽然甲骨文,漾着隐晦的光,哲人的手一触,失去的言语又归来了”,是这一种躲进小楼成一统,以人为的抵抗喧嚣而沉入倒深层次的读书境界的动人体现。

以上的“三部曲”结构严谨,互为映衬,充满诗意地抒写在诱惑与喧嚣的“城”中读“书”的微妙感受与感觉,十分难得。

作品结尾的一句揭示出“某些精神的拯救者沉沦成精神的逃亡者”别出心裁,具有深刻性与警策性。

散文诗研究

猜你喜欢

关窗哲人散文诗
琵琶哲人刘德海与他的《哲学笔记断想》
智珠2则
智珠2则
散文诗八骏
有一种守望等待你来陪伴(散文诗两章)
回南天
自动关窗器
奇耻大辱
散文诗漫议
当代散文诗的“突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