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传统戏剧的保护与传承
2016-11-21孙彦波
□孙彦波
浅议中国传统戏剧的保护与传承
□孙彦波
在当今世界文化体系中,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艺术形式有很多,但传统戏剧无疑是最能体现中国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显著标志,也是世界人民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最有效途径。因为传统戏剧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依附在历史生活、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所以传统戏剧必然浓缩了多种社会生活现象和艺术种类的精华。传统戏剧是凝聚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艺术创造后对传统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因而是人类文化生活中最为宝贵和丰厚的艺术遗产。但随着时代的变革、文化形式的丰富和冲击,传统戏剧也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正确认识这种困境,并对其适时适度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传统戏剧能够继续生存下去的条件,也是保护作为珍贵传统文化形式的必然。
一、传统戏剧传承过程中的特点
1、在团体性与个体性共存的情况下,注重团体性
中国传统戏剧同大多数传统艺术形式一样,是需要大家配合的艺术,在以戏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戏剧当中,虽然在演出等团体协作中尤其看重主要行当和角儿的地位,但相较于戏剧艺术的团体传承来说,个人成就与贡献永远要服从于整体的协作艺术特色。
2、在技艺性与普及性共存的情况下,注重技艺性
中国传统戏剧技艺很重要,无论是哪个行当、门类的戏曲艺人都要经历艰苦的磨练。技艺性是戏曲艺人尤其看重的根本,也是梨园弟子能够立足于世的根本。由于戏曲艺术的特点,民间也存在很多专业或非专业的剧社和戏班,这是戏剧艺术的普及性的重要表现。但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班社,行当的“内行之学”的技艺,依旧是传统戏剧独特个性之所在。
3、遵循传统与时尚创造共存的情况下遵循传统尤显突出
中国的传统戏剧是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艺术,传承流传的过程中,戏剧艺术也会吸取时代流行因素,也会与时俱进,从不墨守陈规。但在融合新元素的过程中仍旧要以传统戏剧艺术的特点和特征为准,不能违背破坏传统戏剧的特征和元素。
二、新时期传统戏剧的传承发展与保护所面临的困境
传统戏剧上述三个方面的特征,是剧种与剧种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吸收的基础,也正是因为这三方面的互相影响和制约,使得中国的传统戏剧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对的稳定性与脆弱性。近几十年来,中国的传统戏剧由于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困境。在城镇化推进的进程中,中国戏曲的根基所在——农村市场,受到巨大冲击,使得戏曲艺术的生存发展格外艰难。根据各方的调查显示,传统戏剧在中国各地面临几乎一样的问题:经费不足、培养不力、行当不全、教育体系不合理、传统戏剧文化边缘化。以上种种使得中国的传统戏剧艺术面临着路在何方的困境。
三、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戏剧
传统戏剧传承、发展、生存面临的问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作为戏剧艺术工作者我们不能逃避问题,也不能无视问题,而要根据艺术规律,研究对策,方为解决之道。
首先,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自身的传承特征出发,从表演实践经验入手,对中国戏剧进行保护传承。要采用专业化教育,提倡对戏剧人才的专业化培养。
其次,改变以往对传承人的认定方式。在传统传承人认定的基础上,承认“表演团体”在传承中的作用,将表演团体列入到传承人的行列中。不同院团、剧种,对传承人的需求不同,采用“团带班”的形式,从表演团体实际需要的人才需求出发去培养人才,带动戏曲人才的承续,推动戏剧艺术的发展。
再次,借助当前已经开展的比较成熟的“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复排经典戏剧小段,扩大戏剧艺术在民众中特别是青少年中的影响,让他们都来关注戏剧艺术,从而为有志于学习戏剧的人们提供学习演出交流的平台,扩大传统戏剧的观众群体。
最后,我们还要借助民众的力量,多鼓励有志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研究的部门、人士、组织,去研究发掘传统戏曲经典成功的经验,借鉴民间业余组织普及戏剧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应用于现在的戏剧艺术,从而促进中国戏剧艺术的发展。
(沈阳评剧院)